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老四吧 关注:492贴子:7,995
  • 0回复贴,共1

行下春风望下雨,灵感灵应太极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极拳有求必应,练太极拳人,意有何求?漫无目的的外形必然导致内气的散乱无章,不遵循天地之理的的动态必然违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无目的的妄动不是太极拳,使几个外在的表面形式徒劳无益无功而返。有所得必有所失,练太极拳,得失如何?慢练太极拳,要求慢如纺线;快练太极拳,要求快如闪电!慢,有何标准?只要意气神不停留滞散,就不为错。快,只要能使自己脚下稳重踏实,迅速适应一切,就不为快,越快越好.为什么练太极拳?为什么慢练,为什么不用力地去练?一滴水,要想和整个大海一起波涛汹涌,必须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最初的练习,所谓的放松,我们只能理解为不用劲,让手臂松沉下去,落实好。落实好,而又不可以丢掉,就需要一个向上领起的劲,向上领起的劲,在那里? 半年招熟,半年引动内气,内气的感觉,只是在身体的局部,尤其明显在手臂的外侧,手小指的外侧。如陈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拦扎衣,右手展开,放松下沉时的感觉,最为明显。
当你觉得整条手臂沉甸甸的时候,应该是小成的功夫了。不松,是沉不下去的。大约三到五年时间,松到腰上,腹内已有“动荡”的感觉了。像水囊一样动荡,不松是不能沉的! 当你早上练第一遍拳的时候,周身的关节在发出一连串的声响,像燃烧豆秸,或是竹枝一样,一连串细微的声响,那就是所谓:内劲收敛入骨了。
但是这种声响,不能是扳压手指关节那样声音大而又一下一下的响声。 三到五年时间(因人而异)后,是内气摧动外形阶段,具体练法,可以参照拙作:“陈氏太极拳三种境界”。进入第二层功夫阶段,内气旋转,越聚越小,核心结丹。犹如漩涡,既有向心力,又有离心力。即能聚起,就能炸开----------------------- 所谓蓄之愈久,发之愈速是也!
有朋友问我,丹田内转,是以何种顺序,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我说;“你身体的外形如何运转,你的内气就如何随,不然,怎么叫“以外形引内气”!你的外形在千变万化,你的内气就非一言可以敝之,奥妙莫测是也!因此可以说,最先的太极拳演练,外形越正确,越容易引动内气的产生和运转。上善若水,遇物成型!
拳架别扭,内气不畅,天之道也!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何所拟?缠毛线团,或可一比!先从最小缠起,那最小,到底有多小?小无内之境是也,如分米,毫米,微米,纳米同!可以无限地分下去,只要掌握技术,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那大呢?可以大无外之圈,圈外还有圈。只要有足够的毛线,可以缠出来又一个月球那样大,而且还可以继续---------------------- 因此,陈氏太极拳缠丝劲,正是上下缠,大小缠,左右缠,内外缠,正缠,斜缠,无处不缠丝,无处不旋转,无处不阴阳,无处不太极,无处不成拳!当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时候,你可以运转自身五脏六腑,发出皮革一样相互交错,抽筋拔骨一样及其坚韧的声音,似蛙鸣,隐忍而又彰显----------------- 如果说这时候,可以以内意移动形体,我想是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的。然而又不是有多少人不相信就可以改变事实的存在。可以随意移动自身局部的肌肉,转移对方已经打击来的力量,可以分毫之间,交错回击,如阴阳不可须臾离也同!当你能练到:物我两忘,周身空空如也的时候,真的只有意识的存在,而自己的身体,通明透彻了--------------------------不再说了。


1楼2012-08-18 07: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