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初生婴儿身边,邪气晦气随它而去
日本偶人,摆法很讲究
日本有一种叫“人形”的特产,是用泥、纸、木等制成的偶人。这种偶人
价格不菲,一般价值十几万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4日元)。
神的替身
公元前3000年,日本出现了偶人,它作为神的替身用于祭祀和占卜。当时
制作工艺简单,到了17—19世纪偶人的制作才逐渐发展成熟。
日本偶人小的十几厘米高,大的有1米,普通的高二三十厘米。制作偶人的
工艺非常复杂,全部工序由手工完成。偶人的头、四肢和躯干由专门的艺人制
作,主要工艺秘不外传。一般来说,工匠先把梧桐树的锯末和糨糊混合在一起,
塑成偶人的躯干,然后,一边在躯干上涂抹一种叫胡粉的白色胶液,一边不停
地打磨,直到手感光滑圆润。
偶人的手、脚单独做好后再与躯干拼合。偶人的衣服由色彩鲜艳、做工考
究的锦缎制成;头发用蚕丝或真人的头发制成;有些偶人的衣服可以更换、手
脚可以弯曲。
偶人分类
偶人因用途的不同,分成三类:占卜偶人、玩具偶人和鉴赏偶人。
占卜偶人主要用于祭祀和算命等活动。早先日本有这样的风俗:人们在刚
出生的婴儿枕头下,放一个偶人,相信这样可以把邪气和晦气引到偶人身上去,
保证婴儿茁壮成长。一年后,人们举行仪式把偶人放到河水里,积存的邪气和
晦气就随着偶人顺水流走了。现在日本有些乡村仍保留着这样的风俗。
在日本古代,祭祀活动结束后,人们把不用的偶人分给小孩,后来有人专
门制作偶人当玩具。玩具偶人造型越做越精致,品种越来越丰富,偶人成为艺
术品,成年人也喜欢,逐渐形成鉴赏偶人。
鉴赏偶人有以地名命名的,如御所偶人、奈良偶人和京都偶人等,也有以
人名命名的,如市松偶人。
祈祷健康
每年3月3日既是日本的雏祭节,也是女孩节,5月5日既是端午节,也是男
孩节,在这两天里,凡是家中有女孩或男孩的都摆放偶人。偶人不能随便摆放,
人们一般要提前收拾专门供奉偶人的房间。
女孩节时,家里如有未满15岁的女孩,父母为了祈求女儿平安健康,要摆
放雏偶人。一套标准的雏偶人价值50万日元,由15件偶人组成,摆放在楼梯式
的七层绛色木架上。从木架上数第一层是亲王夫妇,第二层是3个宫女,第三层
是5个舞伶,第四层是两个手持弓箭的侍卫,第五层是3个拿杂物的随从,下面
两层摆放行李用品。家里女孩多,每个女孩都得给买。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可
以买稍微便宜的雏偶人。
偶人在节日后第二天就得收起来,否则,人们相信,家里的女孩将来很难
出嫁。
男孩节到来时,日本人不仅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挂鲤鱼旗,还要在
家里供奉五月偶人。五月偶人的造型是身穿铠甲的武士、将军。造型中有中国
古代历史人物关羽、张飞和传说中擅长捉鬼的钟馗等。摆放五月偶人,父母不
仅是为家里的男孩祈求健康,同时也希望他成为勇敢的人。
送入庙里
除了女孩节和男孩节,日本人平时不在家里摆放偶人。他们认为,无论什
么种类的偶人,一旦离开匠人之手就具有了灵气,它们造型栩栩如生让人敬畏,
不敢亲近,最重要的是,日本人认为偶人大多是家人的替身,附有邪气和灵气。
所以,偶人不同于一般的玩具,即使破旧不堪,人们也绝不随便丢弃。如果家
里的偶人实在不能要了,人们必须举行仪式,把它送到专门供奉废旧偶人的寺
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