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多种可能性的象征片段
二十分二十秒。幸子与阿哲在屋顶一个小小的范围内沿着纵横的木板行走,幸子想追上阿哲,阿哲微笑着故意躲开她,她试图走向他要走向的位置,他
却回头,她也故意站住,余光注意阿哲的行动路线,在恰当的时候转身,与他在路线中点相遇,他们都还是笑着,然后又擦身而过,走向两端。最后,幸子离开了,
阿哲一直留在原地。
这段近一分钟的片断相当出彩,两人故意装傻的行进路线很可爱,而且还在某种意义上表达出两人人生轨迹的交汇方式并预示了最后的结局。当然,这
只是我的看法而已,也许导演并没有这种含义在内,但是那纵横交错的路线在我这里不可能不联想到人生的际遇同样复杂难解,不管过程怎样甜蜜,最后仍免不了分
道扬镳,这种遗憾,也是必须要接受的吧。
二十三分五十秒。唯一一组表现幸子与绪方老师之间直接关系的画面,紧接在阿哲掀开幸子裙子又放下的画面之后。这段三分钟的场景更是此时无声胜
有声,一句台词没有,但是每个动作,每个反应,每个表情含义都及其丰富。老师帮幸子擦干头发,去倒水。幸子闭上眼睛摸出书架上的一本书,像是失去力气似的
躺倒在床上。老师把水拿来,看到这种情景,仿佛是不知所措,仿佛又是习惯了,拿起毛巾离开房间。光是这三分钟的素材,就足够写出五种结局,每本十万字的爱
情或者伦理小说了,当然轻色情小说和纯色情小说更是不在话下。既可以写出师生恋,也可以写成老师帮助命运凄惨少女,既可以说他情难自已,也可以说她主动要
找依靠,还有恋父情结,还有洛丽塔——可能不止五种结局。
紧接着这一段,是从二十六分十三秒开始,修造敲击木桶的画面。可能有人理解不到这段画面的象征意味,但我这样的变态却马上就有所联想。因为这
一段也在阿哲掀开幸子裙子之后,而后五秒推出铁皮屋的画面也说明,此时哲和幸子仍然一起在屋子之中。所以对我来说,这一下又一下的敲击,可能很高明的暗示
了他们两人在**,同时也呼应了上一段老师与幸子之间可能的关系。当然,我再次强调,这仍然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我只是不相信盐田明彦会安排一段全无意
义的画面,他插入这一段,自然是有他的用意在其中,这部片子构造很精细,不会有无意义的镜头。不过,由于影片开放的艺术可能性,将它纯粹理解成修造大叔的
玩乐也没有大问题,注意每下敲击都会有细细的回声,音效实在细致。
三十八分十秒。幸子拒绝了爱情旅馆前男人的搭讪,跑到小路交叉口时,忽然一阵狂风吹得她几乎站立不稳,接着又是连绵不断的狗叫,然后走到路口
时,一辆重型卡车的大喇叭声吓得她让到一边。这两段很有种非现实气息,含义难以一下说清,可能性非常多,放在影片里却很服帖。我最喜欢的几组镜头之一。
一小时零九分四十三秒开始的,伴随几乎可称是本片唯一配乐,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三次的激烈节奏,犹如过山车般的这一段场景,个个精彩:男孩执着
的追问引发幸子强烈的反感拖倒桌子;手电筒照耀下微微动弹的生物,幸子望着空床铺失去微笑的脸;阿哲被逼进绝路,认命的冷笑;燃烧在氧气中的铁丝如烟花般
灿烂的瞬间;烧焦的青蛙和倒在垃圾堆里的少年;心事重重,练习中失误连连的夏子;最后迎来高潮,两人拎着汽油弹离开根据地,“为美好去战斗”的雄姿,恰如
其字幕所言,真像是“不真实的世界”。
这段大概五分钟的场景,我反复看了不下一百次。非常喜欢最后两人拎着包离开时的气势,幸子穿着风衣,两手插进口袋,修造叔叔大摇大摆,酷极了——评判善恶的标准果然非常不真实。
结尾部分,面无表情的侧脸。这个画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面无表情的走上谁也不知道的路程。谁也不知道。真的。谁也不知道了。
很多问题
这部片子细论的话,还留有很多问题。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强行把它们全部回答出一种标准答案只会折损影片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不但会回答,还会至少保证两个答案,最多则是三个。
多好呀,一大堆有着两种或者三种答案的问题。
片名“害虫”的确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