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揽芳华吧 关注:42贴子:547
  • 6回复贴,共1

国父诗词鉴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安徽1楼2012-08-19 09:50回复

    孙中山先生作为**家,不以诗名,亦不刻意为诗。他无意做诗人,1897年曾对日本友人宫畸寅藏说:“弟不能为诗,盖无风流天性也。”然而,此后的**生涯中,他还是不时有诗问世,平生所作诗词,存世者不过数首,但可见其精神境界和艺术才情。
    1899年秋,孙中山作七言绝句《咏志》: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该诗曾用作**组织的动员口号和联络语,又称**歌、起义歌。全诗多用口语,浅显易懂,极具鼓动性。惟“红羊”一句借用典故:南宋理宗时,有一位算命先生柴望上书提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年,国家必有祸患。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阴阳五行裏都属火,为红色,而“未”这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后被称为“红羊劫”。宋人最惨痛的记忆“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丙午年(1126年),今人所谓十年浩劫也始於丙午年(1966年)。


    IP属地:安徽2楼2012-08-19 09:55
    回复

      《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1906年,刘道一从日本回国,到家乡湖南从事**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年底,醴萍浏武装起义爆发,刘道一负责联络同盟会东京总部。次年1月被捕,就义於长沙,年仅二十二岁。作为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起义牺牲的第一位会员,刘道一受到同盟会总部的隆重追悼,孙中山、黄兴悲痛难抑,竞赋挽诗。孙中山此篇作於1907年2月3日,辞正调永,情真意挚,气魄恢弘,境界远大,实为彪炳史册之作。


      IP属地:安徽3楼2012-08-19 09:57
      回复

        1907年3月4日,孙中山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前,会晤唐群英,赠五言绝句一首作别:
        此去浪滔天,应知身在船。
        若还潇湘日,为我问陈癫。
        此诗前两句抒写有国难投的悲愤,后两句嘱托**工作。唐群英(1871~1937),湖南衡山人,1904年秋与秋瑾相约东渡扶桑,寻求救国之道,为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陈癫,即陈树人,先期回国的同盟会会员。
        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战场,向清军开炮。失利后率军退入安南(今越南),在马背上吟成了一首七绝:
        咸来意气不论功,魂梦忽惊征马中。
        漠漠东南云万叠,铁鞭叱吒厉天风。
        其字裏行间,洋溢著百折不挠的**意志。
        1917年,孙中山有诗《祝童洁泉七十寿》:
        阶前双凤戾天飞,览揆年华届古稀。
        治国安民儿辈事,博施济众我公徽。
        玉槐花照瑶觥燕,窦桂香凝彩舞衣。
        所欲从心皆絜矩,兰孙绕膝庆祥晖。
        此诗以人情味见长,展示了作者精神世界的另一面。诗中用典嫺熟妥帖,如“戾天飞”一语出自《诗·小雅·四月》“翰飞戾天”,“览揆”代指生辰,出於屈原《离骚》“皇览揆余於初度兮”,“窦桂香”尝见於南宋诗人李昴英《秋试已近用韵勉儿辈》“岁当酉戌吾家旺,月府先教窦桂香”,尾联“所欲从心皆絜矩”一句则化用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IP属地:安徽4楼2012-08-19 09:58
        回复
          句句都有华夏魂在裏面


          IP属地:江苏7楼2013-01-09 23:44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8楼2013-01-28 0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