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动漫吧 关注:32,668贴子:719,770
  • 10回复贴,共1

装与不装,这是一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装X,不仅像是一条食物链,更是当下社会环境的怪圈"
想装X?请看文艺片,补小众向和观赏实验短片吧。
这个行为长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你我都身在其中,说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她。看文艺片的你鄙视过看民工漫的我,看小众向的我鄙视过追着新番的他,看实验短片的他又鄙视过看喜洋洋的你。我们都(曾)是翻白眼的高手,即使做这个动作的不一定是眼球。
装X,涉及人民对自我和他人能力的认定和比较。你看啥本与他人无关,可在这条食物链中就成了比较的对象——而且这不仅仅是天朝特产,君不见可爱的理科博士谢耳朵也多次声情并茂地对文学博士进行间接的装X——鄙视。可谢耳朵在剧中是被设定为一个有性格缺陷的怪胎,而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似乎每个人都是怪胎。装X无处不在,成了一个没人能逃的怪圈。
装吧!会装X才会去有意识的充电,充电才能丰富,丰富才会进步——可装X真是件累人的事。前一秒你自信满满的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后一秒稍有不慎就立刻落入别人的白眼中。而且有时候——一些人的自信满满的NC程度简直令人发指的言论让你不得不想上去一阵劈头大脸地开始装X。
不装吧!可一切事物在人类眼中是不可能做到平等相看的,这几乎都可以算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你以为你可以超脱其中?除非你已经是一个统治者。而且有时候——你只是客观地说明一些客观事实或者拿出证明理论的论据,都会被套上“装X”的帽子,让你百口难辩。
装,不装,这是个问题。既然不能超脱,那就请你反思。你的装X是否触及到了别人的底线?你是否有过不愿落入“大众化”而落入了伪 装X的行列?你是否选择了不适合自己但又不得不去进行的生活?——相反,你为什么会“被装X”?是否自己的确过于主观的喜欢片子而漏去了确实存在的缺点?你是否被戳中**后只会人参公鸡?(扯远了╮( ̄▽ ̄")╭)换个角度,因为想装X就会下意识地去补充自己的知识量,某种层面来说也可以适当促进和丰富个人阅历。
装与不装,这依旧是摆在你我面前的问题。


1楼2012-08-01 10:12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08-01 10:15
    收起回复
      2025-07-26 15:3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要有接触,人的心理就不会那么单纯了,我觉得楼主说得很有道理0.0!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8-01 12:23
      回复
        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吧
        楼主说的很有理+1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8-01 12:25
        回复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别说看电影,就连看影评也需要技巧。一部电脑公映,影评铺天盖地而来。如何甄选出比较靠谱的评论作为自己观影的参考,也是身为现代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写影评是个技术活。我认为好的影评无外乎两种:一种适合看电影之前看,让人放下文章恨不得马上跑进电影院去;还有一种是看电影之后看,让人读完以后泪流满面连连捶桌子说这小子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把握想说的全说了。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好的电影,各有各的好处;坏的电影,毛病却都差不多。影评也是如此,每一部好电影的好影评,妙处都是不同的,你没法把他们总结成一二三四条。但除了好影评意外的各种影评,就不一样了---这种影评不一定是坏的文字,正相反,它往往写的花团锦簇,精彩纷呈,但实际上毫无帮助,甚至可能让你误入歧途。制作方在新片公映时都会邀请一些人来评论,这类应酬之作既无诚意,也无真意,拂人脸面,只好吹捧一二。如果错信了他们跑去电影院,那就真是遇人不淑了。所以我要试着把这类影评一一解剖,归纳总结,写成教训,让后来人多个心眼。如果你在一个影评中发现以下几种现象,那么就要多加留神了。你遭遇的,很可能就是“好影评以外的那种影评”。第一个现象就是赞“内涵”。 “内涵”这个词已经沦为万金油。就像你实在不知怎么夸奖女人就说她有气质一样,很多影评人实在不知道怎么夸奖电影,就会用到这个词:这个主角的演技颇有内涵;这一连串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内涵……甚至还有懒惰的人,直接以一句“这部电影很内涵”涵盖了整篇影评。类似的词还有“层次”:这部电影拍摄的很有层次;“节奏”:这部电影的节奏非常之好;“氛围”:这部新电影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总之,它们没带来任何新东西,但很容易让人肃然起敬。最妙的是,你没法说作者错---都是务虚的主观感受嘛。第二个现象是赞卡司。卡司是英文cast的音译,意译为演员,阵容。西学东渐,中国人也开始卡司卡司地叫了起来。如果一篇影评划了大部分篇幅喋喋不休地列举这部电影的卡司,然后事无巨细的回顾每一个演员昔日的代表作,那么基本判断,这部电影实在泛善可陈,作者只能没话找话。我有一位朋友参加一档烹饪节目,我们听说以后都很惊讶,这小子平时信奉君子远庖厨,连锅都不碰,参加那类节目岂不是一开口就穿帮?但是他说,不露馅其实很简单,不要提具体烹饪过程,要专注于讲解食材的难得,原料的绿色天然。人家一看你对食材这么讲究,甭问,一定是大师了!真可谓是:天下万物,俱为一体,烹饪影评,道理相同。第三个现象,叫做堆术语。在前两种现象里,我们看到的有效信息太少,而在这种现象里,我们得到的有效信息又太多。这一类影评,言必称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伯格曼;动辄引用爱森斯坦,麦茨,巴赞;结构出现不少于5次,符号一般多于3次,人性和心灵像跷跷板的两头一样交替出现,最后以“致敬”作为结尾。至于电影本身到底好不好看?对不起,这个问题太肤浅了,我不想回答。


          IP属地:湖北6楼2012-08-01 21:09
          收起回复
            ...活的真辛苦


            IP属地:福建7楼2012-08-01 22:28
            回复
              如果能够为了装X而学习到了知识,就结果来讲也是好的嘛


              IP属地:北京8楼2012-08-02 1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