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梅笙吧 关注:179贴子:9,371

【历史】古代的轿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轿子这种交通工具,当然不是宋代才有的,此前叫篮舆或步辇。陶渊明辞官以后,因有脚疾,便让两个儿子与门生抬着“篮舆”,使他能赴老朋友的酒局,篮舆就是晋代的轿子。唐太宗步辇见松赞干布,步辇就是唐代的轿子。但宋代的轿子种类繁多,式样繁新,有别于前代


IP属地:福建1楼2007-03-20 16:11回复
    轿子,在宋代也叫做肩舆、檐子。《宋史·舆服制》描述官轿的外形说:“正方,饰有黄黑两等,凸盖无梁,以篾席为障,左右设牖,异以长竿二。”凸起的顶盖,正方的轿厢虽然并不都围以蔑席,但两侧一般都有个窗牖,左右各有一根抬轿的长竿。宋代以后的轿子似乎一直是这种外貌与形制。

    《水浒传》里提到最多的是山轿,专供上下梁山的好汉们乘坐。晁盖等七人初上梁山,“小喽罗抬过七乘七轿,七个人都上轿上,一径投南山水寨里来。”宋江在刺配江州途中被梁山英雄请上山,也是“过山前大路,却把山轿叫人抬了,直到断金亭”。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事》有“山轿”条,说“山轿则无如今庐山、建昌”,一般有身份的人乘着郊游,“良便游赏”,又说山轿实行“高下轮转之制,或施以青罩,用肩板、棕绳低舆之。”“高下轮转之制”,颇费人猜详,从林洪以谢公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为譬,大概是高矮两个轿夫轮换,上山是矮前高后,下山则反之,与“用肩板、棕绳低舆”一样,都是为了在山路行走是降低身的重心,增中乘客的安全感与舒适度。

    山轿,也称山舆。乘这种山轿,乘客的感觉与山路平险与轿夫水平,大有关系。据范成大《吴船录》,他游峨眉山,“以健卒挟山轿强登”,为确保安全,“以山丁三十夫曳大绳行前挽之“。前一段山路还不陡峭,他有诗云:”身如鱼跃上长竿,路似镜中相对看。‘心情十分畅快。但走了一段,就情绪大坏,赋诗竟说:”悬崖破栈不可玩,舆丁挟我如腾狙“,腾狙就是跳踉不已的猿猴,他也一下子从欢快的鱼变成烦躁的猴了。杨万里也有诗叙述乘山轿的惊心动魄:

    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
    舟人爷看胆俱破,为问行人得知无?


    IP属地:福建2楼2007-03-20 16:15
    回复
      2025-05-23 19:57:12
      广告
      《水浒》写的轿子种类并不多,这也许与其内容有关。实际上,宋代轿子品种繁多。以乘坐着的身份分,则有銮舆和檐子。銮舆是皇帝的专用轿。檐子则供达官贵族及其家属所用。据《东京梦华录》,这是京城盛行的豪华型大轿,高五尽许,阁四尺许,深达八尺,最大的可乘坐六人。轿箱两壁栏槛都雕镂金花,刻以人物神仙。竹舆、藤轿、板舆、梯轿是以制作材料而言。梯轿就是今天山区还在使用的滑竿,范成大入川时,他自《戒指儿记》提到“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女轿显然是女性专用的。花轿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也叫花舆或花檐子。南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描写张待诏嫁女给李押录道:

      这张待诏有一般做花的相识,都来与女儿添房,大家做些异样罗帛花朵,插在轿上左右前后:“也见得我花里行肆!”到当日,李押录使人将轿子来。众相识把异相花朵插得轿子满红。因此,至今留传“花灯轿儿”,今人家做亲皆因此起。

      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但反映的风俗却有史可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婚礼上,男方必以花轿到女家门口举行迎娶仪式,女方则索要彩缎等物,死乞百赖不肯起轿,时谓“起檐子”


      IP属地:福建4楼2007-03-20 16:19
      回复
        北宋中期以前,从制度规定来说,即便对官员乘轿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开国大臣赵普晚年因有足疾,宋太宗特许他乘檐子入见。赵普视之为莫大的殊荣,感激涕零地上奏谢恩。但到北襟哲宗时,有官吏报到说:“京城士人与豪右大姓,出入率以轿自载,四人舁之”。宋代原先非官不得乘暖轿的规定也形同虚设。东京城里,不仅不是品官的一般富民都乘坐暖轿,就连倡优、下贱,遂以为常。国家的行政命令阻拦不住轿子在民间生活中的流行。这从《清明上河图》里颇有颇子往来,也可以得到印证。南渡以后,宋高宗“诏许百官乘轿,王公以下通乘之”,而据朱熹所说“自南渡后至今,则无人不乘轿”,朝迁的诏令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迟到的承认。

        由于轿子便于出行而引领时尚,北宋末年开封城里已婚有专门经营出租轿子的店肆。《水浒》写杨雄之妻潘巧云到报恩寺还愿时,“讨了一乘轿子”,似乎就是临时租凭的,这从扬雄其后诓骗她上翠屏山时说“我去买香纸、顾轿子”也可得到证明。轿子租赁业在南宋临安更为兴盛,在当时话本小说中也颇有反映,例如《刎劲鸳鸯会》中就说到“雇顶轿儿,送母回了。”这种新行业尤其受到歌馆艺妓的欢迎,而使赁轿之肆大获其利。据《武林旧事》记载,客人前往歌馆游治,“或欲更招他妓,则虽对街,亦呼肩舆而至,谓这过街轿。”灯红酒绿之际,这些应召歌妓都把轿子作为你步工具,出入于歌馆酒楼之间。就好像今天坐台的吧女,叫出租车赶场子一样稀松平常。


        IP属地:福建5楼2007-03-20 16:21
        回复
          呵呵


          IP属地:重庆6楼2007-03-21 13:37
          回复
            有趣
            当然想知道八抬大轿是不是最高级别的


            7楼2007-03-21 15:25
            回复
              • 60.218.80.*
              谁知道轿子的尺寸?


              8楼2007-10-27 08:16
              回复
                IP属地:福建11楼2008-01-04 13:36
                回复
                  2025-05-23 19:51:12
                  广告
                  IP属地:福建12楼2008-01-04 13:59
                  回复
                    呵呵!好!
                    似乎皇帝的轿子是32人抬的!但张居正也是32人抬的啊!


                    13楼2008-01-05 13:19
                    回复
                      IP属地:福建14楼2008-01-05 21:45
                      回复
                        • 61.154.45.*
                        15楼2008-01-08 11:33
                        回复
                          不是英语就是日语,看不清楚!


                          IP属地:重庆16楼2008-01-08 13:22
                          回复
                            • 121.207.23.*
                            我会做轿子,谁有兴趣!---一生的愿望就是做出好轿


                            17楼2008-05-05 13:16
                            回复
                              2025-05-23 19:45:12
                              广告
                              • 121.207.23.*
                              补上联系方式


                              18楼2008-05-05 1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