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吧 关注:6,274贴子:56,111

我们来八卦一下魏晋名士的衣服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高逸图》镇楼~~~~

才不给度娘呢~~~~~~
某霜大概会从衣服,冠巾,鞋子,配饰,官服等几个方面来八卦一下魏晋衣冠~~~争取做到比较全面详尽,如果某霜有弄错的地方,还请及时指出~~~~~
主要参考资料有《晋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服饰简史》《中国古舆服论丛》度娘百科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码字很辛苦……找图也很辛苦……图很多…………请大家在某发完今天的第一部分之前不要插楼~~~~~
谢谢啦~~~~~


1楼2012-08-29 22:26回复

    【一】上衣
    在魏晋时期,比较流行宽敞衫子,通常制成对襟,从画像上看,两襟之间可以用带子,也可以不用带子,就那么敞着XD~~~而且好多好多人都是不好好穿衣服的……比如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向秀穿着现在也很流行的露肩装,剩下七人也大摇大摆的把胸露在外面XDDDDDD~~~~~
    【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给个嵇康特写】(虽说很难看

    (以下一段摘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晋《东宫旧事》称“太子纳妃,有白豰,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晋《修复山林故事》称“梓宫有练单衫,复衫,白纱衫,白豰衫” (其中提到的豰,练,均为丝织品)可知当时是上,中阶层通用便服,衫有单,夹,不论婚,丧,均常用白色薄质丝绸制作。
    《晋书·五行志》称“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总之不论上衣做成交领或对襟,大大的袖子是不能少的~~~这个时代并不流行汉朝常见的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曲裾和直裾深衣。
    (关于衫和袍)
    其实衫和袍就是袖口上的不同啦~~~~秦汉男子袍服袖端一般会有一个收敛的袖口称为“祛”(参见汉代文官俑,8过貌似也有木有的…)魏晋的宽衫则不用这种袖口(参见《斫琴图》)
    【汉代文官俑】

    【《斫琴图》的大袖子】

    


    2楼2012-08-29 22:35
    收起回复
      2025-05-28 20:23:41
      广告

      【二】裤子大概有裈和袴~~~
      犊鼻裈这东西,大家应该挺熟悉了哈~~~
      《世说新语·任诞》(10)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关于这“犊鼻裈”有人说是没裆的裤子,有人说是有裆的裤子(理由就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司马相如总不能在大街上就穿一没裆的裤子………………这个场景很惊悚啊~~~),还有人说是围裙(总之够混乱………)貌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裤衩子”…………………………………………
      (以下一段摘自度娘百科)袴自晋朝起就是朝服和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朝已多穿袴褶,北魏更盛,朝服都穿袴褶,被讥讽为“帽上着笼冠,袴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到了隋朝,袴成为正式的朝服,「衣袴褶,五品已上以紫,六品已下以绛」
      关于袴褶,《晋书·舆服志》说“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说“袴褶基本式样,必包括大,小袖子长可及膝的衫或袄(某霜注:“衫”和“袄”的外形大抵没啥不同,衫为单层,袄有里子~~~),膝部加缚的大小口袴。……所以临戎戒严,田猎出巡,为文武通服。”
      【南北朝着两当铠拥仪剑门官】看他们的大裤腿~~~~~
      (之所以找这张图……是因为魏晋的太难找了…………8过袴褶在这两个时期没啥不同………………而且这两个人戴的正是《晋书》中提到的“小冠”)

      


      3楼2012-08-29 22:48
      收起回复

        当时的士庶百姓很多都穿着长裤,上衣下裳,上衣下裤这两种着装方式比较普遍,“裳”其实就是下裙~~~还可以把围裳穿在裙的外面~~~(《斫琴图》的侍者穿的即是袴褶,持杖的高士腰上的就是围裳)
        关于《斫琴图》,一般的说法是讲的嵇康做琴的故事~~~~8过某霜一直想的是他那么懒的人……会把衣服穿得这么整齐码?(TAT扯远了……………………)
        【《斫琴图》】


        这个也是袴褶,8过没有上面那图那么清楚

        当然……还有何晏的喜欢女装………………惠帝时的贵族子弟不穿衣服聚一堆喝酒这种爱好……如果这也算两种着装方式的话…………
        《晋书·五行志·服妖》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傅玄曰:“此妖服也。夫衣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内外也。《大雅》云‘玄衮赤舄,钩膺镂锡’,歌其文也。《小雅》云‘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咏其武也。若内外不殊,王制失叙,服妖既作,身随之亡。妹嬉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何晏服妇人之服,亦亡其家,其咎均也。”
        《晋书·五行志》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希世之士耻不与焉。盖貌之不恭,胡狄侵中国之萌也。其后遂有五胡之乱,此又失在狂也。
        


        4楼2012-08-29 22:59
        收起回复

          【三】冠和头巾还有发型神马的
          《晋书·五行志》称“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某霜发现这句又引用了一次………………)魏晋的冠有各种各样的款式,《晋书·舆服志》里说的超级详细……某霜就不在这里说了
          《晋书·舆服志》传送门http://guji.artx.cn/article/2661.html
          当时的官员一般是先戴帻后戴冠,比如《晋书·职官志》“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开府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冠进贤三梁,黑介帻】。 ”
          (以下一段摘自度娘百科)帻在我国古代是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首服,只是为官的在商超行公时候要与冠配在一起用,单戴帻往往是家居时候。先秦时帻只是武士的头箍,系在前额防止头发披散挡住视线妨碍战事。之后演变为较宽并缠裹住头。汉前称帻,汉后由于种类增加而称某某帻。照今看来,汉后的帻实为巾的一种特殊形式。
          先秦时帻只是武士的头箍………………………………
          这一句……为什么我脑子里蹦出的是火凤里吕布的形象………………………………

          TAT又扯远了………………大家可以忽略掉的………………………………
          


          5楼2012-08-29 23:06
          收起回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中即可看到很多戴巾的文人形象~~~ (这图某贴过了~~~就不再贴了~~~~~~)
            《晋书》称“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
            《晋书·五行志·服妖》“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始拟古皮弁,裁缣帛为白帢,以易旧服。傅玄曰;“白乃军容,非国容也。”干宝以为“缟素,凶丧之象也”。名之为帢,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劫杀之妖也。”(某霜注:这里的“帢”即为便帽,是巾的一种,有形似合手的尖顶,用缣帛缝制。)
            当时着巾子有各种款式,中国东晋裴启《语林》中称诸葛亮“羽扇纶巾”,陶潜有“葛巾漉酒”的故事,菱角巾外形两端尖锐,因形状像菱角而得名。
            “纶巾”,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
            《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
            【几种巾,8过这个“纶巾”的样子有待考证】
            【《历代帝王图》中的菱角巾】

            名士们还总是能因为某种对头巾意外的“改造”而引领一时的风尚~~~~~
            《晋书·舆服志》徐爰曰:“俗说帢本未有岐,荀文若巾之行,触树枝成岐,谓之为善,因而弗改。”(我很奇怪令君乃这么正经的一个人是怎么撞到树上去的……………………)
            汉末《郭林宗别传》:“林宗常行陈,梁间,遇雨,故其巾一角沾雨而折。国学士着巾,莫不折其角云。”
            有想好好研究的孩纸可以看看这个~~~~~
            《中国古舆服论丛》下载传送门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364593.html?from=like


            6楼2012-08-29 23:23
            收起回复
              先来占个楼~~~~~鼓个掌~~~~~~抱小霜~~~~~~~~
              不论婚,丧,均常用白色薄质丝绸制作。
              ————————————————————————————————
              这个好前卫~~~~原来那个时候白色就已经运用于婚礼之中了~~~~~~


              IP属地:四川8楼2012-08-29 23:39
              回复
                其实衫和袍就是袖口上的不同啦~~~~秦汉男子袍服袖端一般会有一个收敛的袖口称为“祛”(参见汉代文官俑,8过貌似也有木有的…)魏晋的宽衫则不用这种袖口。
                —————————————————————————————————————————
                传说中的宽袍广袖啊~~~~~
                不过旧三国里周瑜见蒋干时那件白色的敛袖衣服也很俊逸啊~~~~~~~~~


                IP属地:四川9楼2012-08-29 23:42
                收起回复
                  2025-05-28 20:17:41
                  广告
                  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
                  ————————————————————————————————————————
                  说起来某家木增的造型就是这样~~~~~~见下图~~~~~~~
                  嘿嘿嘿嘿~~~~~~~~


                  IP属地:四川10楼2012-08-29 23:44
                  收起回复
                    小霜辛苦了~~~~~~某好像插了太多层楼了~~~~~~~对不起你~~~~~~~
                    一时没控制住~~~~~都是你先不忙插楼,结果可以插楼的时候就没管住键盘和鼠标~~~~~~~
                    


                    IP属地:四川11楼2012-08-30 00:01
                    收起回复
                      小霜辛苦了,来捧场,真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衣服这么怪异呃


                      12楼2012-08-30 08:07
                      收起回复
                        围观


                        IP属地:浙江13楼2012-08-30 08:11
                        回复
                          资料整理贴太好了~~~,还有这么多图~~~小霜辛苦了~!
                          某只也大爱魏晋衣冠~~~


                          14楼2012-08-30 09:25
                          收起回复
                            小霜大爱啊~~啥时候再做件汉服给淫家瞧瞧~~


                            IP属地:山东15楼2012-08-30 09:47
                            收起回复
                              2025-05-28 20:11:41
                              广告
                              来捧场咯,觉得魏晋时期的人好潇洒啊……


                              IP属地:辽宁16楼2012-08-30 10: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