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山
在西安火车站的小旅店住一夜,因为旅游车就停在对面的站场。清早起来,可以方便地坐上早班车。没想到只是晚了几秒,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在眼前开走。去坐后面一辆,又没想到旅游车一定要等到人满才开,而这个季节去华山的人似乎不是太多。于是一等就等了一个半小时,西安到华山的车程也不过如此。到达华山西门时,已经接近11点。人在旅途,很多事情不能控制。我知道自己并非登山健将,所以才就近住宿,早早出门,为了获取双倍于网上指引的登山时间。但我的时间对别人来说显然从未重要过。一生最怕浪费时间,奈何一生都在浪费时间。或许是一种宿命,或者是一种魔咒。拒绝了山下老婆婆兜售的廉价雨衣。为了轻装上阵我已经把部分行李寄存在西安火车站,小背包里只剩下必不可少的物件。雨衣不占分量,但心理上也觉得是一种添加的负担。我要走的是传统的登山路,不是索道,不是“智取华山一条路”的无关风景的艰险。是从玉泉院开始,一步步走上北峰。据说千百年来人们都这么走,当中想必有很多文人骚客,一手执笔,一手仗剑,且行且吟。有关华山的诗文,所以才有与众不同的侠气。我知道,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的风骨文人了。蛊惑的文字从来不曾绝迹,文字后面真正的灵魂,却成了可笑的误会。玉泉院是一座比较大的道观,红柱青瓦的建筑,假山松柏的小景,还有很多近代风云人物撰写的碑文石刻。若不赶时间,可以逗留久一点,因为这里的特点基本上代表了华山人文一面的看点:道教文化重,碑文石刻多。而且此后一直到北峰,再也没有大的景点。其实也不是没有,只是那些景点更像路标,并没有特别之处。到了鱼石就确认在路上,到了五里关就知道走了5华里,到了莎萝坪就知道平地将结束,到了回心石就明白前路开始艰险,如此而已。但这样也好,一路走下去,可以清晰计算自己的进度。疲累时环顾四周,看不到青峰秀美,只是童山濯濯。裸露的山石也没有独特的造型,只是一味地大角度倾斜,冷冷地坦白着华山的山势凶险。有人说这条路集中了华山40%的精华,倒也可以理解,华山的精华原在一个险字。这一段路的风景就是纯粹的险峻,不能赏玩,只能体验。千尺幢、百尺峡,还有老君挂犁之前的那段长长阶梯,几乎直上直下,漫长而没有尽头。我只有低着头抓着铁索不停地爬,腿不能抖,心不能抖。知道前路漫漫,索性也不去看了。遥远的希望,本来还不如没有希望。下午3点左右,终于走上北峰平台,向左再拐一小段路就上了北峰顶,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除了两块大石头。一块刻着金庸手书的“华山论剑”,一块刻着他那幅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对面的山崖有一条长蛇般蜿蜒的小路,一个个人影蚂蚁一般在上面蠕动着,望上去凶险无比。那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了,不管之前是坐索道还是走路,到了这里只能徒步攀登,沿着这令人惊心动魄的羊肠小道,走向掩映在云雾缥缈中的华山顶峰。天气本来很好,不冷也不晒,这时云雾却浓重起来,难怪北峰又叫云台峰。雨终于下起来了,我不得不买了一件一次性雨衣,价钱是山下老婆婆出价的两倍半。披着雨衣,顶着凛冽的山风继续上路,我有些遗憾自己的失算。但原来失算的并不仅仅是天气,前面还有更大的意外等着我。那意外,将让我简单的华山之行变成一场难解的记忆。 2.意外从山脚到北峰是30华里,我走了4个小时。从北峰到金锁关是7华里,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再走4个小时。这一段路,人仿佛踩在山巅,四周峭崖兀立,细雨空蒙中群峰幽幽,孤高冷峻。华山的险峻终于化身成美丽的风景,山外云天,动人心魄。碰到的人越来越少,多数是下山的。我和他们反向而行,不时看看雾霭中峭拔的山峰,越来越觉得华山之险不过是视觉上的惊悸。只要没有恐高症,华山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惊险。我的恐高症总在安逸时发作,又在无望时消失。没有规律,全凭感觉。这一次我感觉到它消失了,所以我上了华山。无望有时也是好的,可以催生不顾一切的勇气,以及超脱恐惧的空白。空白令人麻木。我的体力正在消减,连带判断力也在下降。但我并没意识到。否则就不会那么轻慢,小看了华山的凶险。而任何轻慢,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块石头在五云峰和金锁关之间。魔鬼叫我心生轻慢,无端端地忽然想绕过去看看石头后面是什么,又无端端地忽然想给自己留个影。身边没有人,只有自拍了。把相机放在栏杆上,为了让镜头稍稍仰起来,就在相机底下垫了个小软包。设定好了,跑到几米开外站定,对着黑洞般的镜头,挤出勉强的笑容。红光一闪一闪,快门就要按动。忽然,相机像一个受伤的人,趔趄着仰头倒了下去!我冲上去,却还是没有接住。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相机从容地在我指间掠过,镜头朝天,一级一级地跌了下去。那姿态,仿佛一个凌空坠崖的生灵。我眼睁睁地看着,束手无措。原来栏杆外就是万丈深渊,我竟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根本没有去留意。栏杆下方一米远是一棵树,树的下方几米远是一块桌面大小的草坪,再往下就看不到了,完全垂直的角度。相机显然已经坠落无边深渊,因为一点碰撞的声音都没听到。理智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当买个教训了,天色已黑,不能再逗留。理智又说,赶紧决定接下来怎么处理,能够弥补就弥补,不能弥补就马上忘记。
在西安火车站的小旅店住一夜,因为旅游车就停在对面的站场。清早起来,可以方便地坐上早班车。没想到只是晚了几秒,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在眼前开走。去坐后面一辆,又没想到旅游车一定要等到人满才开,而这个季节去华山的人似乎不是太多。于是一等就等了一个半小时,西安到华山的车程也不过如此。到达华山西门时,已经接近11点。人在旅途,很多事情不能控制。我知道自己并非登山健将,所以才就近住宿,早早出门,为了获取双倍于网上指引的登山时间。但我的时间对别人来说显然从未重要过。一生最怕浪费时间,奈何一生都在浪费时间。或许是一种宿命,或者是一种魔咒。拒绝了山下老婆婆兜售的廉价雨衣。为了轻装上阵我已经把部分行李寄存在西安火车站,小背包里只剩下必不可少的物件。雨衣不占分量,但心理上也觉得是一种添加的负担。我要走的是传统的登山路,不是索道,不是“智取华山一条路”的无关风景的艰险。是从玉泉院开始,一步步走上北峰。据说千百年来人们都这么走,当中想必有很多文人骚客,一手执笔,一手仗剑,且行且吟。有关华山的诗文,所以才有与众不同的侠气。我知道,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的风骨文人了。蛊惑的文字从来不曾绝迹,文字后面真正的灵魂,却成了可笑的误会。玉泉院是一座比较大的道观,红柱青瓦的建筑,假山松柏的小景,还有很多近代风云人物撰写的碑文石刻。若不赶时间,可以逗留久一点,因为这里的特点基本上代表了华山人文一面的看点:道教文化重,碑文石刻多。而且此后一直到北峰,再也没有大的景点。其实也不是没有,只是那些景点更像路标,并没有特别之处。到了鱼石就确认在路上,到了五里关就知道走了5华里,到了莎萝坪就知道平地将结束,到了回心石就明白前路开始艰险,如此而已。但这样也好,一路走下去,可以清晰计算自己的进度。疲累时环顾四周,看不到青峰秀美,只是童山濯濯。裸露的山石也没有独特的造型,只是一味地大角度倾斜,冷冷地坦白着华山的山势凶险。有人说这条路集中了华山40%的精华,倒也可以理解,华山的精华原在一个险字。这一段路的风景就是纯粹的险峻,不能赏玩,只能体验。千尺幢、百尺峡,还有老君挂犁之前的那段长长阶梯,几乎直上直下,漫长而没有尽头。我只有低着头抓着铁索不停地爬,腿不能抖,心不能抖。知道前路漫漫,索性也不去看了。遥远的希望,本来还不如没有希望。下午3点左右,终于走上北峰平台,向左再拐一小段路就上了北峰顶,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除了两块大石头。一块刻着金庸手书的“华山论剑”,一块刻着他那幅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对面的山崖有一条长蛇般蜿蜒的小路,一个个人影蚂蚁一般在上面蠕动着,望上去凶险无比。那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了,不管之前是坐索道还是走路,到了这里只能徒步攀登,沿着这令人惊心动魄的羊肠小道,走向掩映在云雾缥缈中的华山顶峰。天气本来很好,不冷也不晒,这时云雾却浓重起来,难怪北峰又叫云台峰。雨终于下起来了,我不得不买了一件一次性雨衣,价钱是山下老婆婆出价的两倍半。披着雨衣,顶着凛冽的山风继续上路,我有些遗憾自己的失算。但原来失算的并不仅仅是天气,前面还有更大的意外等着我。那意外,将让我简单的华山之行变成一场难解的记忆。 2.意外从山脚到北峰是30华里,我走了4个小时。从北峰到金锁关是7华里,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再走4个小时。这一段路,人仿佛踩在山巅,四周峭崖兀立,细雨空蒙中群峰幽幽,孤高冷峻。华山的险峻终于化身成美丽的风景,山外云天,动人心魄。碰到的人越来越少,多数是下山的。我和他们反向而行,不时看看雾霭中峭拔的山峰,越来越觉得华山之险不过是视觉上的惊悸。只要没有恐高症,华山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惊险。我的恐高症总在安逸时发作,又在无望时消失。没有规律,全凭感觉。这一次我感觉到它消失了,所以我上了华山。无望有时也是好的,可以催生不顾一切的勇气,以及超脱恐惧的空白。空白令人麻木。我的体力正在消减,连带判断力也在下降。但我并没意识到。否则就不会那么轻慢,小看了华山的凶险。而任何轻慢,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块石头在五云峰和金锁关之间。魔鬼叫我心生轻慢,无端端地忽然想绕过去看看石头后面是什么,又无端端地忽然想给自己留个影。身边没有人,只有自拍了。把相机放在栏杆上,为了让镜头稍稍仰起来,就在相机底下垫了个小软包。设定好了,跑到几米开外站定,对着黑洞般的镜头,挤出勉强的笑容。红光一闪一闪,快门就要按动。忽然,相机像一个受伤的人,趔趄着仰头倒了下去!我冲上去,却还是没有接住。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相机从容地在我指间掠过,镜头朝天,一级一级地跌了下去。那姿态,仿佛一个凌空坠崖的生灵。我眼睁睁地看着,束手无措。原来栏杆外就是万丈深渊,我竟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根本没有去留意。栏杆下方一米远是一棵树,树的下方几米远是一块桌面大小的草坪,再往下就看不到了,完全垂直的角度。相机显然已经坠落无边深渊,因为一点碰撞的声音都没听到。理智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当买个教训了,天色已黑,不能再逗留。理智又说,赶紧决定接下来怎么处理,能够弥补就弥补,不能弥补就马上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