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小奇吧 关注:129贴子:7,265
  • 4回复贴,共1

冯冯居士--禅定天眼通之实验(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家守戒修行,由戒生定,由定得慧,而得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所谓“神通”,璎珞经说:“神名天心,通名慧性。” 大乘义章第十二章说:“作用无壅,名之为通。” 神通一般有三种性质: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鬼神亦有小神通。这是依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乃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神通。三、变化神通力——是佛学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六种神通,均以智为体,分述如下:天眼通——应称天眼智证通(Divya-Cakesus) ,乃是得到**天眼根,照久无碍。人人均应具有五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世人只因被六欲所障,受五蕴所蒙,以致不能发挥潜能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只有肉眼可用。天眼人人均有,但是很少人的天眼发生效用,大多数都已萎缩凋谢。天眼有两种......,依佛家禅定修得天眼;生于**诸天自得之天眼。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五章说:“于眼得**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还,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 无量寿经下卷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1楼2012-08-04 02:08回复
    天耳通——天耳智证通(Divya-srotra),这是得**天耳根,远近听闻无碍,亦有报得与修得两种。修得者,是修行人修四禅定所得;报得者是属于**四禅果报,即是俗语说生来有的,天耳通可听千里万里之外,细微声音亦可闻。他心通——他心智通(Paracitta-jnana) ,是知道他人心念无碍,即是别人心想什么,都可立即知道。宿命通——宿命智证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这是知道自己及六道众生之宿命前生今生来生之事。第五种神通——神足通,又名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证通(Rddhividhijnana),是佛家无漏禅定所臻的神通境界之一,可变现不可思议境界,游涉往来宇宙任何空间。上面的五种神通,仍然是“有漏”的禅定所得的神力,除了佛门修行者之外,外道亦有些人可修得,只不过是外道的修成者能力不能持久,而且往往有邪魔由之入侵。因为它不是由正觉正智而得。佛家的修行是从正智正信戒定与布施济度入手,所得的神通正大光明,威力不同。第六种是漏尽智证通(Asravaksaya-jnana),这是佛家三乘修行无漏禅定的最高境界之一,诸漏断尽,得庵摩罗识,进入不生不灭,永存于宇宙各元空间,有能力可度各空间的众生,能解一切惑。这六种神通,佛菩萨都具有,能力大小与程度范围各有不同。佛陀,观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迦叶尊者等等许多佛菩萨的能力都是无限巨大的,可以改变宇宙的物质与非物质;有形无形的形态与性质。普通的佛家修行者,也有很多很多人修持或前生带来的五种神通。例如晋朝的佛图澄和尚就具有广大的五种神通,历代高僧多数有若干神通,大小不一,佛教历史上不乏记载,不胜枚举。居士也不少有神通的。不过,有大神通的高僧或居士,通常都深藏不露,不愿用神通来惊世骇俗。佛陀也曾一再告诫弟子不可滥用神通作为弘法主力,佛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佛尚戒之勿妄用神通。大概是由此之故,如今当代的高僧大德都不肯炫示神通,他们谨遵佛陀教旨,以讲传佛法正信正戒及大慈悲普度广济出苦度化为宗旨,不谈神通,不示神通。当代高僧大德们不尚神通,一是由于谨遵佛旨,一是谦逊,世人少见神通表现就否定神通,这是太无知,太武断!虚云老和尚有大神通,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但是他从不自认有神通,尽管他一生显示了多次神通,他亦谦辞不承认有神通。来果老和尚也有此等神通,他却从不以有神通自居。慈航老和尚有神通,知过去未来,亦从不自称有神通。现时在美国金山寺传戒弘法引渡西方人的宣化度轮法师亦有神通,可是总是自谦:“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 他老人家说什么也不懂,可是我在金山寺挂单之时,某夜我心中埋怨他:“这老和尚爱骂我,我还是溜走吧!” 次晨早课以后,他老人家微笑问我:“培德,你昨天晚上心里说我爱骂你!你知道吗?我不是爱骂你,我看你心性太高傲小气,是修行的障碍。所以我给你一点当头棒喝,这是我为你好。” 吓得我大惊,慌忙行礼:“我知错!从今明白了!” 到如今,我若要背后说他坏话,可得蒙住被头才行!金山寺万佛城的弟子们都知道,尤其是洋人弟子们更熟知法师是有他心通和天眼能天耳通等神通的,他们常说:“我们背后说他什么他都知道,瞒不过他。” 可是您若以此询问宣化度轮老和尚,他一定笑答:“我哪有什么神通?我什么也不会。” 他的字写得那么好,他也说“写得不好”,他讲经文明白又清楚,出口成章,他也说:“我的文字不好。”别的法师们也都类似他这样地谦虚。一瓶不摇,半瓶摇!高僧们有神通,都谦虚不承认,我这个凡夫蠢子,没有神通的,却时常“半瓶摇”,喜欢妄谈神通。


    2楼2012-08-04 02:10
    回复



      4楼2012-08-04 02:21
      回复
        多年前有幸拜读冯冯居士大作,倍感亲切、敬仰--文如其人。今天转发此文之前跪地先磕了三个头......这几天看到贴吧的排名、再看看聚会的报名心里有点纠结;一人独自小酌、想起了冯冯居士特转发此文。


        5楼2012-08-04 02:48
        回复


          6楼2012-08-05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