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一篇文 跟大家分享
正常:太多天才运动员因伤病而痛失大赛
雅典的意气风发
有太多天才运动员因伤而痛别奥运会
太多曾经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运动员因为伤病而痛别奥运会,不能再继续奥运梦想。这个名单实在太长,就看看和刘翔一样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这几位:
霍尔姆斯是英国第一位在1500米跑进4分钟的女子中长跑选手。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8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同年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女子1500米的总决赛中力拔头筹。凭借骄人战绩,她被授予2004年BBC年度体育人物奖,并且获得2004年度世界最佳女运动员的称号。然而,她的脚踵伤病却使她无法继续奔跑,2005年12月6日,霍尔姆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职业生涯。
受伤病困扰,获得过5枚奥运金牌的天才游泳运动员索普,在24岁的黄金年龄宣布退役,北京奥运会上人们看不到他的表演。
瑞典美女克鲁夫特与刘翔同年,极具运动天赋的她是雅典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金牌得主。她也因肌腱受伤无缘伦敦奥运会,而且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选择退役。
……
在中国,同样有许多天才选手因伤而无缘奥运。有一位天才叫孙淑伟,16岁的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可再没有第二次奥运会经历。因为他饱受“视网膜穿孔”的折磨,这也是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当然,还有刘翔的田径前辈朱建华,在刘翔之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他16岁打破全国少年跳高纪录,18岁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跳高纪录。1983年—1984年,他三破世界纪录。朱建华的成绩与影响,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第一枚田径奖牌后,他一直困于伤病折磨,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25岁,朱建华在汉城奥运会后退役,始终没能实现奥运金牌梦。…[详细]
无论国内外,因伤病而告别奥运的运动员实在举不胜举。国内还有更多运动员根本就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退役后带着一身伤痛,生活潦倒。
临大赛或大赛中受伤很常见,10%奥运参赛者在训练或比赛中受伤
根据环球科学网的报道,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有某种程度的受伤风险,奥运比赛也不例外。虽然受伤率比一些职业运动如橄榄球和足球低,不过在奥运会期间,仍会有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而据挪威奥斯陆大学拉斯·恩格布赖特森有关运动伤害的研究报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总共有1055例受伤报告。伤病程度不一,包括程度严重的脚骨折、肩膀脱臼、跟腱断裂,到程度相对较轻的外伤,如关节扭伤和头部碰撞等等。在训练中最有可能受伤的项目是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沙滩排球、马术、现代五项和田径。
所以伤病缠身的刘翔这一摔虽让人遗憾、心痛,但也属正常
2008年12月,刘翔在休斯顿赫尔曼纪念医院进行了脚踝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质和1个骨刺。医生表示:“(这个病)就像鞋子里有一块石头去跑步一样……有这种伤的运动员还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很少很少。”事实上从06年开始,刘翔就一直伤病不断。而据央视记者冬日那介绍,在德国期间,刘翔进行了两枪连跑的大强度适应性训练。训练强度的增加,也导致了刘翔右脚跟腱老伤的复发。所以,虽然很无奈,但是刘翔遭受了和许多运动员一样的厄运。在伤病缠身、老伤复发的情况下去比赛,摔倒并非反常。
不正常:受伤的刘翔还必须硬撑
北京奥运会的伤痛难忍
刘翔很可能早知道跑不到终点,却必须硬着头皮跑
在7月3号,刘翔参加伦敦钻石联赛的晚上,因为低气温和肋间肌的酸痛的反应退出了决赛。不过,一个月后,旧伤复发的刘翔没有再选择退赛。他只能打两针封闭后硬撑着上场。而这样硬撑的结果很可能是跟腱断裂。
正常:太多天才运动员因伤病而痛失大赛

有太多天才运动员因伤而痛别奥运会
太多曾经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运动员因为伤病而痛别奥运会,不能再继续奥运梦想。这个名单实在太长,就看看和刘翔一样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这几位:
霍尔姆斯是英国第一位在1500米跑进4分钟的女子中长跑选手。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8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同年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女子1500米的总决赛中力拔头筹。凭借骄人战绩,她被授予2004年BBC年度体育人物奖,并且获得2004年度世界最佳女运动员的称号。然而,她的脚踵伤病却使她无法继续奔跑,2005年12月6日,霍尔姆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职业生涯。
受伤病困扰,获得过5枚奥运金牌的天才游泳运动员索普,在24岁的黄金年龄宣布退役,北京奥运会上人们看不到他的表演。
瑞典美女克鲁夫特与刘翔同年,极具运动天赋的她是雅典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金牌得主。她也因肌腱受伤无缘伦敦奥运会,而且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选择退役。
……
在中国,同样有许多天才选手因伤而无缘奥运。有一位天才叫孙淑伟,16岁的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可再没有第二次奥运会经历。因为他饱受“视网膜穿孔”的折磨,这也是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当然,还有刘翔的田径前辈朱建华,在刘翔之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他16岁打破全国少年跳高纪录,18岁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跳高纪录。1983年—1984年,他三破世界纪录。朱建华的成绩与影响,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第一枚田径奖牌后,他一直困于伤病折磨,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25岁,朱建华在汉城奥运会后退役,始终没能实现奥运金牌梦。…[详细]
无论国内外,因伤病而告别奥运的运动员实在举不胜举。国内还有更多运动员根本就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退役后带着一身伤痛,生活潦倒。
临大赛或大赛中受伤很常见,10%奥运参赛者在训练或比赛中受伤
根据环球科学网的报道,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有某种程度的受伤风险,奥运比赛也不例外。虽然受伤率比一些职业运动如橄榄球和足球低,不过在奥运会期间,仍会有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而据挪威奥斯陆大学拉斯·恩格布赖特森有关运动伤害的研究报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总共有1055例受伤报告。伤病程度不一,包括程度严重的脚骨折、肩膀脱臼、跟腱断裂,到程度相对较轻的外伤,如关节扭伤和头部碰撞等等。在训练中最有可能受伤的项目是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沙滩排球、马术、现代五项和田径。
所以伤病缠身的刘翔这一摔虽让人遗憾、心痛,但也属正常
2008年12月,刘翔在休斯顿赫尔曼纪念医院进行了脚踝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质和1个骨刺。医生表示:“(这个病)就像鞋子里有一块石头去跑步一样……有这种伤的运动员还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很少很少。”事实上从06年开始,刘翔就一直伤病不断。而据央视记者冬日那介绍,在德国期间,刘翔进行了两枪连跑的大强度适应性训练。训练强度的增加,也导致了刘翔右脚跟腱老伤的复发。所以,虽然很无奈,但是刘翔遭受了和许多运动员一样的厄运。在伤病缠身、老伤复发的情况下去比赛,摔倒并非反常。
不正常:受伤的刘翔还必须硬撑

刘翔很可能早知道跑不到终点,却必须硬着头皮跑
在7月3号,刘翔参加伦敦钻石联赛的晚上,因为低气温和肋间肌的酸痛的反应退出了决赛。不过,一个月后,旧伤复发的刘翔没有再选择退赛。他只能打两针封闭后硬撑着上场。而这样硬撑的结果很可能是跟腱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