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拜读·名著
有感而发
文:小沫
前些日子闹书荒,又不想看太长的小说,于是又重读了狄更斯的《双城记》,却依然为他绝美的作品折服,一部时间跨度为三十几年、游弋在两个著名城市的故事,无论从文笔,从立意,还是从技巧,不得不让人叹服。
《双城记》是我最早接触的狄更斯的作品,或许它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吧,尽管后来拜读了一些他的其它作品,但我最爱《双城记》。
相形之下,现在的青春文学作家,实在是太单薄了。有人说,现在的流行作品,或许几十年后,就会成为被人接受的经典,但是,有些作品的单薄与无知,实在不能激起我再次拜读的欲望。
我从不认为自己文笔有多好,看着书架上的智者们,我实在赧颜说出自己写的叫文章。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带着好闻的油墨香的纸页,看着一个个工整的方块字,忽然很感激那些写下它们的人。我不知道当时是怎样一个闪现的火花,抑或是历久弥新的思索,让他们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我看到的是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会说话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高尚的行为或者猥琐的嘴脸,他们有着激进的言辞或者麻木的表情,他们有着真实的感情或者虚假的暧昧,他们是存活在书页中的人物,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他们的性格通过言语和举止清晰地显露出来,而不是由形容词堆砌的定语。
狄更斯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宽容,他的理性,他的缜密,让你无法抗拒他的吸引。在拜读《双城记》时,我不断猜测将会发生什么,但是猜中极少,尤其是在将近结尾时,似乎是捉弄读者一般,让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当真的发生了时,我恍然大悟,只恨自己太肤浅,然后,深深爱上这本旷世奇作。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会有多少爱着青春小说,多少在忧伤和颓废的文字中感受着毁灭的美,但是我只钟爱这类似古典的作品,我想说它们其实不古,它们是与时俱进的,但又有多少人听得懂我的陈词。
此是的炎热已然令我汗流不止,我对着键盘敲下自己都不太懂的文字,这样似乎很傻,可我只想表达我内心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说的热爱与惭愧,这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奇怪的说辞,也是献给我钟爱的著作的赞美。世界上只有一个狄更斯,但是狄更斯这样的有自己个性的作家却不止一个,他们是文字世界的苦行僧,是创造社会万花筒的魔术师,是历史缩影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