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出生时间: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
![](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2b3c8930f6246b607f0eb576dbf81a35/77094b36acaf2edd36f99e8a8d1001e93901934d.jpg)
光绪皇帝
属相:羊
卒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
在位:1875年-1908年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清德宗
陵寝:清西陵的崇陵
父亲:奕譞(醇亲王)
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之妹)
初婚:18岁大婚,配偶叶赫那拉氏等3人
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皇后)
后妃:礼部左侍郎长叙二女(瑾妃、珍妃)
子女:无子女
继位人:溥仪(宣统皇帝)
囚禁地点:中南海瀛台至死
生平简介
![](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9ee0b64d2e738bd4c021b533918a876c/91529822720e0cf3939e876b0a46f21fbe09aa31.jpg)
清德宗光绪皇帝坐像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 1900年义和团反洋起事,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逃亡西安,次年签定辛丑条约后才回到北京,光绪仍被慈禧软禁。 光绪帝比慈禧只早死一天,他的死因没有历史定论。一说他为慈禧毒死,一说他自然病死;2008年对光绪头发的检验证实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但凶手是谁仍有待考证。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5972bc743d6d55fbc1c671235d234f40/11385343fbf2b211ecf655e4ca8065380dd78e44.jpg)
光绪帝笔迹
光绪帝无后,慈禧太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 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出生时间: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
![](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2b3c8930f6246b607f0eb576dbf81a35/77094b36acaf2edd36f99e8a8d1001e93901934d.jpg)
光绪皇帝
属相:羊
卒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
在位:1875年-1908年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清德宗
陵寝:清西陵的崇陵
父亲:奕譞(醇亲王)
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之妹)
初婚:18岁大婚,配偶叶赫那拉氏等3人
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皇后)
后妃:礼部左侍郎长叙二女(瑾妃、珍妃)
子女:无子女
继位人:溥仪(宣统皇帝)
囚禁地点:中南海瀛台至死
生平简介
![](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9ee0b64d2e738bd4c021b533918a876c/91529822720e0cf3939e876b0a46f21fbe09aa31.jpg)
清德宗光绪皇帝坐像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 1900年义和团反洋起事,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逃亡西安,次年签定辛丑条约后才回到北京,光绪仍被慈禧软禁。 光绪帝比慈禧只早死一天,他的死因没有历史定论。一说他为慈禧毒死,一说他自然病死;2008年对光绪头发的检验证实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但凶手是谁仍有待考证。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5972bc743d6d55fbc1c671235d234f40/11385343fbf2b211ecf655e4ca8065380dd78e44.jpg)
光绪帝笔迹
光绪帝无后,慈禧太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 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