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82贴子:28,684,747
  • 5回复贴,共1
都是些闲时看了点闲书的杂想,存在很多矛盾和谬误的地方。逻辑上也有漏洞。昨夜小窗听雨
梦醒蕉黄满路 1、谁是现代银行业的参与者?
机构与普罗民众。此两位为金融游戏的最常见参与者。其中机构又细分为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这个词是我臆造的,可能重复)。另一边是半强制卷入的普罗百姓。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国内的证券公司)、担保企业等等。此外的都可归入产业机构。但也有例外,当一家企业以自身资产为凭借发出证券时,他也具有了部分的金融机构特质。
2、金融危机中的机构与个体
机构也并不是一定理智的。金融危机时,普罗民众可能卷入银行挤兑。机构也可能卷入,实际上绝大部分金融危机就是机构的恐慌,为交易对手的无法信任。而各国奉为救市绝招的最终贷款人也不过是以中央权威为大型机构信用的背书。两房因为背书而存在,罗曼因为没有背书而消失。
3、金融系统是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么?
恰恰相反,最精密高效的金融系统存在于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现代金融结构已经通过多层级的打包、叠加越来越复杂。站在每一个金融从业者的角度,你看到的金钱流向都很清晰,你能明确说清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整体的现代金融已经成了一个由贪欲和恐惧组成的巨兽,充满混乱。
4、一句话解释金融危机
债权人无法收回资金。不论是商业银行挤兑,还是证券化资产无法变现,都是因为信任危机造成的流动性短缺。
5、什么造成了流动性短缺?
一种观点:因为交易的复杂性使得交易双方无法同时获得均等或者近似均等的交易品信息。用一元钱交换一个苹果是最简单的交易,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交易有风险,因为对于稳定的政府发行的一元货币和一个常见的苹果的信息双方都是了解的。但当交易为用现金购进一批复杂打包的证券资产时,对于现金的信息是公平的(忽视货币可能的汇率变动),但对于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信息是很不对称的,所以大部分潜在购买者会拒绝交易,从而资产无法变现,导致流动性缺乏。
6、金融危机不是由挤兑或者流动性缺乏造成的。
这不是原因,是现象。


1楼2012-08-12 21:44回复
    这个好,虽然哥仍然看不懂,不过想必不用来十个人了……


    IP属地:北京2楼2012-08-12 21:49
    收起回复
      2025-07-13 14:44:52
      广告
      7、金融产业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另一种角度看问题
      以美国金融环境为例,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经营机构,其主要利润来自利差、系统性垄断收益的产生。对于美国银行业,利差等此类收益存在的部分原因是作为一种高投资成本的公司,其高难度的准入机制保证了其遵守监管政策下产生的垄断收益。投资设立银行的出资者是谋求最大收益的。如果银行业收益降低,资本将流向其他产业。资本本身有在符合监管政策的条件下谋求更多未在监管政策明确下的高收益交易行为的冲动。当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为出现后,银行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消灭其收益较低的部分信贷资产。


      4楼2012-08-12 22:07
      回复
        马克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8-12 22:50
        回复
          mark


          IP属地:天津6楼2012-08-12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