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45,005贴子:12,102,422

【论战 诸葛亮及蜀军北伐始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我想给我净耐的吧主


1楼2012-09-29 13:57回复
    诸葛亮这个名字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可以说是一个美的**体,英雄与侠义的化身,美貌与智慧并存...这种**体似乎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是个中国人,那就没有不知道诸葛亮的,什么小诸葛,赛诸葛,女诸葛,诸葛一号,诸葛七号......
    这里面的诸葛,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真实存在过的诸葛亮了,《三国演义》之前,隆中对,三顾茅庐,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谁人不知?《三国演义》之后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锦囊妙计谁人不晓?而三国这段历史本身就是那么的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诸葛亮就是众多英才中的佼佼者之一,时至今日我们平日里说的诸葛亮真的是那个历史上的人么?这种爱屋及乌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诸葛亮的什么似乎都是最好的,军事,智慧,识人......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强么?本人从北伐前后分析一下诸葛亮的实力,不喜勿怪,骂街不奉陪。


    2楼2012-09-29 13:59
    收起回复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三国有才干的人物比比皆是,有一些未成名之前就得到了认可
      如荀彧——王佐才也。
      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有一些被伯乐提早发现
      如曹操——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贾诩——有良、平之奇。
      刘晔——称晔有佐世之才。
      或者年少就做出了非常之举
      如孙坚年少除海贼。
      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荀攸——攸年十三谓叔父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诸葛亮自比管乐只有他的好朋友相信,时人莫之许也,不难看出未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或多或少是有些自大,不谦虚的,刘备三次才求得孔明出山,如果诸葛亮性格上没有些自大又怎么会让刘备这种英雄上门求一次不够还要第二次第三次才行呢?


      3楼2012-09-29 14:04
      收起回复
        另本人感到诧异的是,同是三国时期的两个重量级选手,曹操的字典里似乎压根对诸葛亮没什么印象。
        曹操、刘备关于识人各有千秋,曹操对蜀军几个将领的评价可以说很高
        关羽就不多说了,当年曹操对关羽的好蜀中已经无人能比了。
        马超: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法正: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刘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对于刚刚投奔曹操的刘巴就委以重任,器重程度可想而知。
        而张飞用自己的行动——打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颌,让曹操记住了这个高富帅不是吃软饭的
        黄权: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赵云偃旗息鼓据曹也向曹操表示哥今天能火成这样,不单是因为演义戏份好,哥也曾经犀利过。
        但曹操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呢?——没有!而且曹操手下的谋士贾诩,刘晔等人对诸葛亮的印象分只停留在治国这一块。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这个评价里面刘备将自己比作鱼,孔明作水,水为鱼提供空间、养料,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但水还是水,鱼变化为龙之后可以选择呆在水里,也可以在天地之间往来驰骋,这个时候水的作用便显得可有可无了。
        至于魏延这个印象那就只能在刘备的字典里找找看了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守卫汉中的这位重将,大家觉得一定是张飞,刘备认为是魏延,这里根本就没有诸葛亮的事,这三个人的军事能力可想而知。
        魏延镇守下的汉中也确实固若金汤,并非因为汉中无战事汉中才固若金汤,关羽时期面对魏吴这样压力下的荆州也是牢不可摧,也没什么战事,因为关羽实熊虎也,强攻荆州实属不智之举,后来失荆州,也是吕蒙偷袭才得手。


        5楼2012-09-29 14:09
        收起回复
          此时,对于刚刚经历过“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汉中恶战,汉中这个蜀中门户面对的压力丝毫不减关羽时的荆州,而关羽在荆州有绝对的管辖权。汉中的防御系统到底怎么样呢?魏延死去的十年后,曹爽伐蜀,王平沿用魏延的方针大败曹爽,这场战役还并非原创魏延亲自施展出来,如此看来,汉中防御系统确实无懈可击。
          魏延镇守汉中的日子,不论是丢荆州关羽被杀,还是夷陵惨败,或是诸葛亮领着大军跑到缅甸追杀孟获,汉中一直巍然不动。这期间未听说司马懿进言伐蜀,曹真也没表示子午谷可以走了。刘备对魏延委以重任有很大的期待,可惜刘备早逝,对于亲自提拔上来的牙门将以后是悲是喜,是福是祸,是踌躇满志还是郁郁不得志,刘备只能在天上看着魏延了,魏延的的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也未能实现,倒成了一些人喜闻乐见的“不自量力” 。
          接下来分析一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
          大家耳熟能详的失街亭这里就不上史料了,失败的理由是“谡违亮节度”,但这次失败又是不是“亮违备节度”呢?
          说起刘备托孤,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细说起来谁都有缺点,但为什么刘备单单揭马谡的短呢?而且还是在托孤这个非常时刻,因为刘备心里清楚三点
          1马谡言过其实一旦重用必定误国
          2诸葛亮日后一定会重用马谡
          3刘备平素里对诸葛亮说这个他肯定不会放在心上,这个时刻对感激涕零的亮必定会铭记于心。
          日后这三点也真的全部被刘备料中,刘备想不到的是,马谡将来面对的会是自己都深深忌惮的张颌。关于第三点诸葛亮并没有如演义所言一时忘了先主之言,诸葛亮的记忆力也不会再北伐这个重要时刻倒退,可惜诸葛亮是听了但没信,事实上街亭战前是“亮违众拔谡”,马谡这个参谋是在宿将魏延赵云的密切注视下硬着头皮去的。
          马谡就像一颗炸弹,在刘备的手上什么事也不会发生,诸葛亮接过来以后,那就有惨烈的事情发生了,在刚刚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马谡就衰了,被断了个水源后只想着喝一口水的蜀军又谈何斗志昂扬?假使街亭之战蜀军大获全胜,陇右全部归蜀,那这颗炸弹在诸葛亮的手上又会何时引爆呢?下一次是陇右尽失还是蜀军主力不保呢?回到现实街亭还是败了,马谡还是误国了,马谡这个参谋以后也不能给诸葛亮出谋划策了,那一刻,诸葛亮看到大败而归的马谡,心里想的会是什么?


          6楼2012-09-29 14:11
          收起回复
            对于子午谷奇谋不做解释,因为这个计划是好是坏诸葛亮压根不会采用,多说无益。
            陈仓之战
            先上史料: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魏略》
            《与兄瑾书》“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板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中的板连贼势则是起到了“围魏救赵”的作用 。
            当时魏军刚刚经历了石亭之战想要打击报复吴国,诸葛亮趁机“围魏救赵”也说的过去 。
            但从记载中不难看出蜀军云梯冲车井阑各种攻城器械一应俱全,未奏效后又土丸填堑,后为地突这样犀利的攻城战三国里也怕是少见了,即便是后面的甲首三千这样的恶战我也未见蜀军如此的卖力,而且是白天晚上一直这样打了二十多天,横看竖看蜀军也不像是去做秀给魏军看的,而这一次的陈仓之战更有蜀军报复之前街亭之耻的嫌疑,当时魏军的主力正要打击吴国,时张颌曹真皆在对吴战线上,关中地带相对薄弱,诸葛亮想趁火打劫这是肯定的,对于蜀军闻之陈仓守军仅仅千余人,诸葛亮不可能没有打下陈仓这个想法。
            再联系一下诸葛亮对魏作战的目的,出师表中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说白了就是杀敌、夺地。而面对只有千余众的陈仓诸葛亮又怎么可能不动心呢?诸葛亮的要求也不是说一定要甲首三千以上才算,这个数字以下的诸葛亮都看不上。
            那诸葛亮为什么才带了一个月左右的粮草呢?所谓兵贵神速,迟则生变,过多的粮草辎重只会加重蜀军的负担,就资料显示蜀军此次作战攻城器械一应俱全再多加重蜀军负荷绝非明智之举,恐怕诸葛亮的意识里面对这千余人的陈仓别说20日,可能20日之内蜀军补给队都来陈仓好几次了。资料中的“亮无计”则充分体现了对于打不下陈仓的诸葛亮境地是何等的窘迫。
            


            7楼2012-09-29 14:13
            收起回复
              说起陈仓这个地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关陇其西,盆门扼其南,跨枕陇蜀,扼塞西门,自古就是秦地通陇通蜀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这次出兵早被曹真料敌于先,郝昭早做准备,打不下陈仓也不算丢人。这之前也并非只有诸葛亮强攻不下陈仓,后汉书曾提到:“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觽疲敝,果自解去。”
              三国里面比陈仓之战更甚的也不是没有。
              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这一战打的简直是匪夷所思,刘璋的大将扶禁、向存率领万余众攻打几百人的霍峻没打下来,这不是打了20天而是打了1年多,我想不通的是对于一万人的攻方就算一天打死2、3个人半年之内霍峻都坚持不住了,但是这一万人一年之内对霍峻似乎没造成任何伤害,一年以后霍峻这几百人甚至表示防守腻了,又从这几百人里选出精锐,这几百人里面的精锐又能有多少人不得而知,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精锐大破其众,还斩了一个上将。
              防守不比进攻,这之后更有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20万众3个月不能下合肥新城,诸葛亮面对地势险峻的陈仓,和早有准备勇猛善战的凉州将士20多天没占到便宜也算正常,这个时候再联系一下前面的《与兄瑾书》,那么此次作战的意图便十分明显了。
              1诸葛亮应兄瑾之约牵制魏国,围魏救赵
              2趁关中空虚之际夺下战略要地陈仓,魏军主力顾首不能顾尾
              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但出乎诸葛亮意料的是计划中的陈仓竟然没有打下来。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生命中永远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因为总是会有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时候,这个答案也往往在你意料之外的选项里。对于诸葛亮打不下陈仓,不只是曹真算计到了,远在荆州千里之外的张郃也料到了“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这个时候嘴角上翘的曹真一看小胜一场,立刻派出手下大将王双追击蜀军,扩大战果,王双一路小跑加大跳,又跺脚又呐喊的,结果上来就被诸葛亮忽悠瘸了,曹真完成了一次嘴角从上到下的的过程。


              8楼2012-09-29 14:15
              回复
                楼主真没明白诸葛亮对刘备的作用?


                IP属地:湖北9楼2012-09-29 14:15
                收起回复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向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蜀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蜀军顺利占领二郡。这次是北伐取得的最大实质性成果,而从这以后,魏军主力由对吴防线转移到了对蜀防线上,从这以后蜀军攻伐再无进展。
                  第四次北伐,无数人津津乐道的大破司马,甲首三千,反杀张颌,这一战所有的鲜花,无数的掌声纷纷投准诸葛亮的身上,下面分析一下此战原委
                  时曹真病重,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司马懿先放出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司马懿率领大军解救祁山。“宣王使要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
                  这里司马懿与张颌发生了第一次争执,司马懿欲以主力救祁山,而张郃建议多留兵后镇以防诸葛亮来袭。《晋书·帝纪第一》:“张郃欲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诸葛亮一看这情况吩咐王平好好看家,我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其后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了魏军的麦粮,从这以后司马懿便开始打算以防守为主,但事实证明,张颌更胜一筹。
                  “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
                  “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接着司马懿与张颌发生了第二次争执。张郃认为蜀军从远来攻,孤军食少。‘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悬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在蜀魏相持的阶段,不给蜀方以空隙,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张郃之策可谓有正有奇。
                  司马懿这一系列的防守举措让魏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终于有两个人站出来了,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这里面的懿病之并不仅仅是因为部下对它的耻笑,如果司马懿觉得出战时机成熟,又怎么会对满怀信心的二人不满呢?
                  这次司马懿终于被激怒了,你们不是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么?上次那几个叫嚣的呢?侽的站左边,钕的站右边,不男不女站中间,谢谢!引《三国别志》
                  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甲首三千发生了,此战是发生在“懿病之”和“诸将咸请战”这样矛盾的情况打响的,蜀军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这一战魏军大败,损失确实不小,叫嚣的贾栩、魏平从那以后也没了踪迹。
                  


                  10楼2012-09-29 14:17
                  回复
                    关于司马懿与张颌的第三次争执非常有意思,三国志丝毫没提到这个过程,“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膝,薨,谥曰壮侯。”而《魏略》所记甚是清楚:“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二人最后一次的争执最终以张颌的无奈妥协达成协议,接下来的张颌,要去完成一个自己明知完不成的任务。杨阜身中五伤还能死战马超,张颌以膝盖中箭表示躺着中枪,这样的死法在三国武将里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本人想不通的是,关于张颌说的前两点如果司马懿想不到还情有可原,但是归军勿追这么浅显的道理司马懿居然会不知道!无脑张绣看不出这点(我要的是贾诩),但是一代人杰司马懿竟然也看不出来?!(我有他兄弟——贾栩)
                    纵观司马懿的军旅生涯,和同一个人发生三次争执的只有张颌这一个人,这三次战争的情况都朝着张颌所言的方向发展,为何屡败屡战的郭淮劝司马懿确保北原他点头称赞,但以巧变著称的张颌却被司马懿三次拒之门外呢?
                    张颌是什么人?魏主曹睿的靠山,在蜀军进攻陈仓之际,“帝驿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对于一个外姓将领可以受到这样的待遇,在魏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少了这样一位栋梁之才,对魏国是多么大的损失司马懿会不知道么?对蜀军又会是何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栋梁如果一直留在魏国,日后和司马懿平起平坐,甚至曹睿日后会托孤于张颌,司马懿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么?张颌一死,除了司马懿能抵御蜀吴大军,剩下还有谁曹睿能信得过?张颌一死还有谁能有信心违抗自己的作战意图去捅诸葛亮?张颌的目的是拍飞蜀军,司马懿的目的,是拍飞张颌。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司马懿绝对是没安好心的,大概是从跟随曹操那时起就开始被顾忌,“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丕死后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以互相牵制,到了三国一代明主曹睿这难道不会顾忌司马懿?既然有顾忌,司马懿就会有所察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这招借刀杀人实在毒辣,至于张颌是否医治,医治过程中司马懿又是否做了手脚,这些实在不好妄加猜测。
                    


                    11楼2012-09-29 14:18
                    收起回复
                      张颌这一生最精彩的战役莫过于街亭之战,孤军破蜀军主力,以“绝其汲道,击,大破之。”这么轻松的一招大败“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其后又顺利的讨平了叛魏应蜀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诸葛亮出祁山最成功的一次,却以张郃的完胜而收场。关于张颌的评价在三国里可谓极高
                      陈寿:“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郃以巧变为称”
                      曹操:“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刘备:“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郭淮:“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
                      曹睿:“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
                      “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从第四次北伐的过程来看,魏军内部意见不一,将帅不和,明争暗斗,这样的三心二意又怎么能不败?不管怎么说蜀军此次大获全胜,满载而归,最主要的,对于诸葛亮来说,先帝刘备和自己深深惮忌的张颌总算是被自己搞死了,街亭之仇也报了,这一次的蜀军虽然粮尽而退,实际上可谓是满载而归。


                      12楼2012-09-29 14:20
                      收起回复

                        第五次北伐
                        司马懿:“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郭淮:“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此战还没开始,司马懿料敌于先,郭淮这一刻也表示不再沉默,二人一拍即合,坐等蜀军到来,结果这一切全部被二人料定,诸葛亮刚率领大军出山,他看到了他最不想看见的一幕——对峙。
                        接下来的日子里,蜀军该种地的种地,魏军该运粮的运粮,和魏军相比蜀军多了分兵种地这个担子,对于本来士兵就少的蜀军可不是什么好事。
                        “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在这个非常时期能过着平淡的军旅生活,这两个人确实不简单...没过了多久,武功涨水,蜀将孟琰驻武功水北,司马懿一看机不可失,领军直奔切断联系的孟琰,诸葛亮派工兵架桥,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一看蜀军有防备,只好作罢。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水经注》
                        说你命里缺水吧,当年曹真伐蜀你溯汉水,结果洪水妨碍行军....说你不缺水吧,武功这水涨的又不合时宜,看来你这辈子和如鱼得水的‘水’还真冤家路窄呢.....


                        13楼2012-09-29 14:21
                        收起回复
                          细细想来,觉得这两个人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诸葛亮主张联吴抗曹,司马懿进言联吴破蜀
                          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曹操先以刺客为使,不成又强制司马懿出仕...
                          诸葛亮主攻,司马懿主防
                          诸葛亮提拔姜维,司马懿推荐邓艾...
                          诸葛亮策反孟达,司马懿擒斩孟达
                          诸葛亮南蛮征伐攻心为上,司马懿平顶辽东构筑京观...
                          诸葛亮是托孤重臣,司马懿也是托孤重臣
                          诸葛亮斩王双,杀张颌,司马懿坐山观虎斗,魏延杨仪提前报废
                          凡此种种,我觉得这两人已经不是冤家这么简单而已了......
                          随后,司马懿仍然坚守不出,诸葛亮屡下战书,甚至送巾帼妇人之饰想要来激怒司马懿,这些统统提不起来仲达的兴致,一次使者来曹营求战,司马懿扯东扯西不谈军事,对于孔明的身体状况,起居饮食,工作时间,内容表示很好奇,这个使者一看司马懿这么厚道(傻),我来羞辱他他居然无耻到关心他敌人?!这个使者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仲达,随后这个使者回营,他想明白了两点,1司马懿不知羞耻2丞相应该要注意身体,为**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啊呸!...
                          司马懿想对诸葛亮说的有两点,但和这个使者想的完全相反
                          1你想让我率魏军主力出去和你决一死战?不要想了诸葛亮,有我司马懿在,魏军的主力就会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你的面前。
                          2你自己食少事烦身体就要垮了,你一旦倒下蜀军就会有面临绝境的危险,想和我这样硬耗、想和我在这场生命赛中一较高下,你没这个资本了。
                          对于此时的诸葛亮,他心中已然清楚,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些梦想在自己的手中终究完不成了,对于自己贯彻一生的梦想即将破灭,他已经受不了任何的冲击了。
                          对于诸葛亮数次的挑逗,众魏将的忍耐已经到了某种程度,是时候爆发小宇宙了。对此,司马懿表示其实我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应战蜀军这是个大事,我“必须”和我“敬爱”的曹老板通报一声,同志们都回去等着我的好消息吧!引《三国别志》....
                          千里请战这一出好戏开始了,当曹睿看到这样戏剧性的一幕,曹睿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其实司马懿想说的是——蜀军盛气凌人,我们想打击一下他们嚣张的气焰,但是作为主将的我有些拿不准,所以,我向你请示是战是守。曹睿要是同意出战,那么这一次是甲首三千还是甲首五千或者是甲首一万.....也和司马懿关系不大,因为决定不是他下的,怂恿出战的也是部下,而且司马懿还是会被重用,因为曹睿别无选择。如果还是防守,那就什么问题没有。这一刻,如果张颌还在,曹睿还会“置酒送郃”吗?
                          千里请战后的魏军更没有理由出战了,5月份的时候吴军终于行动了,10万众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蜀军的北伐这次还能否趁隙达成理想,就全看吴国盟友能给魏国折腾成什么样了。结果是2个月以后,这十万人就回家了。


                          14楼2012-09-29 14:24
                          回复
                            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三国志.满宠传》
                            说起孙权(也做孙十万)孙大帝,我对他的治国能力没有多大成见,但我对孙大帝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自打江东四杰横空出世,吴国的防守战可以说百战百胜,其中三国两次大型歼敌战都是发生在吴国战场上,这样的防守成就可以说满分。但吴国的进攻除了周瑜打下了南郡,江陵,吕蒙奇袭个荆州其他人在夺地方面也没什么重大成就,进攻方面来说吴国能混个及格都不错了,我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只要孙大帝出现在战场上,那这场战斗进攻方面基本上是没啥希望了,只要孙大帝不在战场上指挥调度,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江东四杰基本上是百战百胜。也就是说,吴国的胜负只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就是我们“净耐”的孙十万孙大帝....
                            蜀军第五次北伐的关键时刻,我们平日里“上山打老虎,不打小松鼠”的孙十万这一次丝毫没有从这个命运中摆脱出来,即便是带上了陆逊这样的强手。这一次的满宠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带了数十人的强大后援来到了新城,满宠竟然用这数十人就把孙十万弄的晕头转向!在这之前,有张八百大破孙十万,这一次是满十几力挫孙十万,我的想象力是如此的匮乏以至于我实在是想象不出来,下一次大败孙十万的,难道会是小谁家那小谁一人一马?!孙十万的存在终于让我相信了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魏延你可以放心了,你一出子午谷长安无勇无谋的驸马一定会败给你的)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15楼2012-09-29 14:26
                            回复
                              可以肯定,司马懿的这句话前半部分是有一定的轻蔑,对敌人的不屑,同时这句话也绝非空穴来风,司马懿因为哪一点鉴定出这些只有司马懿自己知道,这句话前半部分还不是重点,关键是后面的“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意思是敌人早就中套了,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画中?怎么必破?看到这句话本人也觉得可笑,被诸葛亮打的只能坚守,屡次羞辱你都不敢出战这叫堕入画中?这样不出战又谈何必破?
                              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司马懿为个什么对自己的弟弟夸下海口?再说仲达会是这种只会骂街的无能之辈?当然不是,可是这后半句话又该怎么解释呢?
                              按照司马懿所说的画中,就是说蜀军主攻,魏军主防这种情况司马懿早就考虑到了,而且司马懿也有了万全的破敌之策,那这个策略又是什么呢?就这样防守能打胜仗?等等,靠防守打出来的胜仗....他第一个老板曹操不是干过这事么
                              当年曹老板用计谋取得了白马、延津两场胜利后,双方在官渡相持,这里曹老板也主动出击过一次,没有获胜,于是双方相持3个月以后,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依荀彧之见,继续相持官渡,伺机出奇制胜,于9月乌巢烧粮,其后大破袁绍,此战坑杀7万余袁军,袁绍带领800人退回河北,史称(《三国别志》...)“袁八百”
                              此战曹老板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曹军暂避袁军锋芒,以守代攻,等待的这个时机就是对手强弩之末的那一刻,一招毙命。
                              现在来看看蜀魏的情况,相持到后面蜀军求战不能士气必然不会很高,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的情况绝对比千里请战后的魏军要差,而此时坚守的魏军既不缺粮草也不缺补给,又是本土作战,蜀军又有蜀道难,补给更难这一事实,这个情况比当年的曹老板舒服多了,司马懿可以选择这个战术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战争永远不能按照常理出牌,所谓多谋者胜少谋者败,一味的照书死般永远不可能掌控全局,什么凭高任下,势如破竹,断你汲道不一样大败而归?什么孤军深入,长途奔袭,一站定乌丸三郡不也是凯旋而归?
                              


                              16楼2012-09-29 14: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