根据我的理解,真下要挑战的东西是抽象的美学,这种哲学态度在他的比较关键的片子里都体现了。这种美学很难用具体的实在的剧情表达,因为是一种态度和倾向。
所以他选择了用人物的反应,以及美术,音乐进行综合的隐喻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观众来说是古怪的,类似禅宗让修行者开悟的方法,容易被观众认为是故弄玄虚。
至于表达出的内核,也就是日本传统的美精神:‘无常’,‘空寂’,‘物哀’,‘死灭’,同时具有一种美至上主义的倾向。
那么对他来说,片子本身只是这种哲学的导引物,无所谓什么戏剧的规范和常理,这就是超越戏剧本身的限制了,可以不受艺术载体能力的限制,整个的作为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