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吧 关注:284,788贴子:2,950,603

【小说】高质量作品,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谋杀官员》 作者: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个人认为写的挺好的,推荐给大家看~~


IP属地:广东1楼2012-08-06 17:11回复
    作者紫金陈


    IP属地:广东2楼2012-08-06 17:13
    回复



      IP属地:河北3楼2012-08-06 17:13
      回复
        留名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8-06 17:14
        回复

            毕业于浙大数学系的徐策在本科期间就有“逻辑王子”的美誉,他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多次上过世界级刊物。其后拿到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加州大学获心理学博士,此后一直担任美国某投行的区域高管。
            徐策的单亲老妈在家乡的拆迁中被落石砸中,当场死亡。几名施工队员被判缓刑,现场指挥官员无一受惩。在其母一周年的忌日前,徐策突然离职回国。
            老家**局副局长凌晨被人击杀街头,旁边留下一行大字“杀够局长一十五,局长不够科长补”,这个公然向公检法挑衅的大案顿时引发轩然大波,市局刑侦处长高栋带队侦办。高栋是徐策的高中同学兼大学校友,全省顶尖的犯罪心理学专家,他能阻止这场疯狂的盛宴吗?
            (紫金陈最新小说,正宗本格推理,欢迎多转载、多分享、多评论,结局一定让你猜不到。)
            


          IP属地:广东5楼2012-08-06 17:14
          回复
            谢谢推荐,有机会一点看看。学习学习


            6楼2012-08-06 17:16
            收起回复
              “不过什么?”
                “脚印不太正常。”
              高栋跟着陈队长走到农田边,蹲下身,这里隐约可以看出一条很长的足迹,一直延伸出去。可他仔细一看才发现,地上的脚印都巨大,大约是47码的鞋子。
                好大的脚!而且印子很深,很清晰,但鞋底是完全平的,没有鞋纹。
                高栋皱眉不语。
                陈队长继续道:“这行脚印一直走到了农田那边的水里。”
                高栋放眼望去,田前面是一条长水沟,延伸长度望不到头,如果凶手走到了水沟里,那么之后在哪里上岸,就无从考证了。
                高栋抿抿嘴,这案件恐怕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他站起身,重新回到奥迪车旁,道:“尸体现在在哪?”
                “在法医实验室。”
                “身体有几处伤口?”
                “初步看了只有心脏一处。”
                “什么东西杀的?”
                “可能是某种尖锐物,一下就刺进胸口心脏。现场没发现凶器,我们正派人周边搜查。”
                “死亡时间还没出来吧?”
                “恩,只知道是昨晚,具体时间还要调查。”
                高栋手按住下巴,思索着:“案件发生在车里,那应该是熟人做案了。”他心里有了方向,“难怪把脚垫拿走了,车里的脚垫的材料是橡胶的,很容易留下凶手的线索,看来凶手的反侦察能力很强。不是个普通的凶杀案。”
                陈队长道:“高局,有一点比较奇怪,车里没有发现打斗迹象。”
                高栋突然转过身,沉声问:“怎么回事?车内空间就那么大,凶手没有经过打斗就把凶器刺进死者的心脏?”
                “恩……现在是这样,还要等法医的鉴定。”
                高栋吐了口气,照目前的大致情况了解,死者怎么被杀的是个谜,现场没凶器,门把手没指纹,地上的47号大脚印显然是伪造,照此推断,他心里预估车里也不会找出有用指纹。
                目前他只能猜测凶手是熟人做案,其他有用的人证物证都没有,这还真有点麻烦。
                想了片刻,他转头道:“那条横幅在吗?”
                “在,之前就怕老百姓议论太多,收起来了,我这就去拿。”
                陈队长从一辆警车里拿出一卷白布,展开后,上面写着红色的艺术字,虽然高栋已经知道这事,但亲眼看到横幅,还是心里一震。不光他,所有在场的**人员都是心里一震。
                横幅上写着:“杀够局长一十五,局长不够科长补。”
                这是他从警以来遇过的最恶劣、最嚣张的大案,无出其右。
                高栋面无表情地走出案发现场,朝人群看了几眼,据说谋杀案发生后的36个小时里,有50%的凶手会回到现场,说不定凶手此刻正躲在人群里。当然了,他知道自己不是火眼金睛,即便凶手就是面前的其中一个,他也不会发现,只是本能地想去看看有没有人看上去鬼鬼祟祟的。
                当然,敢做这案子的家伙,自然心理素质好得很,看过去就鬼鬼祟祟的人没这水平。
                他目光随意地在人群里来回移动了几下,随后对向了一个方向。他微微缩小瞳孔,让视线更集中些,他在辨认着,同时在记忆中抓取曾经的画面。
                那个人……那个人……高栋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
                徐策站在人群里,看到那个**队里的领导朝这边看过来,随后发现,那人的目光是盯着自己的,过了片刻,竟朝自己笔直走来,心跳不由加快了,但转瞬后,他的头脑马上告诉自己,不用紧张,没人现在就知道是我干的,放松,放松……坦然无事……
                “徐……徐策!”高栋终于认出了这个看着那么眼熟的人,惊喜交加地叫了一声。
                徐策盯着他的脸望了一阵,好一会儿,总算认出来了:“高……高……老高……”他一下子名字想不起来,只记得姓高,这个年纪的人了,叫“老高”总不会错。
                “哈哈,老同学,”高栋带着徐策走出人群,到旁边一角,笑着说,“一时叫不出我名字高栋了吧,哈哈,老徐,我可对你的大名,一直记得很牢呢。”
                “哦,是吗?”徐策淡淡地笑了笑。
                高栋也不意外,徐策向来性格有些孤僻,情绪总是波澜不惊,他问道:“你不是在美国吗,怎么回来了?”
                “国外呆久了厌倦,想回来寻点事做做,目前暂时先在家里休息。”
                “恩,那也好,呵呵,咱们可有十来年没见了吧。”
                “应该十一年吧。这案子你负责?”
                高栋拍拍额头露出个苦恼表情:“没办法,又得忙活一阵了。”
                徐策嘴角略微翘起,道:“破了这个大案,你又能升官了吧?”
                “呵呵,哪有那么容易哦。瞧,今天我还挺忙的,等下要开会,你这边住哪儿,手机多少,忙完了我这几天找你聚聚,一直以来,那么多同学里,我就最佩服你了。”高栋拍拍他的肩。
                徐策把手机号码和住址报给他。
                高栋又闲言几句,先和其他**离开了,剩下三四个维护场地。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8-06 17:19
              回复
                第四章
                  由于案发是昨晚,也就是十二月六号,所以案件命名为一二六特大杀人案。但此时的高栋显然没想到,过不了多久,这个案件就将改名为一二六特大连环杀人案。
                  傍晚,高栋刚拿到法医室的初步尸检报告,马上召集专案组成员开会。
                  开会的除了县局的领导和刑侦队全员外,其他十来个都是他从市局带过来的人,因为小县城里的**,破破普通刑事案件还过得去,对大案经验少,而且他也更相信自己带的人的能力。
                  当地的人马,主要让他们负责调查走访,收集资料。  高栋打开投影仪,道:“这案子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据说省厅马上要报到部里,咱们得抓紧时间,最快速度锁定凶手。有些同志和我一样,市局来的,早上没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咱们先看下案情大致情况吧。”
                  他按动投影仪的遥控器,切换画面,继续道:“这是死者李爱国被发现时的照片。”
                  画面中,四十多岁的李爱国歪着头,睁着眼睛,斜躺在驾驶座上,脸部没有表情,胸口心脏处有大量的暗红血迹,一直流到了驾驶座下。
                  “李爱国的身上只有一处的明显外伤,伤口正中心脏,据法医猜测,凶手大概用了三棱枪刺之类的东西,一把刺进了李爱国的胸口,并且正对心脏。李爱国大约不超过半分钟就彻底死去。”
                  “大家再看另外几张照片,车内整齐,没有打斗过的痕迹。”  说到这里,不少人都纷纷议论,没有打斗过,怎么就把人给杀死了。
                  高栋咳嗽一声,示意等下再讨论,继续道:“副驾驶座的抽屉里,有两万块的现金,后备箱里有若干的高档烟酒,凶手杀人后都没动过。显然,凶手杀人不是为了钱财。”
                  他又切换了一副画面,这是汽车的正面照,车前的挡风玻璃上,放着一条白布红字的横幅,上面写着“杀够局长一十五,局长不够科长补”。
                  他没有对这个画面做评价,继续换了汽车各个角度的照片,完后,他道:“死者李爱国,昨晚和几个朋友在酒店喝酒打牌,据他朋友的供述,他们大概在十点半左右散场,随后,李爱国独自开车离开。从沿海南路和凤栖路十字路口的监控看,李爱国的车是10点52分进入了凤栖路,但小区门口摄像头没拍到奥迪车进入小区,这表明,李爱国是在开车进入凤栖路后,快到小区前遇害的,具体遇害时间应该在10点55分左右吧。法医的死亡鉴定结果也与之相符。”  “李爱国老婆供述,李爱国大概昨晚9点左右给她打过电话,说晚上玩牌,大概晚点回来。李爱国老婆没有觉得异常,所以先睡了,直到今天早上才知道出事了。下午去查了他通话记录,昨晚9点左右,他确实跟他老婆打了一个电话。”
                  “目前这案子有几个难点,凶手杀人后,用布把车内车外的指纹都擦了一遍。由于李爱国与凶手没有发生过搏斗,所以李爱国的指甲、身上以及车内,都找不到凶手的毛发、皮屑、纤维等物件。而车外的水泥地上的脚印,被凶手故意破坏了。凶手在车内脚垫上留下了脚印,但脚垫被凶手带走了。凶手在杀人后,顺着旁边的农田逃到了水沟里,之后从哪里再上来,暂时无法查出。根据法医描述,当时凶手的脚上大概套了一个平底的铁鞋套,所以留了一串平底的47码大脚印。平底的铁鞋套使得凶手的身体重量踩到地上的压强是均匀的,所以只能推断凶手体重大约在120到140斤之间,无法判断他的身高。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凶手作案没有留下任何的物证。”  一名**问:“有没有目击者?”
                  高栋摇头道:“事发接近深夜,这条凤栖路上,原本就人流稀少,现在又是冬天,更少有人行。据凤栖小区的保安说,他当时在保安室里睡觉,没听到外面有异常动静。”
                  局长郭鸿恩道:“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凶手整个杀人过程,没有留下任何的人证物证?”
                  高栋点点头:“正是如此。”
                  会议室里唏嘘一片,大家都在交头接耳讨论着没人证物证的案子该怎么破。
                  高栋看了大家一眼,咳嗽一声,讨论都停了下来,他接着道:“根据他朋友的描述,李爱国昨晚开车回家是一个人的,监控探头也表明,副驾驶座上也没有人,但案发时,凶手显然是在副驾驶座上的。所以我们可以还原一下整个案发经过,李爱国在昨晚十点半散场后,一个人开车回家。进入凤栖路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还没开到小区门口,半路停了下来,并且打开了车内的保险锁,开门让凶手上车,凶手坐上了副驾驶座,随后杀了他。”  县队的陈队长道:“凶手是怎么杀了李局的?就算凶手有三棱枪刺,但车内空间狭小,怎么可能不经过打斗,就把枪刺扎进了李局的身体里?而且一下就正中心脏,位置不偏不倚,身体的其他地方,却没有任何的伤口。”
                  高栋道:“答案只可能是凶手把枪刺扎进李爱国的心脏前,李爱国就已经不动了,完全丧失反抗能力。因为如果李爱国能动,凶手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只一下,刚好就扎准进了心脏位置,身体其他地方不留下任何伤口。即使凶手真就运气那么好,李爱国被扎后的几十秒时间内,还是有反抗能力的,不可能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下午我去看过李爱国尸体了,我发现李爱国的耳朵根下方的脸部位置,有一小块烫伤的痕迹。我跟陈法医讨论了一下,应该是凶手拿了一根高压电击棒,先用电击棒击昏李爱国,再对准心脏,用枪刺一下扎准。当然了,死亡到今天下午已经过了大半天时间,所以法医没法通过体液鉴定李爱国死前是否受了电击,这是我们的推断,也是最有可能的推断。”  会议室里顿时唏嘘一片,因为在这个普通的县城,从来没遇过有人行凶,先用电击棍击昏,再直接往致命器官上扎一刀。
                  普通的刑事杀人案,大多是失手杀人,即便是有预谋的报复性杀人,手段也很粗劣,往往用斧头、榔头、尖刀等凶器。
                  用电击棍先击昏,再造成能瞬间死亡的致命伤,这种手法很干脆,而且留下的作案痕迹也最少。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8-06 17:23
                回复
                  “如果凶手作案前,也是从水沟里过来的,那监控不也拍不到吗?”
                    高栋肯定地道:“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凶手在作案前,已经在凤栖路上蹲点守着了,作案前时间尚早,凶手如果从水沟里过来,容易引起路过的行人注意。第二,水沟里的水深到膝盖,凶手如果裤子湿了,也会引起死者的警觉。当然啦,你或许说凶手裤子湿了,躲在某个角落换干的,但这么做,太折腾了,隐患很大,不符合凶手干净利落的作案手法。”  高栋道:“大家注意到案发所在地的地形了吗?案发在南北走向的凤栖路的南段。凤栖路最南端与沿海南路的交叉口,有一个监控探头。凤栖路中间,也就是小区的正门口,有一个探头。北端与沿海北路的交叉口,也有一个监控探头。虽然案发点没有探头,但整条凤栖路,两头和中间都有监控,一边是小区高墙,凶手爬不过,一边是荒田,凶手来的时候不会从荒田走。这就是说,整条凤栖路完全是个封闭的区域。”  高栋看了所有人一眼,发现大家还没跟上他的思路,他加重了语调:“凶手在犯罪前,必然进入了凤栖路。凤栖路两端和中间都有监控,那么凶手也必然会被监控探头记录下来。陈队和我的人一起重点查,昨晚6点以后,每个人,每辆车,凡是进入了凤栖路,之后没有离开下一个探头,或者车辆半路下过人,就表明此人滞留在凤栖路上,那么他就是凶手!”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瞬时群情激奋,高栋果然是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一个彻头彻脑没有人证物证的死案,那么快就找出了方向。
                    当晚进入凤栖路的每辆车,每个人,只要从一个探头里进入了凤栖路,之后短时间内没有从任何一个探头里离开凤栖路,那么表明此人留在了凤栖路上,显然,这个人留在了路上,那么必然就是凶手了。
                    这条思路理清,后面的工作就有方向了。
                    凤栖路不是主要道路,车流行人数量有限,调查应该不会太困难。
                    正当大家为有了方向充满信心时,高栋接到了个电话,打完电话,他沉默了片刻,最后道:“李爱国身上的**配枪丢了,枪套放在车抽屉里,大概还有五六发子弹,也被拿走了。”
                    郭鸿恩抿抿嘴,没有说话。他毕竟是领导级别的人物,不能让别人注意到他的焦虑。
                    大家也都一片沉默。


                  IP属地:广东14楼2012-08-06 17:40
                  回复
                    高栋轻嗽一声,道:“凶手手里有了枪,必须抓紧逮捕,现在一共有五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陈队,你负责安排,马上按我说的查凤栖路的三个监控,这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这几天大家都留局里轮流加班,辛苦一下。第二,郭局,需要你这边安排一些人,查查全县的道路监控,看看案发前一段时间里,李爱国的车子后面是否有可疑的车辆跟踪。第三,张一昂,你联系省**厅物证专家,把案发现场的所有遗留物,全部重新鉴定一遍,看看是否能找出某些线索。第四,陈队,还是你安排人负责,给李爱国昨晚的几个朋友,以及他的亲友录详细的口供,罗列出完整的社会关系,并且调查他社会关系中,有没有人表现异常的情况。第五,郭局,还是要麻烦你,现在人手不够,需要从下级的各个辖区***里,调一些有经验的警O(∩_∩)O察,细致走访周边,看看当晚有没有人见过异常的人。好了,咱们就从监控、物证、人证、社会关系这几个方面着手,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早日侦破此案!”


                    IP属地:广东15楼2012-08-06 17:43
                    回复
                      第五章
                        徐策笔直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手里的**式手枪。
                        他在思考。
                        高栋带队督办,他会从哪个角度入手呢?
                        以他的智力水平,应该已经发现,凤栖路是个上中下三个监控探头包围起来的封闭区间。
                        凶手在作案前,显然已经蹲点滞留在路上了。凤栖路一侧是小区高墙,一侧是荒田。他一定认为,凶手作案前是步行或者坐车进入凤栖路的,不可能从荒田那边过来。  作案前时间尚早,如果从荒田里过来,难保不会被目击者发现,这与凶手干净利落的作案手法不符。所以凶手要么从沿海南路拐进凤栖路,要么从沿海北路拐进来,要么从小区里出来。
                        事实上,如果高栋这么猜的话,他答对了。
                        我就是从沿海北路进入凤栖路的!
                        接下来,高栋一定会派人查进入凤栖路的每个人和每辆车,看他们是否从三个方向的监控中离去。如果有人没有及时离去,滞留在了路上,那么此人肯定就是凶手了。
                        如果是搭车进来的,虽然监控里拍不到车里坐了几个人,但高栋一定会每辆车去核实的,查哪辆车在凤栖路上半路下了人。  可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让他失望的。
                        这点,徐策很自信。
                        之后高栋会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后,通过判断是熟人作案,转而重点调查李爱国的社会关系,可是,那样就更错了,我跟李爱国根本不认识。
                        好吧,接下来不用管高栋了,开始设计下一个对象。
                        时间已是晚上九点,这时,徐策接到电话,是高栋:“老徐,现在有空吗?哈,咱们出来一起聊聊,这么多年没见面……好,那咱们待会儿见。”  挂下电话,徐策心里泛起些隐忧,他为什么找我?难道是我昨天的行动有瑕疵?
                        他仔细回忆昨晚的每个细节。
                        不可能,不会留下任何瑕疵。
                        他深呼吸几口,平复心率,随即拿起手枪,步入了后屋,出来后,身上已不见了手枪。
                        他走到院子里,那里停了两辆车,一辆是墨绿色的现代,一辆是黑色的奥迪,他坐上了现代车,开到离**局不远的一条街上,那里有一排的夜排档,他放低车速,降下车窗,向外观察。  “老徐,这边,快过来。”最外面的一间夜排档里,高栋穿着便服招呼着。
                        徐策停好车,不紧不慢地走过去,坐下。
                        “来,老徐,吃点什么?我有一个小时空闲,你也知道早上出了这事,我真忙不开,回头还要去局里。咱们老同学十来年没见面,嘿嘿,今天难得逮到机会,我怎么总得和你吃个饭。”
                        “既然你忙,我怎么好意思打搅。”
                        “可千万别这么说,难得碰面嘛,你看,你一个那么多年在美国,我呢,成天跟案子打交道,呵呵,咱们聚一起的机会少。这回呢,刚好你回国,我偏遇到这案子到你们白象县,你看,这不是缘分呐?”  徐策笑笑:“没错,咱们是很多年没碰面,我也挺想见老同学。”
                        “对了,早上忘问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听说你前几年结婚啦?”
                        “恩,老婆孩子都还在美国,我在国外呆厌了,想回国来看看有什么机会。等我这边弄好了,再把他们接回国。”
                        “打算找个工作还是自己创业?”
                        “想自己弄点事情干吧,上班,厌了。”  “也对,听说你之前在国外投行干,年薪上百万美金呐,要回国还上班,就太没意思咯。”
                        “没有上百万,其他同学乱说的。”
                        高栋笑着指他道:“六七十万美金是跑不了的。”
                        徐策没有否认,道:“你呢,小孩挺大了吧,男女?”
                        “六岁的男孩。这小孩现在大了,整天吵着要见我,皮得要紧。这回遇到这案子,我看样子要在你们白象县呆段时间了,这不,他妈电话打了好几个,说小孩嚷我要我回去。真够折腾的。”
                        “案子有线索了吗?”
                        高栋不好意思地苦笑:“说实话,暂时还没呢。对了,这事你们当地人都知道了吧?”  徐策点头。
                        高栋道:“哎,影响太恶劣,我背上压力如山。最可恨的现场没人证,没物证,***邪门。这么些年,我自己办的案里,还没遇过手段这么牛逼的货色。”他在官场自然说官话,遇到了老同学,平时的说话习惯也就放出来了。
                      


                      IP属地:广东16楼2012-08-06 17:44
                      回复
                        第七章
                          徐策从后屋里出来,手上拿着一只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已经晚上11点了。
                          这是个诺基亚的高端机,周围一圈金边,实际上是镀金,另有几颗碎钻镶嵌着。
                          这不是徐策的手机。
                          他拿着手机反复地看着。  警O(∩_∩)O察能通过手机的信号来找到手机的具体位置,如何使手机不对外发出信号?
                          他对手机收发信号的原理不太了解,但没关系,他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推理。
                          当拨打一个手机号码时,遇到拨不通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你拨打的手机已关机,一种是你拨打的手机不在服务范围内。
                          如果你拨打对方手机时,得到的信息是他的手机已关机,那么表明,移动公司知道了他手机关机的信息。所以证明,单纯把手机关机了,手机依然会对外发送信号,告诉移动公司这个手机已关机。


                        IP属地:广东20楼2012-08-06 17:47
                        回复
                          所以,如果仅把手机关机了,警O(∩_∩)O察依然能通过移动公司,找到手机的位置。  所以,要想让警O(∩_∩)O察查不到手机的位置,必须把电池板取下来。
                            能量是守恒的,手机向外发射信号需要能量,没有电池板,没有能量供给,手机自然无法发射信号。
                            徐策拆下了这只手机的电池板和手机卡,这样,警O(∩_∩)O察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现这只手机了。
                            他回忆起刚刚这只手机的主人向他哀求的声音:“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听领导指示办的,我就是个干活的。”
                            对于一件恶事,是下达命令的可恶,还是执行命令的可恶?
                            执行命令的会说,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执行命令,如果不执行命令,他会受到处罚。
                            有些国度里会宣扬一种长官意志的思想,军令如山,士兵是不应该,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的,只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无论这个命令是什么,作为下级,必须要服从,否则就该受到惩处。
                            但现代的文明国家都规定,士兵如果接到长官违反人道、违反法律的命令,可以有权不予执行。  东德和西德合并后,法院审理了一起东德警O(∩_∩)O察开枪打死翻越隔离墙的人的案子,警O(∩_∩)O察辩称当时他在执行上级的命令,这是警O(∩_∩)O察的本职工作。但法庭最后还是宣判其有罪。因为法官认为,虽然你在执行上级的命令,但是你的手枪口径如果偏离了五公分,那么你既执行了命令,也不会伤害到那个人了。所以,你在杀那个人时,存在了主观恶意。  对于一件恶事,下达命令的固然应该在以后的清算中受惩罚,而执行命令的,你原可以敷衍执行,结果却助纣为虐,有什么理由逃避惩处呢?
                            徐策对那位手机的主人一点都不感到同情。
                            他又想起了上半年的那件事。
                            徐策从小父母离异,由其母独自带大,随母改姓徐。
                            今年的二月份,那时他尚在美国。白象县进行旧城拆迁改造,徐家的祖宅位于拆迁名单中。
                            徐家的祖宅面积不大,年岁很长。从清朝慈禧太后开始,那宅子就姓徐,后来军阀混战,宅子姓徐,国民党时期,宅子姓徐,日本人占领期间,宅子还姓徐。结果到了现在,宅子突然改姓“违章建筑”了。说房产证、土地证,一本都没有,要强拆,只补偿每平方一百块。  徐策舅舅找出了民国时候宅子的房契,证明房子不是违章建筑。旧城改造维稳工作室的笑他拿前朝的尚方宝剑来挡本朝的官,不予理会。
                            徐策母亲和他舅舅都另有住处,不在祖宅居住,祖宅隔成了几间出租,每个月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就这样每平方一百块的补偿标准被征收,当然不同意。于是他们阻止拆迁人员施工,发生冲突,徐策母亲不幸被房梁的一块落石砸中,当场身亡。
                            后来县政府认定他母亲是“妨碍公务造成的意外事故”,只给予了三万块钱的赔偿,几个施工人员象征性地判了缓刑,主管官员无一受惩。
                            每一想到这,徐策总是会咬咬牙口。
                            他当然不是为了赔偿多少的问题。他在美国收入颇丰,不在乎赔的是几万还是几十万。他在乎的是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国外多年,突遭从小独自把他带大的单亲母亲的噩耗,他顿时追悔莫及。
                            没有人对这件事情负责。
                            好吧,他们应该要负责的。
                            在回国前,徐策已经想得很透彻。
                            他走到了屋外的院子里,坐进了奥迪车,驶出了家门,顺着沿海北路拐进了凤栖路,又从沿海南路驶离,开到了县里五星级的半岛大酒店的门前。
                            他停下,看了眼电子表上的车辆里程数。  随后掉头又进入沿海南路,开进凤栖路,到了中间,他踩刹车停顿了一下。再看了一眼车辆里程数。
                            两次的里程相减,半岛酒店到凤栖路一共是二千三百米。
                            他记下了这个数字,随即松开刹车,继续开回家中。
                            整个县城的各条路上,都有数量不等的电子监控,这让杀人显得困难重重。
                            从那么多个电子眼的监控中,寻找出合适的地点,避开电子眼,实施计划,不太容易。  从半岛酒店前往凤都小区的这段路上,前面的路都人流过大,只有凤栖路上,公务员小区,人口结构简单,人流量少,看来,下一次的动手,还是得在老地方。
                            当然了,上一回的手法已经不适合再用了,需要更精妙的犯罪技巧。
                            现在需要重新规划一下方案了。
                            电子监控,如何全部避开呢?
                            还是上一回的手法?
                            他陷入了思索。  唯一让他欣慰的一点,正因为现在有太多的电子监控,所以警O(∩_∩)O察的破案,也更依赖于监控录像。只要骗过了监控,就骗过了警O(∩_∩)O察。
                            真正的完美犯罪,依靠的永远是思想和大局观,而不是高端的科技手段。


                          IP属地:广东21楼2012-08-06 17:48
                          回复
                            第八章
                              距离李爱国被害,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次会议室的案情通报会上,气氛压抑得让人难以呼吸。
                              “你们查清楚了,一个滞留在路上的人都没发现?”高栋沉声问。
                              陈队低头“恩”了一声。
                              “每辆车,每个人都查过了,问过了,一个都没漏掉?”高栋显得有些气恼。
                              主管刑侦的县局副局长张相平打个太极:“这事是市局的兄弟们一起办的,高局可以问问他们。”  高栋听得出来,张相平的意思是查不出可别怪他们县局的人没本事,这活可是大家一起干的。
                              高栋缓和了语气道:“我知道大家这几天都很辛苦,我有时候脾气不大好,容易急躁,不好意思。”
                              他这级别比自己还高的官员会马上认错说软话,丝毫没有做作的样子,出乎张相平的预料,他对自己先前这句略带挖苦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忙转头对陈队道:“高局没有怪你们的意思,你们具体怎么查的,说来大家听听,看看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
                              陈队道:“我们查录像时,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对行人,一个是对车辆。从三个点的监控上看,案发当晚六点后,从沿海南路走进凤栖路的人,沿海北路走进凤栖路的人,以及小区里走出进入凤栖路的人员,所有的人全部在之后的监控中,走出了凤栖路或进入了小区,没有一人滞留在凤栖路上的。”
                              高栋点点头,任何一个人,如果从沿海南路或沿海北路进入凤栖路,或者走出小区进入凤栖路,如果这个人不是凶手,那么他必然会在过几分钟后走出凤栖路或进入小区。
                              滞留在路上,没有继续在监控中出现过的,一定是凶手。  陈队继续道:“对于车子,电子监控只能拍到坐在前排的车内人员,没法拍到坐在后面的车内人员。但电子监控能很清晰地拍到牌照,除了小区内住户的车辆,一共找到了891例社会车辆或出租车、黄鱼车、三轮车进入过凤栖路的,我们共有三十名队员每辆车主进行了询问,除了还有25辆联系不到的,其他车主都表示当天夜里,没有坐他们车的人在凤栖路上半路下的。所有车主的身份也都进行了排查,没发现可疑者。”  高栋道:“还有25辆是什么车?”
                              “都是没牌照的车子,有几个三轮车。”
                              “三轮车上带顶棚,监控拍不到里面有没有坐着人?”
                              “恩。”


                            IP属地:广东22楼2012-08-06 17:49
                            回复
                              高栋抿抿嘴,道:“好吧,那再安排人手,想办法把剩下的25辆问清楚。另外,再安排几个人,查看案发前几天的监控,看看有没有像是在踩点的可疑分子。有的话,马上调查。”  散会后,高栋躺在椅子里,眯起了眼睛。
                                怎么可能?
                                所有的人没有在凤栖路滞留的,所有的车没有把人放到半路下的。
                                那凶手是怎么出现在凤栖路上的?总不可能天上飞下来的吧。
                                他相信以凶手的作风,凶手只有一个,没有同伙和帮凶。所以查询的那些车主不会说谎。这些车主既然都说没有人在凤栖路上半路下车,那么凶手究竟是通过什么办法,滞留在凤栖路上的?  难道答案在剩下的25辆车里?
                                旁边的张一昂看着他,谨慎地问:“高局,万一……万一凶手来的时候,也没经过摄像头呢?”
                                高栋仰起身:“那你说会怎么来?”
                                “说不定,跟他逃离现场一样,也从农田过来。”
                                高栋摇头:“不可能的,案发前凶手一定已经等在那里了,案发前时间尚早,如果凶手从农田走进来,很容易引起旁边几条路上的人的注意,凶手所有手段都计划得这么周密,怎么会提前就把自己暴露在别人关注的眼光下?你们这几天也调查走访了很多周围的居民,包括当晚有外出过的,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可疑人,也没有一个人当晚看到有人在田里走。小区的墙很高,没法爬出来。再者,前天我安排物证科的人把凤栖路的农田全部搜查过了,没有发现从水沟过来的新鲜脚印。所以凶手一定是从路上过来的,监控中一定出现过凶手,只是我们还没把他找出来!”  张一昂点点头,高栋的判断还是很有道理的。
                                高栋继续道:“现在必须继续抓紧查所有的车辆,尤其那25辆没联系到的车辆。如果凶手搭个黄鱼车在凤栖路半路下了,现在已经隔了好几天,即便找到车主,很可能车主想不起来凶手的长相。所以必须尽快找。”
                                张一昂皱皱眉头:“现在只能这样了。凶手的犯罪动机自相矛盾,凶手如何来到现场的也是未知。哎……”


                              IP属地:广东23楼2012-08-06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