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他从F.I.R.崭露头角,两男一女的组合刮起华语新兴乐团炫风,那时候你认识的他是个吉他手;2003年张韶涵演唱偶像剧「海豚湾恋人」片尾曲〈遗失的美好〉,这才令人惊艳原来他还有个创作人的身分;2007年他从F.I.R.独立,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梵谷的左耳》,展现出更多他不为人知的身分,他创作、他演唱、他绘画、他写作;这麼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却不显得高不可攀;提到音乐他有著说不完的故事;提到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刻他则打趣的说:「希望那一刻还没到来啦!」他来到Hitoradio.Com,透过《梵谷的左耳》,让你听见他对音乐的热诚。想知道更多?就跟著文字一起走入他的世界-Real阿沁。
● 先跟大家聊聊这次怎麼会有以自己名字发行专辑的想法?促成的动机?
其实这张专辑一开始并不在计划之中,当时是在FIR发行飞行部落专辑後,中间有一个空档,大家就在讨论要作些什麼,像是开演唱会..等。建宁老师就忽然提出一个想法,他说既然我写了那麼多首歌给其他歌手,何不把这些歌曲收回来发行一张专辑呢?当时我自己也觉得蛮好的,於是就把一些歌都带到公司,里面也有一些我新创作的歌曲;那时候我心理是想说能发一张《新歌+精选》是最好不过的,想不到公司听完新歌之後觉得新歌也非常好听,於是就提议说何不乾脆发一张全新专辑?就这样我的个人独立专辑就「意外」诞生了!
● 关於新专辑,这次专辑取名为《梵谷的左耳》,怎麼会想用梵谷的左耳来形容爱情,你觉得自己与梵谷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我个人非常喜欢梵谷。梵谷他的用色大胆,而且他对艺术非常坚持,虽然他的艺术之路并不顺遂,但是他始终透过创作来弥补其他部分的不满足。我觉得梵谷这一点跟我还蛮像的,应该是说跟所有创作人来说都是的,创作不会永远都处在全盛时期,难免也会遇到低潮、困境,但你怎麼用创作来让自己渡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必须去放大创作的美好,即使那只是一点点而已。在爱情里也是一样的,即使难过、失落,我们都还是必须相信,毕竟在那之前总是有过美好,不是吗?
● 梵谷面对爱情是比较激动的,你觉得你自己的爱情观也跟梵谷类似吗?
嗯…,可以这麼说吧。就像我刚刚说的,梵谷是一个对自己坚持的东西就会完全投入的人,我想我也是吧。我是一个一谈起爱情就会没办法分心的人,因为我会无时无刻都想著,所以多少会影响到其他的部分。现在比较大了,也会开始…收敛谨慎些,哈哈哈(笑)!
● F.I.R的歌和形象,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积极、正面,而阿沁本人想要给大家的印象是什麼呢?
我觉得这张专辑主要是呈现出真实的阿沁部分。像这张专辑中有很多比较属於我内心世界的歌曲,一些细腻的部分。很多歌曲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像是爱情过程、或自己学音乐的经历,以及一些友情的部分。特别是友情这一点我觉得蛮重要的,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朋友一直都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这次在专辑中也特别请来我的两个好友Nicky以及Faye来合唱,算是蛮贴切的。
● 「独立」的阿沁,交出这张《梵谷的左耳》专辑,你自己觉得这张专辑里的阿沁,跟F.I.R的阿沁,最大的不同点是什麼?
我觉得在F.I.R.是属於团体合作,所以三个人都各司其职,像我主要就是负责吉他,在曲风上还是要为Faye量身打造,所以节奏旋律上还是不能显得太过阳刚。那在我自己的这张专辑中其实就比较简单,因为是用我自己的概念作出发,所以会比F.I.R.中更贴近我一些。但原则上两个都是我,只是身分上的角色扮演不同而已!
● 专辑中单曲〈南极星〉请来Faye合声,用行动证明F.I.R的团结和友情。这首歌对於阿沁本身有什麼特别的意义吗?
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就是在谈友情的部分,在求学阶段期其实我有很多一起玩音乐的夥伴,大家都是互相鼓励打气一起成长。虽然现在很多人并没有走上音乐一途,但是他们都还是会为我鼓励,就想以前一样。所以这样的感触我把他写出来,就是〈南极星〉这首歌,那就想说找个朋友来合唱,自然就想到了Faye,我记得在录音室比较有趣的就是Faye有问过我说:「阿沁阿,你这样自己发专辑如果红了会不会就不管我们了阿?」我就跟她说:「不会啦,你不要乱想啦!」这个点还蛮有趣的。那在录音过程中Faye也提到他很喜欢这首歌一开始的部分,就是像念诗的那个地方,他就说阿沁我也想要念,後来我就让她念了,但是把她放在合声,因为我觉得Faye的声音还是比较柔,那Faye後来听到成品就有点抱怨说我怎麼没有把她的声音推出来…。我觉得这些过程都蛮有趣的,也就只有跟朋友才会出现这些片段,所以这首歌从一开始到录音就还蛮吻合友情这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