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96年香港版《西游记》萌生的一系列想法(旧作)
作者:海洋月 标签:娱乐香港西游记2012-02-11 14:55 星期六 阴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自成书以来,几百年不知迷倒了多少读者,书中人物更是家喻户晓。二十世纪后,它更被多次搬上荧屏。到目前为止,电视剧《西游记》起码有N个版本。而在这么多个版本中,我唯独喜欢香港TVB96年拍摄的那部《西游记》——即是由张卫健饰演孙悟空的那个版本。
这两个星期,偶一直在看它。张卫健饰演的孙悟空实在惟妙惟肖呀,尤其是他做的猴子动作,真是好可爱啊!!!虽然,他所有的动作跟真正的猴子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唷,打妖精,不用害怕”以及说此话时做的动作,曾一度被不少人模仿呢!可恶的是网上的视频竟是乱七八糟的,想看完整的粤语版特别难啊!只能在56视频网断断续续看了一点,有几集还打不开的呢,抓狂
十几年了,这部电视剧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记得它第一次播出,我还在上小学呢,转眼间已长大成人了。发觉现在的自己有一个奢好,就是爱回味儿时看过的电视剧,前年是《香帅传奇》,去年是吴启华版的《倚天屠龙记》,如今轮到这部《西游记》……额(⊙o⊙)…偶真的不知这个奢好是何时开始的呢!!
张版《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在它之前与之后也拍了不少部《西游记》,但,那些版本我却不大感兴趣。几十个《西游记》版本中,最早由央视拍摄的那一部,由六小龄童饰演孙悟空,就被很多很多人视为经典了。这个版本我没看过,亦不打算看。在我心里,张版《西游记》已经占据了我的心灵,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了,这是否可以叫做“先入为主”与“情有独钟”呢?若要问我为何只钟情于那部《西游记》剧集,我都讲不清楚,只能用一句话解释——喜欢一样东西有时候是没有理由的。
有人说,港版《西游记》戏说成分太多,一点都没有尊重原著,而且场面不够宏伟。我觉得,这也许是大陆与岭南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致吧。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纵观张版《西游记》,整部聚集语言幽默风趣又不会无聊而不知所云。它的情节轻松与严肃并重。比如“天蓬元帅因暗恋嫦娥,三次时光倒流去英雄救美”这一段,“蜘蛛精恩恩暗恋悟空”这一段,总会令人忍俊不禁;有的情节很发人深省,比如“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经常吵架打架,疏于对儿子红孩儿的管教,导致其闯下滔天大祸”这一段;有的情节感人甚深,比如“蜘蛛精诗诗与玉书的几百年恋情”(这段情节令我不禁想起《仙剑3》里紫萱跟徐长卿的三世情缘,有几成相似呢)。剧中人物的对白融合了粤语的多种方言及语言习惯,听起来特别好听,有一种亲切感。比如齐天大圣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唷,打妖精,不用害怕”,用粤语说,有一种幽默的感觉;用国语说,感觉非常别扭。所以啊,港剧若用国语配音,我是不喜欢的;相反,大陆片若用粤语配音,我同意不爱看。
看张版《西游记》,我从来不会把它跟原著做比较。我觉得,名著改编成的电视剧跟原著肯定有一定差距,无论哪一位编剧负责改编,都会如此。原因很简单,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哈姆莱特。编剧心中的人物形象,是其个人想法,他改编之时自然而然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其中,而个人想法难以代表大众的见解。因此,改编之后的剧集总会有人批评“不尊重原著”。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假如有机会让自己亲手改编名著,改编出来之后同样会有人说自己“没有尊重原著”,不同的人对小说人物的看法是不同的嘛。既然如此,对于有没有尊重原著这点何必那么执着呢?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把改编的剧集当做是编剧写的一个同人故事,是编剧使用了原著的故事框架,然后自己添加情节的另一个全新故事。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看待改编的剧集。倘若这样依然接受不了,我觉得——还是只看小说吧,不要看电视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