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望吧 关注:10贴子:514
  • 4回复贴,共1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 司徒立 金观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书为第一本讨论当代西方艺术危机和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著作,是哲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作者认为,现代艺术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公共性丧失的危机。由于艺术作品不再代表人与人之间共同的追求与沟通,绘画正在沦为如同表达个人隐私那样地东西。而为了使未来的现代艺术再度恢复公共性,唯有将绘画变成一项表达【主观真实】的活动。本书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贾克梅蒂以来到今天的具象表现画派的作品和探索,并力图通过对法国具象表现画派的研究勾出二十一世纪绘画的新方向。
本书共360页,其中包括14万字的研究成果和画家介绍,以及收录28位画家共162件作品。


1楼2012-09-25 11:40回复
    画家介绍 “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
    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 德朗其人 被历史放逐的背后 寻找【遗失的秘密】
    贾克梅第 绝对的追寻--看【柜子上的苹果】 贾克梅第的绘画方法论 从贾克梅第开始的反思
    亚希加访谈 【抽象】--从向往到厌恶 现象学式的视觉 主观真实 以画笔提问 文化专制和延续性 【现代性】与时髦
    森·山方的选择
    人的主题雷蒙·马松访谈
    时间的良知--布列松的艺术 快照之神 决定性瞬间 感性的圆满 独立的艺术家 素描速写
    通向主观真实之路--洛佩斯的绘画 被扩充了的直接经验 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这仅仅是巧合吗?
    作品选
    亚希加 Avigdor Arikha 里希 Jean Leyris
    巴克基 Jean-Michel Bacquet 洛佩斯 Antonio López Gracía
    巴尔杜斯 Balthus 马桑 Luis Marsans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雷蒙·马松 Raymond Mason
    切尔努什 Tibor Csernus 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
    德波 Jean-François Debord 穆西克 Zoran Music
    德朗 André Derain 帕达里耶 Philippe Pradalié
    爱德华 Pierre Edouard 罗曼 Philippe Roman
    符尔 Pierre Faure 舍茨凯 Jean-Baptiste Sécheret
    贾克梅第 Alberto Giacometti 森·山方 Sam Szafran
    古吉奥尼 Piero Guccione 司徒立 Szeto Lap
    古德士 Dominique Gutherz 图博 Jean-Max Toubeau
    哈曼 Jacques Hartmann 图菲穆斯 Jacques Truphémus
    奥哲尔 Fred-André Holzer 瓦莱斯 Xavier Valls
    


    3楼2012-09-25 11:51
    收起回复
      2025-05-12 03:16:13
      广告
      当代艺术的危机——公共性之丧失
      第一封信:
      正在卷起的精神风暴
      观涛兄:巴黎的十月阳光灿烂,但是我却无法安心画画。欧洲思想界正在酝酿着一场精神风暴。最近法国思想界开始了当代艺术的大讨论,批判矛头直指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不由想到,在前几期的【二十一世纪】杂志是,还介绍了大陆画家的后现代主义尝试。也许咋香港、中国大陆、甚至是美国,后现代主义还是一种时尚,代表艺术家的先锋,但在后现代主义发源地之一的法国,它正在受到毫不留情的攻击。试看本月发表在【精神】、【艺术报】上一些文章的标题:
      【绘画--一个过时的词】
      【由你胡搞】
      【回到混乱】
      【美学讨论的危机】
      【纯粹的自我推介:粗俗的时尚】
      【以当代艺术反对现代艺术】
      【艺术的死亡及死亡之途】
      从这些文章中,你可以看到炮火之猛烈,大概是这个世纪前所未有的。有些极端的作者连毕加索PabloPicasso和杜桑MarcelDuchamp都否定了。作为一个画家,长久生活在法国画坛,我早就知道,这场对当代艺术的激烈否定是迟早要发生的。今天在绘画界,已无法区分涂鸦之作和精心的创造,至少是很多人以为没有必要区分了。社会对现代主义的作品早就抱着皇帝的新衣的心态,很多当代作品被看重,并非观众真正能欣赏,或被画面震撼,而不过是由于它出自被捧红的大师之手,或得到某种批评家貌似深奥的评论所肯定。其实,真正的艺术家总体早已消失,在画坛喧哗的只是重商主义的画廊、政府机构所谓的文化政策、必须定期推出新面貌的展览以招徕观众的博物馆,以及一批在大学里看作品幻灯片培养出来的、只懂得饶舌的批评家。另一个危机是由于工业生产与消费策略,使得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美术材料退化。这种趋势的发展,以使得现代艺术作品中作为艺术本质的东西正在消失,只要等一个小孩喊出了【皇帝没有穿衣服】,当代艺术的大厦就会崩溃。


      4楼2012-09-27 00:58
      回复
        虽然,我对危机的不可避免早有预感,也认为早就该对一百多年来艺术的发展有一个反省和清理,但对当前法国这场大讨论,我却不那么赞成(或者说不那么投入)这是因为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太庞大,远不是艺术本身所能解决的。我隐隐感到,它的内涵实际上是现代性问题,或者说,是二十世纪末西方文化向何处去?
        如果不理解艺术背后深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批判者与被批判者会同样地失败。例如【世界报】LeMonde那篇设计对抽象主义以及毕加索的批判文章,显然还不明白问题远远超过【抽象或具象】、毕加索或杜尚。现代艺术的失败不仅仅是表现形式或某种美学主张的问题,今天一个保护现代艺术的庞大的社会结构以及意识形态早已形成。表面上看,其形成的过程每一步似乎都是一次创新进步,但整体的后果却是自我毁灭。任何一个人都会看到他们挑战的对象有多么大,以致于有时会怀疑,这是否有点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我们开始早就想进行的艺术哲学通信。面对这次欧洲的艺术论战,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参与进去。所谓参与,是真正进入文化讨论的前沿,而不是像本世纪出中国文化界几次论战那样,拾西方前卫思潮的牙慧来为中国实现服务,或盲目地跟在潮流后面。讨论的目的并非要争个对错或一定要有结果,而只在【破除对西方艺术的迷信,增加对西方艺术的了解】
        司徒 1992年10月 巴黎


        6楼2012-09-27 0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