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教吧 关注:193贴子:11,319
  • 20回复贴,共1

【正式版】马谡本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先谢马谡


1楼2012-09-14 22:40回复
    本文原连载于三国杀吧http://tieba.baidu.com/p/1696460316
    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三国杀吧继续更新,所以将文章修订后转移到神马教吧。
    最后会把文章的结尾更完~!
    谢谢大家的支持~!


    2楼2012-09-14 22:42
    回复
      2025-05-13 20:07:29
      广告
      一 拜师鬼谷子
      由于马谡这个人太过传奇,所以即使是他宠幸的谋士王辛,也和史书一样,对他的童年说不出个所以然。
      他是荆州人,兄弟五人他排老五,当时有一句话就叫:马氏五常,幼常最良。就是说马家的五个兄弟,老大字伯常,老二字仲常,老三字叔常,老四马良字季常,老五马谡字幼常之中,最贤的,便是马谡。
      他们的父亲,在史书上已经不可考,但是在这本书里记载,是荆州的一位名士,叫马爨。
      荆州出名士。尤其是在刘表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黄巾军的战火,也不会燃烧到那里。
      马谡小时候非常聪明,受到他父亲的熏陶,饱读诗书,策论五岁就会做。当时被称为神童,盖过了风头正盛的哥哥们。
      在马谡十岁的时候,那时曹操统一中原不久。有一个老爷爷,仙风道骨,来到他们家拜访他父亲。说自己是终南山上的神仙下凡,来找一个弟子。他说马谡根骨清奇,有霸者之相,半步帝王,将来成就不比拥立天子的曹孟德差。
      但是,马谡命中,必有大劫,恐怕成不得帝王,就要在霸者之路上夭折。
      所以,这个老神仙是来度马谡的。马谡如果修习仙道,一定能够成就天仙。
      马谡听了非常生气,他对鬼神之说素来不信。于是对老神仙讲,我才不去修什么仙,我要匡扶天下济世安民,做个像曹孟德那样的人物!
      马谡父亲对马谡的管教比较宽,向来由着他。看马谡口出狂言,有帝王之志,还对老神仙不敬,大怒,一边赔笑,一边让马谡跟老神仙去修仙。(因为老神仙是飞进院子里的,不容马谡父亲不信)
      马谡偏不允,一气之下跑出了屋子,拿上包裹长剑就往家门外跑。父亲也拦不住。老神仙这时候开始叹气,说诸如看来天命不可违之类的话,此子将来虽成大器,但结果必然凄惨无疑云云。听得马谡父亲心惊肉跳,欲待再问老神仙已经消失了,而马谡也跑出老远找不着。
      且说马谡为了躲避父亲,一路走山道,往北走,往曹操的属地走(他想投奔曹操)。好在剑术不错,诸如虎豹蛇虫,都被驱散。饿吃山果,渴饮山泉,也走了不知多久,都快筋疲力尽时,遇到一个邋遢的老人。老人问马谡,要不要修习经世治国之术?马谡点点头。他便一笑,袍子一挥,马谡发现自己已然在一个大山之上。
      这山峰孤立,四周都是云海。那老人正站在不远处一棵松下,含笑看着马谡。
      马谡知道这位老人一定不简单,立刻跪地叩首,直呼老神仙,恳求收录门下。
      老人走近,笑道:我适才进山中采药,看你孑然在山中,好生奇怪。再掐指一算,原来你是荆州马爨幼子,有霸者、帝王之姿。几天前终南山的牛鼻子想必是找你修习仙术,说你命中若行霸道必有劫运。哼,我偏要逆天而为,收你为弟子,传你济世安民、纵横捭阖、谋攻韬略之术。我姓王名诩,世人皆谓我鬼谷子,做我的弟子,亏不得你!”
      马谡听到这里大骇。他读书听说过云梦山的鬼谷子大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乃至商鞅都是此人的门徒。此人寿元也不知多久,传说五百年就下山收一次弟子。能得此人收录,自然是天大的福分。
      于是马谡更加激动,倒头便拜,磕了多少响头。
      从此马谡就做了鬼谷子大师的弟子。
      他用三年把经世治国的大道臻化境。传说商鞅就是修习此术,让大秦一跃七国之冠。
      他用三年把兵法韬略之术臻化境。传说孙膑、张良就是修习此术,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用三年把将者之道臻化境。传说白起、李牧、本朝的韩信就是修习此术,可百战不殆。
      至于纵横之术,那是小道,马谡身为霸者,自然不用去学。
      至此,鬼谷子大师的绝艺他基本都已学成。
      于是,仗剑下山。


      5楼2012-09-14 23:00
      回复

        潼关虽然近在咫尺,但由于守将不清楚马谡人数多少,不敢轻举妄动
        而曹真,却马上就到
        马谡深知曹睿是个很好的人质,但是他,绝不会这么用
        马谡静等着,等到曹真的五万大军到了城下的时候,他慢悠悠带着颤栗的曹睿走上城头
        大家都知道,曹睿之母是甄姬。
        甄姬一开始并非是曹丕之妻,而是袁熙之妻
        是袁绍兵败,才被曹丕收为妃子
        这里就有一个巨大的疑点:
        当时,甄姬怀孕两个月就生下了曹睿
        这个事情,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从来没有女人这样短时间生下过小孩
        这只有一种可能……
        这个孩子,是袁熙的!
        于是,在城下魏军将士的惊呼之下,马参军慢慢把观点说完,又淡淡道:他真的是你家主公吗?
        全场默然
        马谡见功效已到,于是大喝道:此子乃袁氏余孽!我特来助尔等除去这个窃魏的奸贼!
        话毕,曹睿的人头滚了下来
        还来不及让曹真震惊,马参军又把自己和诸葛亮的怨隙说了一通,当然他是站在魏国的角度,意思就是自己已经与蜀国没有关系了
        现在特地来帮助魏国解决掉这个假天子
        紧接着,马谡还嫌不够,又推出一个人——曹冲
        在《马谡本纪》中记载,曹冲是被曹丕所害。因为曹操太爱曹冲了,早决定立此子为嗣,哪知道被觊觎世子之位的曹丕毒杀
        马谡学艺的时候,鬼谷子让他去救过一个人。
        那就是刚刚服了毒的曹冲。马谡把他接回山,喂了解药
        然后鬼谷子又收曹冲为弟子。
        据说曹冲和马谡关系极佳
        在马谡进城的时候,鬼谷子已经让座下大雕把曹冲送过来了。
        于是在城上,马参军把曹冲推了出来
        曹真是曹操的义子,对曹操那是死忠,当初和曹冲关系很好,再熟不过。一看,真是太祖皇帝的幼子,便当场跪下参拜
        魏军将士一看主帅行礼,便也跟着行礼。
        此时马谡便把曹丕干的好事讲了出来,众人无不唏嘘。
        此时,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曹冲。因为曹操曾经讲过数次曹冲继位的事情,曹真也不敢有异议。
        曹冲此时已经成长为帅哥,在城头上,给城下的魏军讲了起来。
        总之双方协定的结果,就是立曹冲为帝。
        于是就发生了很喜感的一面。
        曹真进了城,在城头上,当着百姓和双方将士的面,和第三者马谡,一起拥立曹冲登了基(龙袍马谡备好了)
        曹冲上位之后,魏军也进了城。
        这时候大家都知道马参军反出蜀汉了,而且是鬼谷大师的弟子,于是纷纷挽留,曹冲甚至许以丞相之职,加封万户侯。
        可是,我们的马参军摇了摇头。
        他只求陇右之地,答应帮忙对付诸葛亮
        反正此时陇右还是无主之地,魏国乐得他去干这个蠢事儿
        于是马谡,辞别了曹冲,带着人马,收复“失地”去也


        9楼2012-09-16 14:38
        回复

          马谡很快掌握了魏军辛辛苦苦建成的大营。
          而那些魏军拥着张颌纷纷逃走。
          马谡知道,如果张颌兵败回去,即使不死也要被司马懿军法处置。
          马谡联想到自己昔年的境遇,对张颌大是同情。
          就命令潘无双再把张颌俘虏回来。
          就这样,蜀军以近乎零伤亡,大败魏军,杀敌近万,夺下大营,俘虏敌军主帅的光辉战绩在对魏战争中开门红!
          如果大家多点顶,多多回复就是激励楼主多更新
          蜀军此时已经占据了魏军的营盘。
          马谡索性不回潼关,就把本阵放在这里。
          他是想藉此激励士卒,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
          此时,张颌也被带到马谡座前。
          马谡虽然在季汗的朝堂上被上至诸葛亮下至小吏骂过了千百遍,被东吴的孙大帝和陆逊(对马谡极有好感,屡次冒大不韪力挺马谡,谁也不知为何)争执了千百遍,被魏国群臣参了千百遍,但在民间的风评一直都不错,在西北减免赋税,实施屯田制,废行唯才是举令(其实都是照搬曹操的作法),令寒门百姓无不崇敬;同时又保护了部分世家门阀的利益,在贵族心目中也大有分量。
          总之,朝堂之外的马谡和朝堂之内的马谡不是一个人。
          张颌虽然是曹魏宿将,身居高位,但对民间的看法也多有耳闻,自然知道马谡是何许人也
          张颌素来敬仰曹公,他从马谡身上也发现了昔日旧主曹孟德的影子——这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
          他也不知不觉间有了归顺马谡的心思。
          他也知道,司马懿居心叵测,一定要对他下手,这次出征就是司马懿给他下的套,明知他打不赢潘无双,死了可以激发将士的仇恨,不死逃回去也要军法处置,以儆效尤。想到此节张颌就感到心寒。
          马谡何等礼贤下士,将绑缚着的张颌请到上座并亲自松绑,并安排了盛大的酒宴。(这一段有详细记载,但是我记得不清楚了,就简单说。)
          席间张颌一言不发。
          觥筹交错间,马谡就开始劝降,痛陈利害,贬低司马懿,抬高自己……如此云云。
          张颌还是默然。
          最后侍立的潘无双见他如此不敬差点就要动手被马谡拦下。
          马谡笑看着张颌,等待他做决定。
          张颌深知马谡会是他的好主公,不降也难免一死,但是他是一个忠义的人,曹公厚恩,一死难报,怎能摒弃大魏?
          于是他昂然起身,将这番话托出。
          马谡已明白了他的心境,知道这般义士强求不得,便摆摆手,要送张颌回营。
          张颌惨然一笑,拔剑自刎。
          一代义士张颌就这样死在席上。
          马谡知道如此也不好收场,于是想出个办法。
          在司马懿大军刚到的时候,他命令全军缟素,他亲自带群臣,亲自护送张颌的棺椁,来到营外,面对魏军上下十六万人,声明张颌已在席间刎颈,蜀国上下无不悲恸。然后在黄河边以王爵的礼节厚葬张颌,追授张颌为大蜀“天水郡王”。
          这场面极其隆重,与昔日曹操追封关羽极像(其实就是一个手段),魏军上下尽皆哀嚎,哭得司马懿心如乱麻。
          马谡这一手极其高明,直接乱了司马懿的军心,让司马懿的阴谋不得逞。
          在这一次过招上,司马懿就远远输给了马谡。
          马谡手下良将如云,哪里会在乎一个张合呢?
          这不过是马谡学习曹操做样子而已
          在这种手腕上,所有谋士恐怕都要自叹弗如马参军。
          马参军在这里又得到一个外号:【谋士的终结者】。基本上三国后期所有谋士都在马谡手下栽过跟头,一败涂地。
          司马仲达可谓是痛心疾首。
          他苦心谋划的铲除张颌一箭双雕之策,居然就这样被马谡轻易化解了。
          这个马谡真的很像他最畏惧的那个人——曹操。
          十六万大军的士气骤降,谈何对付马谡以逸待劳的精兵呢?
          司马仲达就想出来一个百试不爽的计策:劫营
          要知道,马谡并没有龟缩在潼关里,而是龟缩在潼关外的大营。
          这是犯了兵家大忌,从没有一个将帅自信到能以三分之一于敌人的兵力对阵敌军。
          西楚霸王项籍做过这种事情,但那是在突袭而且在己方士卒优于敌方士卒的情况下。 


          19楼2012-09-16 14:57
          回复

            马谡太自信了,就是这份自信,很可能成为司马懿的机会。
            司马懿命将军邓艾,带精锐铁骑三千,深夜奇袭马谡大营。目标只有一个:祸乱蜀军军心,斩除\生擒马谡!
            就在这一天的白天,马谡就预感到了不对劲。
            许多有名的将帅,都有这种秘不宣人的“超能力”。
            马谡便知道可能会出事,他掐指一算——这占卜之法,是鬼谷子教过他的,百发百中。这招可大大胜过了诸葛孔明的夜观天象,根本不需耗费寿元就可以达成。
            就在这一天的白天,马谡就预感到了不对劲。
            许多有名的将帅,都有这种秘不宣人的“超能力”。
            马谡便知道可能会出事,他掐指一算——这占卜之法,是鬼谷子教过他的,百发百中。这招可大大胜过了诸葛孔明的夜观天象,根本不需耗费寿元就可以达成。
            这个方法过于玄妙,王辛也不知道,故没有记载,总之是马谡算出了劫营一事!
            是夜,邓艾带着三千人直朝马谡军营杀来!
            他们用暗箭射杀了哨卫,悄悄摸向马谡的大帐。
            大帐里还亮着灯,透过帷幕,似乎里面仅有马谡一人坐在案前。
            邓艾大喜,急忙带人冲进。
            就在进去的一刹那间,邓艾突然发现,那帐中根本没人!
            这可吓坏了劫营的魏军将士,难道刚才看见的虚影是鬼?
            迟疑间,一声巨喝传来!
            一个威猛的将军护送着马谡走来,后面跟着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军士。
            邓艾这才明白,中计了!
            原来邓艾的三千人进去之后就分头行动,分别袭击马谡军中的高级军官。
            他们无不发现了空营……
            就这样被逐一击破了。
            马谡早已经算到了?
            邓艾惭愧不已,对马谡的敬服滔滔不绝
            马谡早已经留下了一座空营,等待着邓艾的到来。
            这对于马谡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第二天清晨,马谡军营中敲响了军鼓。
            这一敲,吓得对面扎营的司马懿所部严阵以待——莫非马谡要出动了?
            哪只一遍过后又敲一遍,又敲,又敲……三遍,四遍,五遍……直到敲完九遍!
            这把魏军上下都听烦了,派出的探子也不清楚马谡在做什么
            九遍鼓后,马谡一身龙袍(这是马谡创造的天子衣冠,直接引领后来的时尚风潮),坐在华丽的轺车上(还是那辆),摇摇晃晃出营。(我也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拽)
            当然,还带了一个人——邓艾
            当时真的把对面围观的魏军吓傻了,他们的邓艾将军怎么跑敌人那里去了呢?
            这时候马谡开始激情演讲了。
            他声情并茂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晚上,他突然发现邓艾带了些魏军过来,找他洽谈“和议”的事情。
            这个和谈,是司马懿为了控制军队大权,要与马谡进行“拖”战略——两方只是对垒,而不实打实出击。
            具体,大家都懂的
            这瞎编的猛料一出,把司马懿当场气吐血——马谡太坏了
            就这个罪名,足以把司马懿下狱!
            而马谡讲完这个坑人的故事之后,又开始痛陈大义,狠狠训斥了司马懿一通。
            魏军将士,听的心神荡漾
            最后,马谡当众质问邓艾此事,邓艾居然当众答应了(谁知道为何),然后被马谡放回去
            就这样,一出劫营就变成了诬陷
            当时,司马懿的监军夏侯霸大怒,怒斥司马懿尸位素餐忝居统帅之位,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呈报此事给魏帝曹冲。
            马谡也飞鸽传书此事……
            前线密探也传此事……
            一时间,魏国朝野舆论大哗
            把视线转回马谡
            放走了邓艾的马参军,趁魏军还震惊没回过神的时候,立刻派兵杀了过去。
            只杀得魏军根本无力抵抗,撇下司马懿连连撤退,直撤到函谷关才止。
            可怜智者司马懿,就这样被马谡玩了一通,险些丢了性命
            魏帝曹冲,听说司马懿如此行事,倒是有些不相信,怀疑是他的师兄使出的鬼把戏。
            但朝中上下无不参劾司马懿,聪慧如曹冲,也不得不相信了。
            大怒的曹冲,立刻降旨到函谷关,罢免司马懿,押解司马懿赴京,改任年暮的曹真为帅。
            就这样,第一次魏国浩浩荡荡对马谡的攻势因为一个小小的阴谋戛然而止。
            马谡,真不愧雄才。


            20楼2012-09-16 14:57
            回复
              十 千里救辽东
              那曹冲,何等聪慧,他如何不知道那马谡师兄是何等诡谋?一眼便看出这是马谡的计策。
              他之所以还要将司马懿治罪,是因为他已经知道司马懿权势过大,那日司马懿逼宫,曹冲如何不知?正是知晓才当时准奏安抚司马懿之心的。他已知道司马懿必败无疑,回来必须要治罪。
              这就是马谡送给他的大好机缘
              司马懿可算是受了千古大冤,一个奇袭便直接废掉他的军政大权,即使洗刷了冤屈从此以后也绝难在曹魏执掌辅政大权,那曹冲倒真的要君临天下了。
              若要拯救司马懿,必须要找回邓艾!
              邓艾回到了许都(鉴于关中已落入马谡之手,洛阳不安全,曹冲迁都),虽然把实情供了出来,但曹魏天威还是要维护,这笔烂账还不得不认。
              曹冲也乐得藉此扫除障碍。
              可是不久之后,曹真死于洛阳任上。
              这样造成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曹魏没有超一流的领兵之才了。
              也就是说,现在非用司马懿不可。(据说曹真就是司马懿的党羽毒杀的)
              司马懿的余党纷纷启奏,要求起复司马懿。
              在此关头,曹冲也不得不准,赦免司马懿之罪,但免去太尉、大将军之职,改授骠骑将军,并派遣到辽东去讨伐公孙渊。
              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陈群为丞相,制约司马懿。
              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人对马谡下手。
              马谡可以安心过几天好日子了。
              真的吗?
              我们的陛下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的,他想出来了一条非常缺德的计策
              原来,马谡是要出奇兵,直插河北援助辽东公孙渊!
              可是,潼关以西,全部是魏国的大军!
              马谡这兵之奇果然是不可想象,他要从被羌胡占据的河套地区出击
              马谡的天威早已经传到了胡人那里,他们虽然臣服于魏国,却怎么敢不给敬畏的马参军让道呢?
              就这样,马谡率领五万轻骑,飞越河套,直插魏国腹地
              辽东公孙渊的反叛是件大事。
              公孙渊,辽东诸侯公孙度之孙,公孙氏一直臣服于魏国,直到公孙渊那里,听闻魏国丢了关中要地,还被马谡打得缩回了洛阳,以为魏国大势已去,便联结马谡共抗魏国。
              在马谡和魏国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在魏国大后方的公孙渊举起了反旗,自封燕王。
              那马谡何以会和公孙家交好?
              相传马谡曾敬佩一位诸侯——公孙瓒(我不知道为什么),两人冥冥之中似有神交,在公孙瓒死于袁绍围城的时候,马谡就扼腕叹息,想加入曹操军中反抗袁绍给白马将军公孙瓒报仇后来是被鬼谷大师救走才作罢
              这次马谡刚刚在前方大败曹魏,就马不停蹄去拯救公孙渊。当然,更多的是为渔翁得利,黑掉司马懿,彻底让司马懿从曹魏统帅阵营上下去,劫掠甚至占领一些曹魏后方的富饶之城。
              此次司马懿大军的部署已经被马谡掌握了,他要做的就是直接从后背阴人。
              但在此之前,他还要拜谒一个人
              那就是他的神交——死去的公孙瓒。
              马谡已经从后方绕过了曹魏的屯兵重镇,直接来到了幽州的易京楼,当初公孙瓒就是在这里高筑墙以御袁绍,可惜兵败自焚而死
              马谡摆出了皇帝祭泰山封禅的架势,穿上天子的衣冠,恭恭敬敬对废墟一拜……然后,他居然像感应到了什么,嗅嗅鼻子,在废墟之中找了起来,翻过了不少石头,他居然发现了一块骨骸!他双手捧着这块骸骨,明确表示,这就是公孙将军的(这是当时他亲卫口述王辛亲笔记载,不会有假。至于为什么他能隔空感应到公孙瓒之尸骨……我也不知道)
              然后,他居然吞下了这块骸骨!(太神奇了,我都怀疑有假,吃死人骨头么……)然后满意地走了(他这么做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啊,难道集齐某些人的骸骨就能够召唤神龙一统天下?)
              据说当时马谡吞下去之后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一样,震骇了旁边的卫士
              然后他淡淡的一笑,澄清这不是公孙瓒的骸骨,而是某种仙家灵药,是他老师鬼谷子告诉他的(你信么?)
              不管这是公孙瓒的尸骨还是灵药,总之马谡非常人
              接下来,马谡就要去收拾司马懿了
              司马懿深通韬略,对公孙渊的连营视而不见,绕过兵围,急袭公孙渊的大本营襄平。
              就在司马懿兵围襄平的时候,马谡的五万人马到了
              马谡偏偏无视司马懿的围点打援,命先锋刘三刀直朝司马懿本阵而去。
              刘三刀佯败,溃逃。
              是日,马谡决堤辽水,时大雨倾盆,水漫襄平,魏军之楼车、钩梯、土山俱没。司马懿苦不堪言,是夜观天象,祷告上苍,自愿舍五年寿元,雷击马谡。
              竟然未果可见马谡是天命护佑
              水退之后,马谡本阵兵出,与城内公孙渊里应外合,急袭司马懿大营。
              马谡神机妙算,算尽天下名将,这回却被司马懿算计到了。
              当马谡杀进去后,却发现是个空营。
              马谡这才明白过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公孙渊的人马基本都拉了过来,城内空虚,就在大水刚退他们出城的时候……司马懿带人杀了进去
              就这样,司马懿的十万大军迅速控制住了襄平城,公孙渊乞降未果,死
              马谡英明一世,这是他战术上犯的第一个错误
              也就是说,马谡拯救公孙渊的计划就这样夭折了
              而他却已经身陷魏国腹地不能出
              这样的话,魏国在北方的军事重镇如果派出大军,马谡的五万人根本不够看,也就是被围剿的结果。
              此时的马谡如果立刻带着还没有遭受损失的五万人回军,以西凉战马的速度,冲回去不是难事,也就没有后来那许多麻烦。
              可是马谡却太过自信,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这个错误,直接毁了马谡一生。


              21楼2012-09-16 14:59
              回复
                十一 四面楚歌
                其实在马谡下山之前,鬼谷子就告诉过他,他的命中克星是两个人——司马懿、诸葛亮。鬼谷子为了帮助马谡,自损寿元一甲子(六十年),逆天改命,将司马懿和诸葛亮从马谡的命格中抹去。
                这样马谡可以不受此二人的掣肘。
                但可惜,还是有缺陷。
                这个缺陷,被浓缩到了一点。
                也就是说,大忌若要触犯,必涉及此。
                牵动诸葛亮司马懿的大忌,就是传说中的八神!
                传说之中,天上的诸神,派遣八位谪仙降落凡间,普度世人。
                这八个人,就是——堕入地狱之番王,红血魔魏延。保卫宇宙之战士,蓝高达曹仁。盘踞大地之霸主,绿巨蜥周泰。蛰伏深渊的大蝎,白兽公孙瓒。赤色的夺魂蝙蝠,追命泪马谡。深海的蓄爆大龟,人亡盾于禁。草原的不死青蛇,无限连陆逊。汜水关前的死神,恃勇将华雄!
                这八神,本是相生相克。
                冥冥之中,自然会有神交。
                可惜的是,八神之中,只有马谡被激发了神力。其余的人,神力不知为何没有。
                这也就是,一向高傲的魏延,为何会对马谡心生好感俯首帖耳。
                不巧的是,八神的骸骨对马谡虽然大有裨益,但也大有坏处。
                这坏处微乎其微,却正好能把鬼谷子的苦功抹去。
                也就是说,诸葛亮 司马懿二人,可以对马谡下手了
                鬼谷子大师和马谡一样,都不信天命。
                依马谡的命格,若要行帝王之道,必会中道崩殂。
                当初终南山的老仙寻他去修仙,便正是不想让马谡去送死。
                可惜,鬼谷子虽有逆天改命之能,却不知天命不可改。
                马谡,还是要回归到天命的轨道上。
                鬼谷子似乎料到这一点,给了马谡一个锦囊——一旦危急,打开锦囊便可。
                在不信天的马谡眼里,自己洪福齐天,怎么会出事呢?
                这事情是由诸葛亮开启的。
                诸葛亮回到季汉之后,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居然又重新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府治事,高居丞相。
                他心中对马谡恨极,处心积虑要算计马谡。
                在马谡和魏军对峙的时候,他就磨刀霍霍了。
                他倾尽季汉全部人力兵力,召集出大军二十五万,准备趁马谡和魏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兵出剑阁,从汉中北上,直取长安,渔翁得利。
                正当他准备出兵的时候,却正传来马谡击败魏军,司马懿罢官的消息。
                连强大的魏国都能击败……诸葛亮深深颤栗了。
                谁成想,又传来了马谡绕道河套拯救公孙渊的消息。
                诸葛亮大喜,立刻派兵攻打汉中
                汉中城有守军五万,经过当初诸葛亮历年的经验,早已经是坚不可摧,何况又有宿将魏延、姜维镇守,诸葛亮有什么信心拿下呢?
                诸葛亮的倚仗,就在姜维上。
                当初马谡单骑入汉中劝降姜维,姜维其实是诈降。
                就等着有一天,季汉的大军杀回来,他好开路。
                诸葛亮大军刚到,姜维就暗开城门,把诸葛亮的大军放了进来。
                此时魏延还在酣睡……
                当诸葛亮基本掌握汉中城的时候,魏延才被唤醒,才知道局势有变。
                他立刻拿起武器,冲出太守府,组织亲兵抵抗。
                哪知城中多半是投降的汉军,魏延根本无法组织足够的抵抗力量。
                他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纵身上马,直朝诸葛亮帅旗追去
                魏延年岁虽高,骁勇却不减当年。
                很快,就冲到了一大堆士兵拥簇的帅旗那里。
                正是诸葛亮!
                魏延大喜,拔刀便砍去。
                诸葛亮一见魏延居然来到,登时吓尿
                当时魏延的刀离诸葛亮的首级只有半尺不到……
                可惜的是,有个亲卫奋不顾身阻挡,拦下了这一刀。
                诸葛亮的近卫才回过神来,纷纷对魏延动手。
                闻听诸葛亮遇刺,各路将军纷纷赶来。
                魏延知道良机已过,杀不死诸葛亮,催马便走。
                马岱、王平等悍将与魏延鏖战在一起,诸葛亮赶紧跑了
                魏延武艺再高,也敌不过这么多季汗大将的围攻。
                最后,战马都被累死,步战力竭的魏延被马岱挥刀砍死。 


                22楼2012-09-16 15:01
                回复
                  2025-05-13 20:01:29
                  广告
                  下面就该更新内容了 大家莫急 期待吧


                  25楼2012-09-16 15:07
                  回复
                    至此,马谡半辈子的功业毁于一旦。割据政权“蜀”从此消灭在历史的舞台上。由于这段历史被蒙蔽,所以后人称季汉“蜀汉”。
                    诸葛亮与曹魏共分西北却因为在后来的战争中指挥失职败回了汉中。
                    司马懿因为没抓到马谡被彻底罢免,却因为两年后曹冲的早逝而重揽大权,若干年后他的孙子司马炎统一天下并成功篡夺了魏国皇位。
                    由于民间对马谡政权的喜爱极大,恐怕恶劣影响,魏汉吴三国在史书里将马谡政权抹去,只把马谡描绘成一个普通的谋士,其事迹也终止于街亭之战。
                    而本书的作者王辛在马谡政权覆灭后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中把《马谡本纪》写完,完书之时他长笑而死。
                    最后由于晋国的政策此书并没有流传下去,只有几本在世间流传。
                    【本书正文至此完】


                    29楼2012-09-22 16:57
                    回复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突然一阵风袭来,手中的《马谡本纪》居然不见了!
                      这似乎是超自然的现象,我根本解释不清楚。
                      更神奇的是,我马上就睡着了!
                      我又做了一个梦,梦中依然梦到了马谡。
                      他向我走来,依旧是那么英俊,那么自信,有一种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
                      他笑着对我说:“年轻人,这便是我马谡的道了。”
                      【完】


                      30楼2012-09-22 17:03
                      回复
                        《马谡本纪》历时这么久终于写完了,本文将作为本教教义流传
                        再次感谢诸位朋友的支持,神马教离不开你们
                        最后壮哉吾大神马教


                        31楼2012-09-22 17:05
                        回复


                          IP属地:江苏32楼2012-09-22 17:18
                          收起回复
                            壮哉


                            33楼2012-09-30 21:55
                            收起回复
                              2025-05-13 19:55:29
                              广告
                              挖坟


                              35楼2012-11-10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