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看到贴在原瓮安县委遗址旁警示教育展板上的这几句话,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党员干部内心都会受到深刻触动。在瓮安县政法委工作的王盾说。
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
“直面‘疮疤’,是为了不忘教训;但只有勇于纠错、痛定思痛,才能真正‘浴火重生’。”贵州毕节市市长、前任瓮安县委书记陈昌旭说,“瓮安事件”后,老百姓把“瓮”字戏解为“瓮安**被瓦解了”。经过4年的负重拼搏,瓮安实现从“大乱”到“大治”,对“瓮”字也要作出新解:上面一个“公”,下面一个“瓦”,只有“公”字当头、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2/09/others1209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