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央王朝对边境之地的态度不外乎于两种意见:化外蛮荒之地,弃;寸土片水不让,守!庙堂之上,当第一种意见占上风时,往往以汉族传统地域为界,划地苟安;当第二种意见占上风时,往往不仅能守土,还能开疆。
譬如新疆。清廷海防塞防之争中,李鸿章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主张放弃塞防。左宗棠反驳: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丰……实为聚宝之盆。而后左宗棠抬棺出征,誓死收复了新疆。如今新疆石油储量超200亿吨,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30%。深谋远略也。
而今庙堂,坐享太祖太宗披荆斩棘、千里奋战之成果,却不思进取,畏首畏尾,对所有悬浮海外的领土问题,往往采取拖字诀,反正只要拖得过去,不伤人也不害己。关键是现在的局势是你久拖不绝,别人却一日千里。拖字诀实则是上面第二种意见的变种,不外乎范围扩大了一点:以东南沿海海岸线为界,划地苟安而已。
我们是越来越像一个苟安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