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月无锁吧 关注:196贴子:7,764
  • 9回复贴,共1

古代刀剑的锻造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名刀利剑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从青铜时代的莫邪舍身祭炉而得千古名剑“干将”“莫邪”。到钢铁时代的赵云在长板坡用“青罁”宝剑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下后主阿斗。这些千古流传的故事感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郎。
  但是中国古代关于刀剑锻造的专著却一直没有被发现,我们只能在一些相刀剑吉凶的相术书册中找到一些关于刀剑锻造的只言片语,如《相利善刀剑》,《汉 书·艺文志》中的《相宝剑刀》与《吕氏春秋·别类》中有记载:“又视之身中生如黍粟状,利剑也”,“黄白杂则坚且轫牣,良剑也”(指复合青铜剑)。
然而这些只停留在表相上的记载却没有解释其中的原理。为了能够知其所以然,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刀,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收集与研究古代刀剑与剑术初步解开了古代刀剑锻造的端倪,下面我用一些自己的藏品来举列说明。
每当一剑在手时,首先是隔着鞘装给你带来的最初的视觉与手感。但这时的感觉是很重要的,这支剑是否合乎剑理,在这时已经开始向你表露了。接着抽剑出鞘,闭 上眼睛让剑静静地躺在你的掌中,用你的双手去感触此剑的平衡性与顺畅度。好刀剑应该在出鞘与挥斩时不会因刀自身的原因抖动,遇到对手格挡阻碍时不会偏离目 标太远。同时,刀剑追求的是杀伤力,重量越大的刀剑破击力也越强,但重量大了灵活使用就有问题,所以一柄好刀剑其重量与灵活使用之间的权衡与平衡点(重 心)就成了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这一切都需要抛开表面的浮华诱惑,用心来感受的。
我时常听藏友讲,一剑在手入手感觉如何的轻,重心如何的好,但一个并非日日训练的常人,觉得刀剑手入手轻对吗?回答是否定的。比如我平时训练用觉得很合手 的刀,不练武朋友就觉得不能使用,但我还并非日日训练的古代专业武者啊。所以反过来一柄好刀在不练武的藏友手中觉得压手方为良刃。但这些只有通过练习实战 剑术才能真正地体会,犹如好琴只有在好琴手手上才有感觉一样,所以爱刀之人有机会还是应该要学习一下剑术的。



1楼2012-08-08 20:52回复


    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刀剑本身的姿形,锻打与热处理来解释中国刀剑的锻造艺术与实战中表现的优劣:
    1:姿形关系到用法,各个时代不同,同时代中各个流派亦有所不同.
    姿形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追求雄壮或美丽优雅而凭空臆想出来的。很多刀友赞S形的刀剑雄壮,直柄的刀剑优雅,但为何会有这些型制上的变化呢?其实S形的刀身是 为了在马上做高速直线挥砍时提高切割力与保护使用者的手腕,不使高速产生的巨大惯性扭伤使用者的手腕而设计的。我国古代采用的S形,即刀身上扬手柄下垂, 民间戏称为“三道弯”的设计来保护手腕,日本用腰反或茎反的设计来保护手腕,印度则用大型的圆盘式柄头设计来保护手腕。而直身或直柄配合小弧度的刀身是多 为步战而设计的,步战刀法由于技术细腻精巧,通过直身或直柄配合小弧度的刀身的设计,可以使刀剑更精确的落到目标上。直身的刀剑设计还可以使剑手在出刀攻 击后自己的空门面积减少,同时刀锷也可以仍然处于保护手腕与胸腹的位置。反之如果使用S形的刀,腕与胸就会完全暴露,刀锷也失去了“护手”的作用。但由于 各个流派的使用手法有所不同,姿形也会随之略有不同。(图四依次为中国马刀;中国步战刀;日本马刀;日本步战刀;印度乌兹马刀)
    以上事实证明刀姿的设计是必然规律,与审美无关。其中我们现在所称品位好,张扬有力作品恰恰是姿形设计最为合理的作品。

    


    2楼2012-08-08 20:52
    回复
      由于中国古代无高炉冶炼技术,并且是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所以炉温较低,沙铁不能达到完全熔解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草铁”。“草铁”由于含杂质 多,组织松散,只有经过加热锻打才能去除杂质,使组织紧密,含碳均匀。日本刀的钢材则被称作玉钢,也是以传统低温方法冶炼。首先,刀匠会将烧红的钢材折叠 锻打,如果用两片烧红的钢材折叠锻打10次,就会得到1024层的钢材。通过折叠锻打,还可以将钢材中的杂质与过多碳排除,增加钢材的弹性与韧性。锻打的 次数越多,刀胚的含碳量就会更加均匀,铁晶体也会更加细致,最终锻造出来的刀胚会达到几千层,使刀剑拥有强大的韧性。在锻打中为了使钢材有更好的可塑性, 所以要尽量提高温度。为了提高温度,就会选择在炉中最上层的氧化焰中加热。但氧化焰中有过量的氧,在焰芯外面形成了一个氧化性的富氧区,在反复加热锻打 中,刀胚会产生大量的氧化皮并严重脱碳,因此在锻造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在下层的碳化焰(还原焰)中渗碳,让刀胚吸收碳素,提高含碳量。但这样做并不能完全 补充在加热锻打中所失去的碳素,所以为了保持钢材的含碳量,加热次数受到严格地限制。而且钢材的可塑性会在快速冷却时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经验丰富的刀匠要 准确的调整好每一锤的力量的变化,才能在有限的加热次数中将钢材做成刀胚。这样的刀剑钢在古代称为“百炼钢”。“百炼钢”刀剑经过上等研磨后会出现各种形 态美丽的锻肌。古代文献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如《典论》记载:丕为太子时,曾命国工精炼宝剑三枚,宝刀三枚,匕首两枚,露陌刀一枚,皆因姿定名。宝剑“流 采”是因锻肌形如虹霞,“灵宝” 锻肌形如龟甲,“含章” 锻肌似丹露,“龙鳞” 锻肌则形如片片龙鳞。,张协在“文身刀铭” “七命”中也记载了刀剑美丽的锻打纹理,文中提到:“宝刀既成,穷理尽妙,繁文波回,流光电照”。 “神器化成,阳文阴缦;流绮星连,浮采泛发”。这些古籍中记载的带有美妙花纹的刀剑正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百炼钢”剑。“百炼钢”因其含碳均匀,组织细密, 一直被用来制作宝刀,宝剑。所以匀质绵密的刀身是好刀的基础,古代刀匠无不孜孜以恒地追求着。汉至唐宋由于锻造技术不发达的缘故,刀身难以达到极至绵密的 要求。这时候的钢质较为松散,所以力求均匀就成了刀匠们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我们现在鉴赏此类刀剑的观察点,较松散的钢质需布局均匀方为良刃(参考图五)。
      


      3楼2012-08-08 20:53
      回复
        宋以后随着与外部世界的不断交流和锻造技术的不断完善,较为绵密的锻造产品开始出现,特别 是明中后期以后刀身的绵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程度,我国出现了十分匀质绵密的所谓“牛毛纹”(图六中左半部分),同时代日本出现了同样匀质绵密的“小 糠肌”(图六中右半部分),这时的刀剑钢已经开始渐渐地接近现代的匀质钢材了。
        进入清代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国家的成品钢材质量开始明显超越了东方的钢材。但由于运输不便,那时候用外来钢制造的刀剑就显得十分宝贵,在我国与日 本都曾经是少数达官显贵们炫耀的资本。这些外来钢在日本被称为“南蛮铁”,只有少数大名才能拥有,所以也只有他们的御用刀匠才有权用“南蛮铁”来锻造刀 剑,并无比自豪的刻上“以南蛮铁作之”的铭文。由于我国的刀匠没有在刀剑上留铭文的习惯,所以要考证出哪些刀剑是用外来钢制造的,就需要对比日本的“以南 蛮铁作之”的刀剑,因为西洋钢铁有着特征鲜明的结构与光泽。(图七中左半部分为清朝中期用外来钢铁制造的中国刀,右半部分为日本德川将军御用名匠康继“以 南蛮铁作之”的武士刀)
        为何有着匀质绵密的刀身才是良刃呢?因为世界所有的刀剑格斗术都有一条定律,即“选择最短的距离攻击对手”与“选择最短的距离回防”。所以在剑术身法中体 位的间距被设计得十分吝啬。举一列:在刀剑格斗中,防守的要求是格开或躲闪让开对方剑锋的同时,尽可能地使之接近自己划过,最好是从自己的袖边或耳际划 过,这样对手就会离你很近,你的反攻路线也短了。由于双方距离很近,还可以使用一些招数使来不及收劲的对方撞到己方的刀锋上。但如果使用一支质地不甚均匀 的刀剑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失去这一点宝贵的距离。因为质地不甚均匀的刀剑表面张力差,如果某一处不均匀的地方恰好被用来格挡的话,刀剑就会失去应有的张 力,弹不开对方的剑,从而失去那一点十分吝啬的距离被对手击中。所以好刀必是质地均匀充满张力的,同时质地越绵密张力表现越佳。
        最初中国刀剑的构造是包钢技术,包钢是以含碳量高的高硬度刃钢与皮铁将含碳量低的柔软心铁包裹起来做成刀身,有三枚;四枚;五枚等结构(图八为五枚结构的 包钢)。这样的复合结构使处于外侧的刃钢与皮铁为刀剑提供优秀的锋利度与抗折性能,而柔软心铁使刀剑有很好的缓冲抗震性能。但包钢会耗费极大的财力物力, 所以从宋开始主流中国刀剑采用了廉价的嵌钢技术,即以铁质刀身在刃口处镶嵌一条刃钢。这样一来,优点是可以快速廉价的大规模装备军队,但刀剑的品质却开始 落后了。此后,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刀剑仍然采用包钢技术,但日本却一直保留了我国的包钢技术。



        


        4楼2012-08-08 20:53
        回复
          3:刃要清亮通透方为佳刃,刃一眼望去朦朦胧胧绝非佳刃。
          刀剑的刃部通常会采用局部淬火处理,用“嵌钢烧刃”(图九左半部分为我国明代嵌钢烧刃长刀)“包钢烧刃”
          (图九右半部分为日本室町时代包钢烧刃武士刀 )或“嵌钢整烧”来提高刃部的切割性能,日本则称为水减。刀胚完成后刀匠会进行淬火处理,这样可以使刃部坚硬锋利,刀身则柔软坚韧具有良好的弹性。在淬火 处理中刀匠要对刀胚的温度与水温控制精确,才能够在完工时得性能超群的刀剑。局部淬火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刀工会用粘土;木炭粉和磨石粉末调制出烧刃 土,再将锻打成形的刀身用烧刃土包裹。刃部覆土较薄,镐地和栋的覆土较厚。不同流派烧刃土的成份和调配方法会有所不同。覆土后的刀身会被放到 750℃ - 760℃的炉火中锻烧。刀工从火炎的颜色来判断炉火温度,一旦温度超过800℃,就会严重影响到刀身的强度。经过锻烧后的刀身会立即投入26℃的水中急 冷,这就是“淬火”。通过这一工序,刀刃表面会生成一层非常坚硬的“马氏体”组织。所谓马氏体,就是高温晶体因为急冷被锁定在“亚稳定”状态,晶体之间因 为存在着巨大的内在张力,所以会产生坚硬的效果。包钢局部淬火或嵌钢淬火后,刀刃与刀面的边界处会产生如同银色细沙一样的颗粒组成的线条,我国形容为“黑 夜中的繁星”(图十左半部分),日本则称做沸(图十右半部分)。刃部的视觉感觉会比刀身“清亮”,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古籍中被称为“白坚”(“白坚”亦有可 能是指复合青铜剑)。同时刀身则会产生美丽的自然弧度。由于这一工序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稍有失误,就会造成刀刃变形碎裂,而使刀剑产生的致命瑕疵。
          刃部“清亮”反映出刀匠操作时对自身技术的自信与果断,在出火与入水时决不拖泥带水。“清亮”也代表了整个刃部在战斗中的表现将是灵敏的,与对手两剑相搭 便可以敏锐的洞察到对手的意图。“清亮”同时也代表着刃部钢质优良,砍杀时有很强的穿透性。而“通透”则代表整个刃部的均匀与连续性,完美无缺的连续性提 供了刃部无比优秀的张力与传达性。在击中目标时可以让剑手使出的劲力准确不打折扣的传递到目标上。所以“通透”是刃部至关重要的指标。

          


          5楼2012-08-08 20:53
          回复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日刀剑的结构,发现各种锻打方法的配比与结合是完全符合现代物理学原理 的。中国刀剑的刃部多为团打的精钢,接着会有一段软钢用来保护硬而脆的刃,而且为了使刃部在受到冲击时避免大面积的崩裂,保护刃部的软钢也是采用团打的。 占刀身总宽度1/2至2/3的刀身则多采用流水锻打,用来增加整刀的牵引力与抗折性(图十一)。名闻遐迩的日本刀也是使用了这种分布结构,他们在镐地上采 用所谓的怔目肌,就是我们所说的长流水纹。左图密实部位就是硬而脆刃部,其后再以硬度稍差而韧性较好的团打软钢来包裹刃部,从刀宽的1/3开始用锻打成流 水纹的软钢或铁来加强刀身的抗折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越早期的刀刃与地的界限越模糊,由刃开始从硬至软渐变,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刃部。但越到后期界线越清 晰,这是因为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提高,用作刃部的钢材强度与韧性已经日趋完美,已经不需要过多层次的软钢来保护了。以马牙为例,没有过渡软钢层的保护而一 块块大面积裸露刃 钢的做法不会是早期的工艺。(图十二右半部分)而早期的马牙是有软钢层的,表面看来夹钢线十分含蓄,如同烧刃的感觉。(图十二左半部分)日本刀亦是如此, 古刀期的刀大多烧的很低,进入新刀期;新新刀期后,由于钢材质量的提高与和平的环境,刃部被烧的既高又华丽。
            因此,所谓刀剑之姿形地刃与锻造的魅力气质都是为了实战之必然。在古代被神秘化了的铸剑艺术其实是千百年来铸剑师与战士们,在经历了无数战斗成败后的技术总结。希望大家通过此篇小文能对古代刀剑的锻造艺术有新的认识。

            


            6楼2012-08-08 20:53
            回复


              7楼2012-08-12 18:10
              回复
                汉人不会炼铁,最开始。只会炼青铜。冶铁技术学自吐火罗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30 02:28
                回复
                  学习知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1-17 02:5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4-07 0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