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元吧 关注:184贴子:2,086
  • 0回复贴,共1

五记耳光
青年时报上周五发出报道,《司机播了四遍让座提醒无人应,带着老婆孩子的丈夫急了,坐照顾专座的小伙被连扇五个耳光》:“近日热映的一部大片《搜索》,讲述一位都市白领,在公交车上没给一位大爷让座,遭乘客轮番攻击,被拍下视频传上网后,网友们纷纷人肉辱骂。同样一幕场景,在杭州真实上演,K192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妻子抱着孩子,小伙看了几眼,没让座,突然,丈夫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五个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
经由门户和微博转发推荐,这五个耳光引来唏嘘一片。同城的钱江晚报在周日以头版头条刊出《三问“公交掌掴门”》,除了加上一句“那个已经坐下的年轻妈妈煽风点火:你不是你妈养的吗,不知道让座”的描述外,更声称“五记耳光,将一场杭州版的《搜索》在网络中置顶,一条让人震惊的新闻,一次异常艰难的事件还原,引发对社会情绪的深思”。
据其报道,“大家的意见基本相同,小伙子不让座确实也不好,但是打人是要严惩的。也有细心人猜测,小伙子会不会跟电影《搜索》里一样,‘不让座’有隐情。影片里小白领没让座是因为刚刚被检查出身患绝症。”果然,下面正有引述,“8月24日下午1点20分,一位网友在自己微博上报料:‘被打的这个青年是我的朋友,他那天和我说了他的遭遇,哭得很伤心。实际上他是一个残疾人,他腿脚不方便,而且性格内向。那天他看到那个妇女抱着小孩,内心是很想让座的,可是他自己腿脚又不好,而又没有其他人让座,于是他很无奈地看了他两眼,不想竟挨了这几个耳光’”。而后,文中那段由公交车司机作证的“事发时小伙子所坐的位置,并不是此前网传的照顾专座”更成为昨日门户网站转载时的重点标识。
钱江晚报所谓“三问”,第一问系引用中国青年报周六头版评论《“不让座就扇耳光”与正义的火气》中所言:“支撑这种打人行为的社会行为,可称作‘正义的火气’,胡适先生也描述过这种现象,自以为代表着正义,就大义凛然。自己认定的主张是绝对的正确,而一切与我不同的见解都是错的,一切专断、武断、不容忍、摧残异己,往往都是从这种“正义的火气”出发的。那个打不让座者的人,显然身上就带着这种‘正义的火气’。不让座的人,在他眼里就成了敌人,成了需要受到教训的不道德者……‘正义的火气’就发酵成为一种诉诸暴力的冲动……而自以为正义,这样的攻击和侵犯常常更加残暴。”
二问是“同车的乘客当时怎么了”,意指“在全城媒体的迅速跟进中,此事已犹如‘台风眼’,在网络上形成轩然大波。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旁观者却一致选择了沉默”;三问“打人者可能面临什么法律问题”,除了涉嫌“故意伤害”的律师观点外,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那段“一分为二”的微博也得到引用:“让不让座是道德问题,打人则是法律问题,所以打人者一定要受到法律惩罚,不让座的人们,需要有社会舆论促使他们反省。”
今日东方早报再有一论,刘远举之作《五个巴掌事件背后的道德强制化》:“让座虽值得提倡,但这仅是提倡而非强制,对这一点,公众的共识是清晰的。但当一个人坐在老弱病残孕席上时,让座是否就变为了一种强制性义务呢?这个问题,颇为模糊,找不到直接的文字依据,公众的认识也有分裂。不过,从历史上著名的让座事件中,我们不难找到反推的依据。”
这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所举依据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955年黑人拒绝让座事件:“这位丈夫在打人时或许并未想太多,但潜意识中,很可能有‘你未让座,所以不对,所以该打’的心态。这本质上不过是抓住弱者道德上的瑕疵,利用拳头把道德转变为强制的恃强凌弱的行为。对于一个让老婆抱孩子挤公交的壮汉,这一点似乎更为明显。”
在谈论这种“公共治理暴力化、经济纠纷暴力化、社会讨论暴力化”的心态时,刘远举显然已经采信了“被打的小伙子本身就有残疾”的说法,于是,他感叹“五个巴掌强加给残疾者的道德强制,就成为一个更加鲜活的具体而微的现实缩影。”
或许,他应该再加上一笔来自武汉的事例,因为楚天金报昨天传来了交相辉映的头版新闻:《爹爹求让座遭拒,指责小伙“没素质”;小伙则扬言“搞死你”——汉版公交车让座纠纷引发热议》。



1楼2012-08-27 20: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