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吧 关注:638贴子:29,011

回复:【小说】废立之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凌假意喝止,席间众将听了黄华的话,心有所感,又被他酒后涕泗交流的情绪所感染,都低了头。
杨弘在旁,一边慰解,一边阻拦他,不想黄华更其张扬,自斟了一大杯酒,一口干了,刷地扯开衣襟,露出长着黑毛的胸脯子,啪啪拍得山响,叫道:

“大魏兴亡,尽在太尉之手!当年我是你的部下,如今我还是你的部下,为了大魏社稷,太尉,你只要一句话,上刀山下火海,我黄华决不含糊!”


82楼2007-03-03 10:09
回复
    这话说完,杨弘差点儿把拥立楚王的事捅出来。王凌喝道:“不得胡说!你是喝醉了,想让我治你诽谤朝政之罪吗?还不给我闭了嘴!”杨弘听了这话,不敢造次,只抓住黄华的手一个劲儿地摇,口里哎呀哎呀地说不出完整的话,那亲切夸张的表情动作,把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83楼2007-03-03 10:09
    回复
      是夜,黄华留宿扬州,一夜无话。第二天,黄华带了随从,去兖州上任。路上即拟了绝密文书,令快马飞速进京送呈太傅。他想,昨晚的戏演得不错,看来太傅所料不差,十有八九是那么回事了。 

      黄华离去后,王凌召杨弘到密室,问:“黄华所言,可是真话?” 

      杨弘道:“大人勿疑,他是大魏的忠臣,对司马氏的跋扈,怀怨已久,昨夜酒后吐真言,发泄出来了,我料他不会是假话。”


      84楼2007-03-03 10:10
      回复
        王凌道:“过去他久在我的麾下,我看他表面很粗,内里却是极有心机的,不然依他的职位,既无大功,又无大名,父祖又非名臣,怎的忽然就被朝廷拔擢进京去了?如今又做了一州刺史,委以如此重任,没有司马懿的点头,如何能成?当着我的面敢诽谤太傅,怕是受人指使,前来试探吧?


        85楼2007-03-03 10:10
        回复
          杨弘道:

          “我与黄华同乡,自幼相识,我知道他决非奸诈之人。如今他比我升得快,这只能说他运气好。我找人卜过卦,那人是通易经的,卦成,得九二之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者,楚王也!可见大人之事必成。” 

          王凌很相信天象谶纬之说,听了这话,面露喜色,道:

          “如此说,令狐虽死,兖州尚可用?”


          86楼2007-03-03 10:10
          回复
            杨弘道:

            “我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大人一句话,黄华绝对站在大人一边,他是我们的人!” 

            “好,好,好——!”王凌一口气说了三个好,道,“天助我也!


            87楼2007-03-03 10:11
            回复


              黄华的信到京时,监禁中的杨康也已招出了实情。司马懿看完杨康的供状和黄华的密信,叹了口气,说:“唉,我老了,可是他们就是不叫我安宁!”

              说着,摊开纸帛,给驻节东南的太尉王凌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 
              几天之后,王凌接到了司马懿的信。

              信中写道:

              “愚兄近日神思恍惚,梦中常见无头鬼魂,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岂非阳寿将尽乎?昔日好友,相继辞世,遍视国中,唯有你我,又与贤弟聚少离多,思之泫然而涕下!恨不得与弟同榻而眠,长相厮守也!临纸涕零,不知所云,望弟为国珍重,自爱自爱!”


              88楼2007-03-03 10:12
              回复
                随信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个用黄绢包着的物件,王凌打开,是一个玉匣。打开玉匣,是一个用红绒裹着的东西,王凌以为是金玉之物,再打开,却是两枚长长的铁钉。

                王凌诧异,道:

                “司马懿好糊涂,怎么送来两枚钉子?”舍人劳精在旁,取过铁钉端详半天,说:“这是两枚钉棺材用的钉子,事不宜迟,大人可速发!”


                89楼2007-03-03 10:15
                回复
                  王凌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劳精道:“司马懿梦中常见无头鬼魂,乃将死之兆也。他行将就木,是给自己预备的棺钉。肯定是一时糊涂,误将此物当做金钗包好,放进匣中送给大人。司马懿阳寿将尽,大人之事必成!”

                  王凌道:“你不要强作解人,哪有将棺钉做金钗送人的,况且这物件怎能放在身边?”

                  劳精道:“既如此说,莫非大人之谋已泄?无头鬼魂,分明是在咒大人,又送来棺钉,哪里是怀好意?如今箭在弦上,势所必发,事不宜迟,千钧一发,大人已无退路!”
                  王凌沉吟道:“的确是没有退路了。”


                  90楼2007-03-03 10:20
                  回复
                    数日后,星象有异,南斗星旁有彗星见。
                    王凌请占星者观星象之征,云,楚地当有王者兴。王凌决定举事,遂派一队水师轻挑东吴水师,然后退还。吴军数千人攻占涂水,布防移师。王凌上疏朝廷,夸大边地的紧张情势,要求整军讨贼,以图乘机起事。疏奏至京,朝廷竟没有批准。
                    王凌知道事情可能败露,立即遣杨弘前往兖州,约定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传檄天下,拥立楚王。


                    91楼2007-03-03 10:21
                    回复
                      杨弘飞骑至兖州,见兖州城头旌旗整肃,戈甲鲜明,城门森严,护城河边的吊桥已经拉起,根本进不得门,遂于城下呼喊。
                      城头的校尉报进去,少时黄华出现在城头垛口旁,见是杨弘,命放下吊桥,放他进城。杨弘进了城,即被放翻捆了。杨弘挣扎大叫,见了黄华,喊道:

                      “黄老弟,我是杨弘啊,怎么把我捆了?”

                      黄华道:“你是为王凌来做说客,煽动谋反的吧?奉太傅命,当然要捆了你!”

                      杨弘傻了:“难道你,你你……”

                      黄华道:“不错,我是太傅的人。上次酒宴上,不过是做戏耳。太傅早闻王凌之谋,我不过是试探你们罢了。看你们的情状,果不出太傅所料。”


                      92楼2007-03-03 10:21
                      回复
                        杨弘嗒然,一句话说不出。黄华又道:

                        “太傅平叛大军已在咫尺,兖州等各州城皆已戒严,听从太傅调遣。王凌将死,尚不自知,可悲复可叹也!”

                        杨弘知道大势已去,问道:“既如此,你想如何处置我?”

                        黄华道:“你我不但是同乡,而且是异姓兄弟,从前在战场上你又救过我的命,我当然要救你。如果你想活命,我立马放了你,见了太傅,就说你幡然悔悟,只身逃出扬州,揭露王凌的阴谋,如此,不但无罪,反倒立功。贤兄意下如何?”


                        93楼2007-03-03 10:22
                        回复
                          杨弘叹道:

                          “王太尉待我恩深义重,何忍背之?与之同死,又与国事何补?可叹我杨弘竟做了第一等背义卖主的小人!”

                          黄华不悦,道:

                          “这是何等话?如果你要和他同死,我当然不拦你,先把你关进牢里,待王凌擒后,再由太傅处置。我是看多年兄弟的份上,为报答你过去的情意,想救你的命罢了。只是你死了,父母妻儿痛断肝肠,你背着叛臣之名,死有余辜,就在阴司,也是王凌的麾下之鬼,我觉得这不划算。要死要活,自是由你定的。”

                          杨弘说:“老弟莫说了,我当然是要活,明是一条死道,我凭什么跟人走到底呢!”


                          94楼2007-03-03 10:22
                          回复
                            黄华听杨弘如此说,立刻作书,联署二人的名字,揭露王凌之谋。把王凌与令狐愚如何萌发逆谋,如何派人赴楚知会楚王,如何商订定都许昌,另立朝廷,扬州和兖州官员何人参与此谋都写明白了,派人送与司马懿。 

                            司马懿还没有收到黄华与杨弘的密信时,已经开始了行动。除了令狐愚属下杨康狱中招供外,令狐愚属下另一个将军张式奉命二次赴楚,商议迎立楚王的具体细节,还没有返回兖州,闻听令狐愚暴病而死,大惊。

                            他没有回兖州,而是直接去了洛阳,求见太傅自首。


                            95楼2007-03-03 10:23
                            回复
                              司马懿叫着王凌的字,骂道:“王彦云啊王彦云,我老病在身,还有几年好活,可你偏不叫我安宁!杀你的头,灭你的族,不过多一些无头鬼而已,我何惧哉!”说罢,命将尚书王广等将王凌留京的几个儿子先行监禁,率中军沿水道进发讨王凌。 

                              王凌也命属下各州郡发兵严备,令下之后,响应者寥寥。王凌焦虑地等待兖州的消息,派往兖州的杨弘却杳无音信。

                              王凌知事情不妙,正惶惑间,朝廷的使节到了扬州,来使是锺繇的长子锺毓,如今也是朝廷的重臣,见面之后,锺毓道:

                              “我奉旨来赦太尉之罪。太尉之谋,朝廷已尽知,如今太傅率大军已至百尺,只有半日之程。”


                              96楼2007-03-03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