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新浪博客,作者为 高月明
心灵是什么?心灵本质实相又是什么?如果你理解了心灵本质,也就理解了如何运用心灵控制生命机能、理解了如何修入禅定、理解了禅定境界和理解了如何证悟到实相。接下来,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心灵存在于何处?我们又到哪里去追寻心灵的本质?
第一节、心灵存在于神经程序中吗
一 个人从小就可以在无意识中养成“害羞”的行为。实际害羞不是一种“病”,比如你碰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很容易就会看到叶子自动卷起来,含羞草的这种“害羞行 为”是一种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反应。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见到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防犯受到伤害的心理反应。比如一位小男孩会躲在妈妈身后。这种反应 是正常的。不过当这个小男孩成长为“大男孩”时,如果这种反应被无意当中强化的话(比如父母的责骂),那么这个男人就会在社会交往当中遇到问题。比如,见 到女孩子就脸红而不敢与其交往,不敢公众讲话,以致于害怕做错事、说错话,将自己封闭起来,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遇到问题的人。这时,这个人就会被定义为 “行为障碍疾病”。
心灵是什么?心灵本质实相又是什么?如果你理解了心灵本质,也就理解了如何运用心灵控制生命机能、理解了如何修入禅定、理解了禅定境界和理解了如何证悟到实相。接下来,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心灵存在于何处?我们又到哪里去追寻心灵的本质?
第一节、心灵存在于神经程序中吗
一 个人从小就可以在无意识中养成“害羞”的行为。实际害羞不是一种“病”,比如你碰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很容易就会看到叶子自动卷起来,含羞草的这种“害羞行 为”是一种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反应。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见到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防犯受到伤害的心理反应。比如一位小男孩会躲在妈妈身后。这种反应 是正常的。不过当这个小男孩成长为“大男孩”时,如果这种反应被无意当中强化的话(比如父母的责骂),那么这个男人就会在社会交往当中遇到问题。比如,见 到女孩子就脸红而不敢与其交往,不敢公众讲话,以致于害怕做错事、说错话,将自己封闭起来,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遇到问题的人。这时,这个人就会被定义为 “行为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