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老四吧 关注:492贴子:7,995
  • 2回复贴,共1

陈式太极拳内气修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有蚁行之感,屡现于上肢膊侧,意注某指,某指即有意气贯注,体验为酸,沉,麻,涨,热,或如电击。掌心有外突之意,灼热之感;全身上下一起合住劲,内气束敛,气沉丹田。
意气相投,如瓶中球内,如水如气,稍动即溢,呼之欲出。又如波涛拍岸轻触礁石,惊涛上冲,浪花飞旋一圈。意念导向,通达四肢,已见有甩鞭摇旗之势。最先开始的演练,我们所谓的放松,只能理解为不用劲,甚至一点劲也不要用。但是不用劲,如何抬起手来?因此,所用的劲,能够抬起手来就足够了,不要再用多余的劲。
太极拳是锻炼一种科学的用力方式,就是说,移物能用四两,就不用四两一钱,多一毫也不用!
半年招熟,半年引动内气。以腰为轴,周身关节依次排开,节节贯串,慢慢直到手指。比如以“拦扎衣”为例,右手走上弧线向右展开,展到尽头时,松肩,沉肘,坐腕,舒指,手指就有一种内气灌注的感觉。然后依次下沉,直到脚底,令意气一气贯串。
气沉丹田,以沉到脚底为妙---------------------------------------------
此时用于场上交手,佐以机巧,已见奇妙而暗自感叹。然而毕竟僵硬有余而灵巧不足,称作散手虽然也能克敌制胜,而顶抗匾丢等病象随之出现。有时虽然勉强放出了多方,自己也会因为太过重心不稳,后力不接。一句话说到底,内劲不足,功力不深。
大约一到三年,你能将意气沉到腰间,随之你太极拳的运动有了规律,或者说劲已走顺了,可以感觉到随着自己抬脚落步,两肾之间在上下抽换,腹内有一团和气,在动荡,在悠游-----------------------------------------------上体轻灵,内气清明,阴阳二气相互激励,似有接轨之意。
这时,你可以感觉轻轻抬起的胳膊,沉甸甸似灌注水银,但外观却轻灵饱满。如果用于推手,对方感觉如泰山压顶,摇摇欲坠!
因人而异,也许要5--------6年时间,可以把内气沉到脚底。按玄虚的说法,叫作天地贯通了,也能把内气运转起来了。这叫转“丹田”,或“丹田内转”,或“丹田潜转”。
此时寒暑不易,晨昏无间,锲而不舍,丹田气运,足下深沉,举步投足,稳重踏实,落地生根,并且有入地三尺之意。欲是心平气静,感觉欲加明显。一旦融会贯通,豁然开朗,意气相投,随运,交缠环绕,上下相随,太和元气浑然一体。攻之不开,撞之不散,八面支撑,八方运转,如天地间浩然正气,时如和风,时如细雨,忽而风云际会,冷热交攻,轩然波起,天地变色。如巨雷猛闪,乾坤震荡,破竹之势,摧枯拉朽,无坚不摧,锋锐难当!然而也会,后劲不接,余绪不济,乘人之危亦宜被人乘!总要阴阳互济,形势无偏,气势流转,转引转击,一片神行。形势勿示人前,心意具在人先,丝丝入扣,分毫无偏。引之使来,不得不来,发之使去,不敢不去。纵有千钧之力,无一处着力点。如旋流突奔,击石无声,落叶下坠,一挒无形,千钧一发,只在一触,灵机一动,已得神助。
此时英雄气概,周身是手,周身是眼,周身是拳,周身螺旋。任凭四面八方,强敌围攻,也定然倾者倾,跌者跌,莫测其神。使敌去难去,进难进,陷入绝境,追悔莫及,心中苦不勘言。
更要心主乾坤,志存高远,身如中流砥柱,势如巨浪滔天,横刀立马,天下英雄问尽,谁与我放手一战!


1楼2012-08-16 07:37回复
    我曾经说过大话,我能把自己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重新演绎成一篇文章。因为这是自己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心领神会,以至于融会贯通动若江河不可遏止自然流露。


    2楼2012-08-16 07:38
    回复
      2025-05-30 04:44:38
      广告
      愿与同志共探讨!


      3楼2012-10-15 0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