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毒鸟吧 关注:11贴子:420
  • 9回复贴,共1

[小毒鸟*净锋]千年古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8-21 22:07回复



    2楼2012-08-21 22:55
    回复



      3楼2012-08-21 22:57
      回复



        4楼2012-08-21 23:09
        回复
          嗷嗷嗷,啾啾大叔是去那里玩了吗?怎么样,嗷嗷嗷是我新学的,很有趣吧,哇咔咔咔


          5楼2012-08-22 07:04
          回复
            我去净峰的千年古刹净峰寺玩,很惭愧的说,昨夜竟然打峰给打错了。


            6楼2012-08-22 16:42
            回复



              8楼2012-08-22 16:53
              回复



                9楼2012-08-22 16:54
                回复
                  千年古刹净峰寺
                  净峰又名钱山、净山、尖山。地处海滨,三面环海,一面负陆,独具秀丽山光海色。净峰寺坐落于净峰山之上,始建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海拔97、5米。寺坐东朝西,面积200多平方米,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一字排列而成冠山寺景,旁侧辅有海月楼、禅房、醒园等建筑。因山头圆缩,寺构皆小筑,唯三宝殿面阔、进深各3间,其余皆1间,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均为单檐悬山式屋顶。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中所奉八仙中之李铁拐,历代为当地村民所崇敬。传说李铁拐为净峰邻乡小乍后内人,侍母至孝。某年冬天,李为老母烧饭,一时柴尽,急忙举足入灶以继,恰逢吕洞宾云游于此,知其有至性,就度他成仙去。李铁拐羽化升仙后,置一大钱在净峰石窦中,它每日生出十个小钱,李仙的母亲每天上山去取来做生活费。后来一斋公知道了秘密,就把母钱带子钱一齐偷走,从此钱洞生钱遂绝。铁拐李得知后,赶来接走母亲,并处治那斋公。铁拐李的孝心感动邻里,人们就在净峰寺里塑像供奉他,净峰山也被人称为“钱山”。
                  站在顶峰,只见海阔天空,泱泱洋洋,雄浑博远。凉风阵阵迎面扑来,夹杂花草泥土香味,顿使人心旷神怡。登高远眺,净峰全貌一览无余。远处沧海涌波,近处平川接翠。东、南、北三面外围有大岞和小岞的山峦和内海列拱环绕,构成与他处名山大川迥异的山光水色。山上岩石层叠,凹凸有纹饰,宛如园林人工假石,颇引游人观赏摩挲。岩石中夹生着一种“红丹石”,红艳瑰丽,更显奇特。山颠岩石,可供游人静坐观日出,望海潮。寺侧有石窦通山后,高可挺身立,仅容三四人回旋,刻名为“仙洞”。
                  四周绿树成阴,花草丛生,环境幽美;曲径通幽,烟火袅袅,庄严肃穆。优雅的环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朝拜、研究佛学。县志载宋时高僧灵运道人在此栖隐得道,清人许少熙在摩崖上有“宋灵运道人居此”的题刻,并附七绝一首:“灵山颢气薄云天,运会乘除数百年。道骨至今犹不朽,人情何苦世情缠”。寺中有清代以诗书画三绝闻名的郑板桥题的“天然图画”碑刻,书法豪放挺秀,为净山风光添色不少。近代名僧、著名艺术家弘一法师(李淑同)晚年(1935)挂单寺中,有刻石匾额“慧水胜境”四字,及写在寺前挡土墙上五尺见方的“南无阿弥陀佛”。字如其人,平淡、恬静、飘逸。他也曾在仙祖殿前撰一联曰:“是真仙灵,为佛门作大护法;殊胜境界,集僧众建新道场”。弘一法师栖隐期间,深感这里的幽静苍古,常吟唐代李商隐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以自娱,并自号“晚晴老人”。老人于乙亥年(1935)十月将离净峰赴泉州,临行作小序云:“乙亥首夏来净峰,植菊盈畦,秋晚将归,犹含蕾未吐,口占一绝,藉以志别”。诗为血书条幅,现保存在泉州开元寺。诗曰:“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诗富哲理,堪教后人。(吴成宗)


                  10楼2012-08-22 23:57
                  回复



                    11楼2012-08-22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