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西决》是温婉的,《东霓》是激越的,那么《南音》就是无尽黑暗的。本来最有可能成为阳光明快的那一部,被笛安写成了此种意想不到的样子。迈着沉重的步伐,在黑暗中残喘。
从最初的《西决》开始,就对这一家人产生出牵挂。每一次的阅读,就像老朋友的会面,一年一次,都谈谈发生了哪些事吧,鸡毛蒜皮,或是刻骨铭心,或是前世今生。
笛安自己说,西决是她的理想。通常所谓的理想,总是包含臆想虚幻的成份,接近幻灭。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尽管也热爱着这样一个朴实沉着的男子,但是还是会揣测这样的人在现实的生活里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美好总是经不起折腾。然后在《南音》里,西决只在上册出场,因着对自己内心所相信的善好的坚持,或者说偏执,而去故意杀人。他的任性所换来的,当然是把原本和美的家庭变得风雨飘摇,以及要在监牢中度过的大半生。相信笛安是凭借着西决的凡俗肉身,去抵抗这个世界冷漠的伦理道德,只是作为作者,她比谁都清楚,换来的只能是绝望。笛安很勇敢的,让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至此终结,《南音》下册已不见西决踪迹。就像谶语一样,他这种美好,归于了幻灭。笛安用他,来祭奠自己曾经的相信。
很难去说一个写作者在笔下的人物身上留下自身的印记是好是坏,但是很明显东霓是笛安内心的火热与挣扎,或者是她想要的知己。在前两部小说里,东霓无论怎样“折腾”,说到底也还是一个所谓的失败者。但是笛安赋予她的文字,总是滚烫火热,让那一种失败显得卓尔不群,像出师未捷的巾帼英雄。但是到了《南音》里,笛安把东霓身上的光环擦得所剩无几,展现出了狼狈与不堪,是真正贴近生活表层的那种,触目惊心。相信这一次的笛安,下定了决心黑暗到底,写一曲你见惯了的,但仍然会悲伤的,残破之歌。
南音是这一次的主角。这部上下册的小说,充斥她一个人的碎碎念。期期艾艾,游移不定。她阳光明快的表面之下,却对应着一颗虚弱的心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群,我想,再没有比南音更适合的代表了。如果说,每一个年代的作家都描绘过自己时代的年轻人,比如热爱的苏童或是莫言,那么笛安也像他们一样留下了一个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春风得意,但是脆弱无力,属于他们的好时代,坏年代,刚刚才来。在小说的倒数第二章,一直爱着南音的苏远智,知道南音跟别人上床之后,跟她再亲热时,骂她:婊子。南音之所以还会和他结婚,根本的原因在于,她不想让西决歉疚。这是南音,也是笛安,在尽自己一点微弱之力,来维持自己曾经的理想与信仰。是悲壮的样子,但却是狼狈的姿态。就像后来东霓说:“没人愿意嫁给他(西决)的话,我嫁给他。”表面是一句玩笑的话,但你知道,多么真挚热烈。
若论小说的视野与纵深,无疑《南音》强于前两部。同时这部《南音》也显露出,笛安作为一个小说家的野心与企图,以及成熟。这一点让人欢喜。但是我突然觉得,心心念念的,还是《西决》,还是《东霓》,那些欢快与眼泪交织的小小美好。记得读《南音》开头部分的时候,南音说:为什么可爱的男人总是会娶一个让人倒足胃口的女人呢?然后小大人雪碧回答:你老公,是不是也很可爱?——诸如此类的,暖暖的小欢乐,总是让人开怀的。这都是曾经的繁华了吧。《南音》之后,这一群让人牵挂的人,真的就不再回来了,真的恋恋不舍。难怪古人会说,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此时此刻,更进一杯酒。
然后在这尘世间,勇敢起来。
从最初的《西决》开始,就对这一家人产生出牵挂。每一次的阅读,就像老朋友的会面,一年一次,都谈谈发生了哪些事吧,鸡毛蒜皮,或是刻骨铭心,或是前世今生。
笛安自己说,西决是她的理想。通常所谓的理想,总是包含臆想虚幻的成份,接近幻灭。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尽管也热爱着这样一个朴实沉着的男子,但是还是会揣测这样的人在现实的生活里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美好总是经不起折腾。然后在《南音》里,西决只在上册出场,因着对自己内心所相信的善好的坚持,或者说偏执,而去故意杀人。他的任性所换来的,当然是把原本和美的家庭变得风雨飘摇,以及要在监牢中度过的大半生。相信笛安是凭借着西决的凡俗肉身,去抵抗这个世界冷漠的伦理道德,只是作为作者,她比谁都清楚,换来的只能是绝望。笛安很勇敢的,让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至此终结,《南音》下册已不见西决踪迹。就像谶语一样,他这种美好,归于了幻灭。笛安用他,来祭奠自己曾经的相信。
很难去说一个写作者在笔下的人物身上留下自身的印记是好是坏,但是很明显东霓是笛安内心的火热与挣扎,或者是她想要的知己。在前两部小说里,东霓无论怎样“折腾”,说到底也还是一个所谓的失败者。但是笛安赋予她的文字,总是滚烫火热,让那一种失败显得卓尔不群,像出师未捷的巾帼英雄。但是到了《南音》里,笛安把东霓身上的光环擦得所剩无几,展现出了狼狈与不堪,是真正贴近生活表层的那种,触目惊心。相信这一次的笛安,下定了决心黑暗到底,写一曲你见惯了的,但仍然会悲伤的,残破之歌。
南音是这一次的主角。这部上下册的小说,充斥她一个人的碎碎念。期期艾艾,游移不定。她阳光明快的表面之下,却对应着一颗虚弱的心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群,我想,再没有比南音更适合的代表了。如果说,每一个年代的作家都描绘过自己时代的年轻人,比如热爱的苏童或是莫言,那么笛安也像他们一样留下了一个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春风得意,但是脆弱无力,属于他们的好时代,坏年代,刚刚才来。在小说的倒数第二章,一直爱着南音的苏远智,知道南音跟别人上床之后,跟她再亲热时,骂她:婊子。南音之所以还会和他结婚,根本的原因在于,她不想让西决歉疚。这是南音,也是笛安,在尽自己一点微弱之力,来维持自己曾经的理想与信仰。是悲壮的样子,但却是狼狈的姿态。就像后来东霓说:“没人愿意嫁给他(西决)的话,我嫁给他。”表面是一句玩笑的话,但你知道,多么真挚热烈。
若论小说的视野与纵深,无疑《南音》强于前两部。同时这部《南音》也显露出,笛安作为一个小说家的野心与企图,以及成熟。这一点让人欢喜。但是我突然觉得,心心念念的,还是《西决》,还是《东霓》,那些欢快与眼泪交织的小小美好。记得读《南音》开头部分的时候,南音说:为什么可爱的男人总是会娶一个让人倒足胃口的女人呢?然后小大人雪碧回答:你老公,是不是也很可爱?——诸如此类的,暖暖的小欢乐,总是让人开怀的。这都是曾经的繁华了吧。《南音》之后,这一群让人牵挂的人,真的就不再回来了,真的恋恋不舍。难怪古人会说,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此时此刻,更进一杯酒。
然后在这尘世间,勇敢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