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说起来还是诸葛亮力排众议,任马谡为先锋,因为马谡,马良并称为“马氏五常”,而且“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很得诸葛赏识。街亭地理位置特殊,兵家必争之地,有略阳、陇坻街亭、三个据点,前两个最利于防守,但街亭里面只有山,而且无水源,无粮道。
但马谡偏偏就把部队驻扎在街亭山上,副将王平劝阻也不听,诸葛交代的很清楚守住街亭,既是成功。王平说的马谡会不知道么?马谡会不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么?但马谡为什么这么急于立功呢?因为刘备时看出了马谡言过其实,马谡不得重用,但诸葛亮看的起马谡,委以重任,为将者哪个不想建功立业,不想流芳百世?以马谡的聪明不难想出此战不能克敌制胜,日后再想扬名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是在诸葛亮这位智者的手下,什么战略计划,作战部署,粮草补给等等几乎都交由事无巨细的诸葛亮一人决断,功劳自然都是诸葛亮最大。
以马谡的角度出发,街亭之战防守成功,功劳最大的仍是诸葛亮,因为守城只要你安营扎寨后坚守不出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任务马谡不是做不好,王平的意思不就是诸葛亮的想法么?但这样赢对马谡来说毫无意义,街亭又必须要守住,那就只有正面打败敌人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神话!但敌强我弱,而且附近无明显优势地形以破敌制胜,这个时候“居高临下,势如破足,背水一战”这几个想法鱼贯而出,而且马谡真的这样去做了,兵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马谡这样做有他的道理,有很多人说马谡垃圾坑了蜀军,坑了诸葛亮,他该死!马谡这样的布局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如果你是马谡你愿意一辈子平平庸庸的?但错就错在张颌更胜一筹,先包围了,再切断水源,纵火烧山。结果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马谡失街亭。
这其中有马谡的自以为是,立功心切,纸上谈兵等等因素,但作为领导完全没有感受到下属的这些想法,领导没有责任吗?街亭失守马谡本来就是参谋一个,这不是以短取败吗?我最难理解的就是刘备托孤时曾提醒过诸葛亮马谡的言过其实,为什么刘备死之前要对诸葛亮揭马谡的短呢?刘备看的明白可诸葛却看不明白,有人说诸葛亮只是一时忘了先主之言,你以为诸葛亮的脑袋和你一样笨呢吃一顿饱饭什么都忘了?诸葛亮的北伐为的就是先主的知遇之恩,复兴汉室他能忘了先主的托孤之言?而且当时诸葛力排众议那不就是说除了马谡根本没人支持诸葛亮啊!诸葛亮想的是马谡知我所想,也必能按我说的去做,可事实就是诸葛亮看懂了马谡的智,但没看出马谡的志!那一刻力排众议的诸葛亮心里对刘备的托孤之言究竟是在做怎样的心理斗争呢?而马谡失了街亭回来时诸葛亮对于刚才自己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心里又会是何等的悲凉呢?
马谡下狱了,蜀军中又少了一位智者,我仿佛能看到诸葛亮愈加孤单的身影徘回在北伐的路上,想起刘备,愈加瘦弱的诸葛亮只有拼命的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起“卧龙”自比管仲乐毅,但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远,最终五丈原诸葛亮一病不起,与世长辞,这位千古贤相在散手人寰之前心里一定还在自责,他在责怪自己不听先主之言,责怪自己没有尽到托孤重臣的责任,渐渐地,自责之声越来越小,由小变无,诸葛亮的世界,一切都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