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永恒吧 关注:28贴子:6,647
  • 14回复贴,共1

今生今世,永结无情游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是张爱玲。 
他是胡兰成。 
有道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用在他们身上大抵是合适的。可是如果再加上时间的维度呢——痴情的女子后来却有些绝情,而负心汉子之前倒显得异常多情了。 
中间的转换,恐怕不是一个“爱”字所能说清的。 

【2】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而胡兰成则是那个既然种花儿,爱花儿,又让花儿干枯而亡的赏花者。 
假使张爱玲没有遇见胡兰成,那么她的今生今世的命运就一定会改写吗?我看未必。 
那么孤傲的一个女子,只有遇见能消磨其锐气的男人才肯“低到尘埃里”,才会说“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张爱玲的作品是那些苍凉的手式,胡兰成的作品是决意萎谢的张爱玲。 
他们棋逢对手,旗鼓相当。 
从他们的离合中,你必须承认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缘分,叫做—— 
孽缘。 
“原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胡兰成在婚书上给张爱玲的许诺。然而,时过境迁,张爱玲也只能“一人雨中撑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 
遇见这样的男子,是张爱玲的劫难。 
遇见这样的女子,是胡兰成的遗憾。 

【3】 

胡兰成终究是个薄命的人。他无福消受张爱玲的“亮烈”而“谦卑”的深爱。他失去了一个爱他的女人,她失去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没有是非胜负。只是,他不配。 
张爱玲用手指抚胡兰成的眉毛,说:你的眉毛。 
抚到眼睛,说:你的眼睛。 
抚到嘴上,说:你的嘴。你的嘴角这里的涡我喜欢。 
后来,张爱玲为胡兰成的另一个女人画像—— 
“画着画着,只觉她的眉眼神情,它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一惊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 
张爱玲是绝对不会用文字纪念这些陈年琐事的。胡兰成不但详实有加,而且还很有些沾沾自喜。何谓“深情”,几乎可以一目了然。 
可惜,张爱玲竟然陷得这么深,走了这么远。 
我常想,为什么张爱玲离开胡兰成之后,竟然活了那么久? 
因为——绝望。一个心如死灰的人是无所谓延年益寿的。 
他们分别前夕,张爱玲忽然泪流满面,只叫得一声“兰成!”——那是他们的诀别。 
纵使舍不得,断不了,忘不掉,又有什么办法呢? 
张爱玲的背影是潮湿的,她的山河岁月从此风雨琳琅。 
清——坚——决——绝。“她是不能忍受自己落到雾数,所以要自卫了。”这是胡兰成所言的——自卫。 
什么叫自卫?无非是将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 
什么叫雾数?无非是流水落花两无情。 

【4】 

胡兰成,随着半个世纪之前的一本《今生今世》浮出海面。读完,窝心。 
这本副题叫做《我的情感历程》的书,恰恰可以诠释——无情。 
胡兰成把硕果仅存的感情分成了若干份,恩赐给顺路遇到的女子。周训德给一点儿,范秀美给一点儿,佘爱珍给一点儿,而张爱玲的那一份还算比较多的呢。至少他曾经希望过“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 
所托非人,遇人不淑。 
在那个时代,女子最大的悲哀,不过如此。 
沦陷。虽然“决意归诸遗忘”,可是真的可以做到吗? 
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这是现代人刻意的洒脱,用在张爱玲身上,未免浮泛。 
张爱玲用半生的沉默和人世告别。她晚年的房间几乎空无一物,可是我相信她的心里是无比清明的,里面装满了金沙深埋的——曾经。 

【5】 

无情的人,近乎可怖。 
张爱玲赶到温州看望胡兰成,他——“心里即刻不喜,甚至没有感激。” 
胡兰成有了范秀美之后,张爱玲不胜委屈地看着他,他——“只觉得眼前这个人一刻亦是可惜的。” 
胡兰成有了周训德之后,张爱玲愁怨动人,他——“见她这样,亦竟不同情,单是微觉诧异。” 
…… 
“我于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李白诗,永结无情契,我就是这样一个无情的人。” 



1楼2007-03-19 18:25回复
    ——这是胡兰成的剖白,近乎坦率。但实际上是——标榜。 
    胡兰成是一个高明的渔翁,青山绿水,处处留情,上钩之人均是心甘情愿的。张爱玲在他面前,只是一条不会流泪的鱼。因为找不到港湾,等不到明天。所以抱着鱼死网破的决绝,让自己放逐到更深的江湖—— 
    张爱玲最终成了一条溺死的鱼,陷在由自己苦心编织的情网中了。 
    永结无情游。 
    谁知道谁会遇见谁呢?谁知道哪条河流通向幸福?哪个路口可以抵达绝望? 
    相忘于江湖。 
    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如果胡兰成也曾“害怕”过张爱玲呢? 
    比如,害怕她的痴情。 
    …… 
    【6】 

    张爱玲在1945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写出较从前更为优秀的作品。她不是什么乱世佳人,她只是世间的一个痴心女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所珍存的“遇见”,在胡兰成看来却只是一种擦肩而过。 
    胡兰成路过的莺莺燕燕,是令他引以为荣的。 
    也许,他在和每一个女子周旋的片刻中,也有真情流露。那是令这些女子所回味无穷的。 
    所以,孤注一掷。可惜,胡兰成无心恋栈。 
    春光乍现。然后,冰冻三尺。这是胡兰成给我的印象。可惜,这些女子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冰山真面目——不过是始乱终弃。 
    张爱玲最终保存了自己的尊严。可是,她原本是准备舍弃自尊来成全爱情的。失爱的人,只好留守住仅有的沉默,聊胜于无吧。 
    一个在尘埃中开花的女子,独自凋零。 
    和那个时代无关。 
    和那个人无关。 
    所有凋零,只能是自己的事情。 

    【7】 

    这本书的序言写得非常好,作者止庵简直是一波三折地评述了胡兰成,看似中肯,实则犀利——“胡兰成受到关注,多少因为写了《今生今世》。何况他又讲了那么多呢?现在我们只好听胡兰成的,听罢照样可以讨厌他,甚至骂他。” 
    厌又怎样?骂又怎样?喜欢又怎样?无非是一本岁月尘封的书,无非是一个几近游戏的人。 
    在一个似乎深情的书名——《今生今世》之下,遮掩着一张薄情寡义的面容,似乎在冷笑——你能把我怎样?我就是这样一个无情的人。 
    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底色,那就是苍凉。 
    来亦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亦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 
    不要再把张爱玲和胡兰成摽在一起了,也别再创造什么“乱世传奇”。张爱玲用尽一生保守住了那个不耻于谈的秘密,让她安息吧! 
    也许你读完这本书,会为张爱玲落几滴眼泪,然后合上书,看着窗外四月的阳光,心里却觉得凄惶—— 
    世间的男男女女,仍在等待,寻找,追逐,妄想,奉迎和拒绝。 
    故事里的今生今世,仍在开始,暂停,继续,维持,和了断。 
    ——并非《传奇》。 

    


    2楼2007-03-19 18:25
    回复
      好文章不能独自受用的
      特此转来大家一起分享~~

      喜欢就顶一下吧


      3楼2007-03-19 18:28
      回复
        好长,先顶再


        4楼2007-03-19 19:59
        回复
          还没看完,先顶一下。对付我这种懒人,两行字足够


          5楼2007-03-19 20:16
          回复
            故事苍凉,文字凄美


            6楼2007-03-20 12:04
            回复
              痴情女子薄情


              IP属地:四川7楼2007-03-20 20:14
              回复
                世间的男男女女,仍在等待,寻找,追逐,妄想,奉迎和拒绝。 
                故事里的今生今世,仍在开始,暂停,继续,维持,和了断。 
                ——并非《传奇》


                8楼2007-03-21 15:11
                回复
                  世间的男男女女,仍在等待,寻找,追逐,妄想,奉迎和拒绝


                  9楼2007-03-21 21:25
                  回复
                    假使张爱玲没有遇见胡兰成,那么她的今生今世的命运就一定会改写吗?我看未必


                    10楼2007-03-22 12:11
                    回复
                      一个在尘埃中开花的女子,独自凋零。 
                      和那个时代无关。 
                      和那个人无关。 
                      所有凋零,只能是自己的事情


                      11楼2007-03-23 15:16
                      回复
                        就那么回


                        12楼2007-03-23 17:24
                        回复
                          性格即命运!!!???


                          13楼2007-04-02 17:24
                          回复
                            先顶一下,再慢慢体


                            14楼2007-04-14 00:17
                            回复
                              先顶一下,再慢慢体会 
                               
                               
                               作者: sycsj67 2007-4-14 00:17   回复此发言


                              15楼2007-04-14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