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吧 关注:89贴子:5,258
  • 3回复贴,共1

《重庆晨报》采访马千里:于丹太害人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www.hangzhou.com.cn/20060801/ca1275637.htm

马千里:于丹太害人了 

现年35岁的马千里在深圳开了一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曾出版过《论语的管理智慧》一书。自《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出版后,他就专门开设博客,用以批判于丹,昨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马千里。 

观点1:是“生活心得”不是《论语》心得 


“于丹的问题不是通俗不通俗的问题,而是对与错的问题”,马千里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于丹解 
读的《论语》与本义出入太大,只是把《论语》中的句子作为自己生活感悟的支持,是一种误读和歪曲,于丹《论语》心得不是她读了《论语》后的心得,实际上只是她自己的“生活”心得。 


为了说明于丹的硬伤,马千里还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他说于丹把“十有五而志于学”当成了“十五向学”,是错误的。他认为“志于学”其实是一种有选择地学习,也即“大学之道”,并不是于丹说的从15岁才开始学东西。另外如“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于丹的翻译是“像这样的小人你能让他去谋国家大事吗?”马千里认为于丹漏了一个“与”字,孔子的意思本来是说不能和这样的鄙夫做同事,同朝为官,而非“让他去谋国家大事”。 

观点2:于丹越火对传统文化伤害越大 


“那为什么于丹那么受欢迎呢?”对于记者的反问,马千里将于丹的走红归结于她迎合了时代的特征,那就是现在普遍人心浮躁,信仰缺失,而于丹正好迎合了这些东西,“她讲的东西就是逃避现实,是一种新的‘阿Q精神胜利法’”。马千里认为于丹借了当前国学升温的时机,把一些圆滑世故、无原则隐忍、消极对待贫困等进行包装,以心得论语的方式,借孔子之口说出来,对民众思考自身社会角色时产生的迷茫情绪起到了抚慰或麻醉作用。 


“于丹太害人了”,马千里称,正因为于丹的解读非《论语》本义,会让无数没有读过原文的观众看了《百家讲坛》之后,就把于丹讲的东西认定为《论语》,于丹越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伤害就越大。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庄子后,马千里说自己也看了几集,他觉得与讲论语差别不大,“不管她讲孔子、庄子,还是韩非子什么的,中心思想就是那套东西”,马千里觉得新意不大,他也不会继续批判她讲庄子,因为他在批判于丹讲论语时就等于也批判了她讲庄子。 
 

来源:重庆晨报  





1楼2007-03-06 14:32回复
    马兄弟,干的不错,一切都是按我们那个《论持久战》发展的


    2楼2007-03-06 14:45
    回复
      • 61.243.100.*
      呵呵,我觉得易兄此人颇有意思!


      3楼2007-03-06 15:02
      回复
        大行空支持马千里


        4楼2007-03-06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