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分析贴是件冒险的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本来,这贴子的原标题似乎更精准些——《千万次问——我为什么会如此喜欢钟汉良?》。由于题目太过直白,多看几遍脸热,因此虚伪地改了。
千万次问虽然是个夸张的修辞,但真的,这事儿我还真没少问过自己。因为我自己也备感疑惑。比方说明明是工作时间,偏偏有时候连大脑都管不住手指头,非要去搜索栏输进“钟汉良”三个字;又比如收看金鹰晚会正气忿难当时,镜头一给到钟sir,心里头便猛然一阵亮堂,戾气几乎全消;又比方说无端念及钟汉良三个字,脸上便不自觉就带了笑意;再比如现实中遇到姓钟或叫良的,莫名就要多给点印象分……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你是讲不出为什么的,因为你已身在此山,你看不穿。你太过喜欢,就有了偏爱之心,讲出来的话是做不得数的,你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幸好我从不打算去做权威,在我看来,所谓精神领袖,如何比得上精神享受?
LM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今天的我也置身在这个现象当中。我不想用“存在即合理”这种拿来主义式哲学理论来一言概之,我很有探究它的乐趣——因为近水楼台,我自个儿就可以方便地拿出来用作剖析的个案。
你为什么如此喜欢钟汉良呢?你在他的生活之外,你甚至从来没跟他发生过任何交集,你凭什么这么喜欢他呢?
就在我反复思忖,不得其解之时,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段文字。“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你的性格你的智商你的情商你的阅历,一起驱使你做出判断和选择,虽然这件事刚刚开始,但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走向。这就是宿命。”
混沌的思维似乎一下子被扯开一道小口,透出了一线光亮。
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因为有以前的那个你,所以你成为了现在的你,因为有现在的这个你,所以你将成为未来的那个你。正是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造就了我们的人生。
喜欢钟先生,当然也是一种判断和选择。有人非常文艺范儿地形容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不错,终不能幸免,这便是宿命。
1. 宿命是注定的
2. LM的境界
3. LM的小心理
4. LM的逻辑
5. 黑黑的执着与长情
6. 聚光灯下的隐士
7. 孤傲是个好词吗?
8. 我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