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智薰吧 关注:19贴子:18,198

=====专题一:中国传统音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专题一:中国传统音乐

1.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

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

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

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

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

是传统音乐。 
 



IP属地:云南1楼2007-04-07 18:01回复
    2.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是什么? 


    2.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以及外国

    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西域

    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IP属地:云南2楼2007-04-07 18:03
    回复
      4 中国传统音乐的广义分类

      从广义的角度来分,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相应来说中国传统音乐

      分为中国传统声乐和传统器乐


      IP属地:云南4楼2007-04-07 18:24
      回复
        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

        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

        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

        为民族唱法。 


        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民间称大嗓)演唱。

        这种演唱方式真实自然,使人感到亲切。北方个别地方的民歌如青海的

        “花儿”在高音区则运用了假嗓(民间称小嗓)演唱,而且很具特色。这

        种原始的演唱方法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

        说唱性,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这种声音由于呼吸较浅,共鸣

        较少,因而显得不够柔美圆润,其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IP属地:云南6楼2007-04-07 18:32
        回复
          B 弹拨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

          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

          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

          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

          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

          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

          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

          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

          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

          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

          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IP属地:云南8楼2007-04-07 18:40
          回复
            C 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

            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

            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

            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

            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

            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IP属地:云南9楼2007-04-07 18:41
            回复
              7 中国古代音律的问题

              A 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

              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B 八音

              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

              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如《石钟山记》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

              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就是无射钟,因为此钟合于无射

              律;歌钟就是编钟,它常用于歌唱伴奏,所以称为“歌钟”。


              IP属地:云南11楼2007-04-07 18:48
              回复
                9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

                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

                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

                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

                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

                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

                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IP属地:云南13楼2007-04-07 18:51
                回复
                  11 中国戏曲音乐的4大声腔是什么?


                  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 

                  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 

                  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 

                  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IP属地:云南15楼2007-04-07 19:29
                  回复
                    12中国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 
                    广陵散曲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渔樵问答 
                    夕阳箫鼓 
                    汉宫秋月 
                    梅花三弄 
                    阳春白雪 
                    胡笳十八


                    IP属地:云南16楼2007-04-07 19:36
                    回复
                      【高山流水】 在线视听: 

                       http://www.topmusic.net.cn/play/topmusic-17738.htm 

                      古代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

                      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

                      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

                      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

                      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

                      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

                      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

                      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

                      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

                      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

                      民中间广泛流传。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

                      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

                      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

                      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

                      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

                      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

                      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

                      相符。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

                      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

                      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

                      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

                      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

                      《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IP属地:云南17楼2007-04-07 19:38
                      回复
                        【广陵散】 

                        http://www.topmusic.net.cn/play/topmusic-109260.htm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

                        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

                        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

                        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

                        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

                        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

                        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

                        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

                        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

                        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

                        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

                        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

                        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IP属地:云南18楼2007-04-07 19:42
                        回复
                          平沙落雁 


                          http://www.topmusic.net.cn/play/topmusic-17745.htm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

                          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

                          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

                          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

                          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

                          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

                          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

                          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

                          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

                          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

                          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

                          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IP属地:云南19楼2007-04-07 19:46
                          回复
                            渔樵问答 

                            http://www.topmusic.net.cn/play/topmusic-17751.htm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

                            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渔樵问答: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

                            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

                            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

                            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

                            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

                            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

                            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

                            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

                            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

                            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

                            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

                            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IP属地:云南21楼2007-04-07 19:58
                            回复
                              【汉宫秋月】 

                              http://www.topmusic.net.cn/play/topmusic-17740.htm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

                              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节。《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

                              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

                              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

                              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

                              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

                              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

                              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

                              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征

                              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

                              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

                              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

                              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

                              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

                              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

                              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

                              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

                              感染力。


                              IP属地:云南23楼2007-04-07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