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吧 关注:830贴子:6,975

》》》玄门宗师风采《《《 一、华山派 张礼矩 大宗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楼 礼敬张宗师


1楼2012-09-14 20:18回复

    解说:龙潭山的山坳处,有一个依山势而建的道观,名为龙华宫。龙华宫的主持张礼矩,是华山派第十八代传人,如今九十六岁。
    杨锦麟:东汉年间,张道陵创立了道教。作为五大宗教中唯一发源于中国的宗教,道教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分为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张礼矩是全真华山派第十八代传人。
    解说:1915年10月,张礼矩出生于大连长兴岛,张氏乃地方乡绅大户,然而在张礼矩年幼时,他的祖母就提出分家。
    张礼矩:我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姊妹4个,加上父母6个人,生活怎么办?来家了,把钱都交给老人,这一年挣的钱都要交给老人,完了提出分家后什么也不给,我们什么也没有了,房屋一片檐,地无一亩。
    解说:一家人被迫从家族中分离出来后,张礼矩的母亲就生病卧床,父亲外出务工,张礼矩一边要外出干活,一边要照顾母亲和弟妹。
    王智广(大连市道教协会理学张礼矩的徒弟):很小的时候,他跟我们讲啊,给人家放牛,你们知道我们东北这什么放牛这个,他东家管饭。另外还有啥啊,到年底还能给你分点什么,粮食什么钱什么的。当时就很难,特别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出去打工,就说什么活都,你知道就像现在这样,就是到市场做劳务的,什么活都得干,什么脏活啊,累活啊,苦活啊,都得干,而且还要干好,要不然这钱拿不到。说他受了很多的苦。张礼矩:那年14岁,仅仅能挑动一担水,还把不动一勺水,搞九升八,还把不动,把到半腰那水又秃噜回去了,你这手卡那井台那石头上了,到现在这个大疤还能看到。
    陈智坤(大连市龙华宫道长、张礼矩的徒弟):他没念过书,但是他看见人家小孩去念书,他就特别羡慕,就稍微有一点孔就趴到窗外去,他说那时候我一看人家念书,我特别羡慕,我眼泪就哗哗地,他每到提起这个事,他眼睛就含在眼圈里。
    解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东北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许多百姓到宗教里去寻找寄托,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当时就有不少信众。张礼矩的姨妈信奉道教,经常和姨妈在一起的他接触到了道教。
    张礼矩:她天天打坐,我受她极大的影响,一些个理论的东西,也受她不少(影响),她这一辈子什么都没干,就研究这个大道修行,跟她学了不少东西,开始有了印象了,还有修道,能够修出,就成神,能够了脱。
    解说:1931年“***”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母亲病势之后,张礼矩决定迁居金州,靠打工以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
    张礼矩:把东西、家具也卖了,跟我父亲结婚的箱头柜我都给它卖了,卖了做路费,上金州,在工厂里头干活受日本人的压迫,苦,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又没法弄。
    解说:此时的张礼矩已近弱冠之年,他有了出家的念头。王智广:他就跟我们说过,他说我小的时候就立志要什么呢,要成神仙,他因为他看到这个世俗社会这个什么呢,这个生老病死苦,这种苦他说唯有做神仙才能这个永恒长久。
    张礼矩:不管什么事情都有起和落,都有开始和结尾,所以这个修道啊,是一世一生的东西,不是几年和几时就能修成,就必须下长期的决心,隔离世俗,也就是说必须放下一切,什么不去想,这个思想它才有进步,这个很难做到。
    解说:见张礼矩出尘之意日坚,父亲劝他成家,但张礼矩并没有顺从父意,他让弟弟们去学了木工、瓦工,拜托他们照顾好父亲和妹妹,一切安置好后,1935年,张礼矩踏上出家学道之路,他遍访辽南各地的大修行,这期间修学过各家的道术方技,他认为皆非大道,后访到富县沙河乡慈航观,张礼矩方悟修道之门径,礼拜全真华山派高士王义精为师。
    王智广:当他遇到我的师爷的时候,真的就如蛟龙入海一样,说我师爷也非常喜欢这个弟子,那么这个就把这个从师祖那个地方传过来的一些我们教门里头的好多的东西,都传给我师傅,那么他成为我们道教华山派的第十八代弟子。
    张礼矩:出家了以后,念念经,上上供,每天每天都是这样,在庙上辛苦,干苦活,也不给这个衣服穿,穿便服,穿便服,出苦力,有什么苦活,就干苦活。我干三个月苦活,才给你一件旧衣服,穿上这就高兴得了不得了。
    解说:三年后,张礼矩拜沈阳关帝庙房理家大师为冠巾师。
    王智广:房理家大师是南方人,是安徽那边的人,他是过去是冯玉祥将军的一个部下,后来也是看破了这个世上的一些事情以后,他在这个东北的铁刹山出家了,是一个饱学的这个高道。用我师傅话说呢,当时在东北这个丹学,这个修炼,那是一流的。
    解说:当年房大师勉励张礼矩立志修行的诗句,至今张礼矩还记得。
    张礼矩:清静自然是本真,静到极处见天心,天机活泼无默尘,仙人化法为印心,妙有生育凌空处,法相成自先天来,三年九载功满后,乘鸾跨鹤赴瑶台。
    解说:在王义精、房理家两位师傅的指导下,张礼矩笃志苦修,他一心要修大道,对于预测、法术他并不多费精力,除了念经,他还坚持打坐,他不像常人一样,偃卧睡眠,入夜则静坐“不倒丹”。
    陈智坤:怎么叫不倒丹呢,就他天天晚上打坐,打坐后边就是一些被和枕头,天天晚上就那么坐着,不睡。
    


    2楼2012-09-14 20:52
    回复



      


      4楼2012-09-14 21:18
      回复



        5楼2012-09-14 21:19
        回复



          7楼2012-09-14 21:23
          回复


            8楼2012-09-14 21:25
            回复
              》》》转载《《《 我和一位老道长的故事(一)
              阅读地址:道门吧。http://tieba.baidu.com/p/1858680129


              9楼2012-09-14 21:26
              回复
                》》》转载《《《 我和一位老道长的故事(二)


                10楼2012-09-14 21:26
                回复

                  张礼矩大炼师出家前的照片

                  张礼矩大炼师出家后的照片
                  王义精大炼师手抄的华山法派单
                  


                  12楼2012-09-14 21:34
                  回复
                    第十章,关于老道长的境界与传说
                    老道长一生修行,精神上的境界因为很难描述,我这里说些亲身从老道长那里听来的事情。一天我问道长关于道家元神的事情,道长告诉我,道经中所说的入水不溺,入火不侵就是指元神,老道长告诉我在金州响水观期间(在1992年前后),有一天傍晚,庙里没有了香客,庙门还没有关,道长上就在树下坐在凳子上看书,看着看着就进入大定状态,不知不觉,阳神就离开了身体,因为是第一次出阳神,道长说不能离开太远,否则会迷,出来一会就回到正常状态了,有几个当地老百姓看到了这种现象(出现两个道长,一摸一样),都盛传出了个活神仙!
                    在龙潭山修建下院时,我听我要好的一位建庙的于叔跟我多次说起,经常看到道长在屋内打坐,一会就看到道长站到屋顶张手看远处(道长有点白内障,看东西愿意抬手挡在额前),一会就不见了。 道家修炼到深处,会出现呼吸停止和脉搏停止(一禅念住,二禅吸住,三禅心住,四禅灭尽定),老道长曾让我摸过他的脉搏,跳着跳着就没有脉动了。我的朱师兄(一位真修实练的在家弟子,人品心性俱佳的在家师兄),也曾经跟我描述过,一次他带道长去看一个老中医,老中医把这脉搏,突然就摸不到了,吓得够呛,说,你别的病都可以放放,心脏毛病太大了,必须安个起搏器才行,道长听后告诉朱师兄,说中医不知道修行人的事情。道长曾跟我说过,三禅到四禅最是凶险,但只要一念不生的进入大定,自然就没有问题;又曾说,到了一禅念住时,生出大喜了,无欲无求,多少世的事情都历历在目,坐在那里内心大快乐呀!
                    道长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从年轻开始,就手不释卷,每天勤奋学习,到80多岁时,给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之后连报纸小字都能看,耳聪目明,每天学习,讲话虽然不能引经据典,但也思路清晰,用生动的比喻、自然现象、节气变化,阐述修大道的道理,平日坚持讲经,教育后进。日常对自己一言一行,一定要先想一下“太上感应篇”中是怎么说的,这件事应不应该做,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违反经律。可以说道长除了打坐、读书、讲经、建庙外别无杂事,每日修行,日日进德,这就是老一辈修行人的坚实道风!道长此生的成就绝非偶然得来,可以说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吧!
                    对老道长一生的品评最完善的还要看2010年年底,香港凤凰卫视对张礼矩道长一生的报道纪录片,这段30多分钟的纪录片很真实、完全的讲述老人家一生的主要经历,其中对老道长六脉神剑的讲述一直让广大看官迷惑,到底是真的假的?我说实话,我没有见过道长使用这个法术,道长一直反对修炼小法小术的(这个在道长看来就是个小法小术,非是大道),道长在很多年前,但我和道长闲聊时,讲述过他修炼这个法术的经过,说他年轻时修炼过一些方术,其中有画符焚烧后,再冲水服用,可以多天不吃饭,道家辟谷主要是灾年没饭吃,怕饿死的方法,还可以拿几味药做成药丸,一天吃有两个就不饿了,还可以吃松树皮,又讲到,他年轻时和师兄一起练气剑,他的气剑练成了,当时很高兴的,一次去一农户家化缘,对方开门时,道长就察觉不对,想走时已经来不及了,出来一个大肚子孕妇,一股污嵗之气扑面而来,结果真气泄了,还得重新练。
                    我也曾想要练这个气剑,道长基本不与答复,一次晚上,我又郑重其事的提出,道长看看我后,说:“修炼气剑,需要绝佳的人品与道德才能修炼”言下之意不言而喻,我不够资格,老人家宁可失传,也绝不轻传给人,这也是道教的风格,低调,隐晦,重身教,不重言教,所谓:“大道不传六耳,大道不轻传,轻传遭天谴”。我想,这也是道教越来越衰落的一个原因,现在社会,想要找个像样的一心修真的道士很难,找个会看风水、算命的道士很容易,在名利俗染中,道士的修真风骨传承也正经受着考验,别被消磨殆尽才好。


                    16楼2012-09-14 21:40
                    回复
                      第十二章 尾声
                      还是留个尾声吧,张道长个人的讲道资料我正在整理,会逐步在宗教网类里发表,已馈读者。
                      道长是2011年4月11日下午5点55走的,当天精神很好,吃饭正常,5点多时不适,医生想要抢救,老人摆手示意不要急救了,仍神智清醒,之后安详去逝。老人家在走之前的半个月时,仍旧想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带几个好修行的人专心打坐,想要在有生之年,为道教培养出几个修道的种子。
                      当晚,我在道长灵前哭泣时,我说,师父我知道您心中的遗憾和不舍,这时,烧纸盆内“彭”的一声,烧纸都飞溅出来,师父,我知道您的遗憾和不舍,我这一生在您生前没有做好,在您仙逝后,我要做好,这不是保证,而是内心中无法割舍对您的牵挂。
                      此一生,我与您情同父子,愿来生能在天国中与您相见!
                      最后,引用宋朝宣和年间曹文逸真人《灵源大道歌》中的最后两句诗,做为张礼矩大师一生修道实证的高度概括语,“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并将此句送于诸位同修共勉!
                      写于大连市
                      


                      17楼2012-09-14 21:41
                      回复
                        顶礼张宗师。。。为啥子俺没能亲自见到。。。


                        18楼2012-09-14 21:43
                        回复
                          老纸还以为遭刷屏了.....顶礼老修行.............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2-09-15 18:20
                          收起回复
                            膜拜张礼矩大师 我正是在网上偶然看了凤凰卫视做的张礼矩大师的记录片才受震撼而真正在心底皈依道教的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2-09-16 09:32
                            回复
                              皈依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3-08-18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