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逸吧 关注:35贴子:91
  • 0回复贴,共1

再生与毁灭的终极宿命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期间,《风的形状》将陈列在德国柏林一座劫后余生的教堂。这样的图画和自然天成的舞蹈,这样的再生与毁灭,仿佛在回答《富春山居图》火劫、被分裂、被离散的古老宿命,也为《风的形状》展览的承载——毁灭重生的教堂赋予了一种理解、契合与对话,更通过生生不息、层层点化的一次次作品,到最终一小撮灰烬终归于零。冰逸要表达的是毁灭与重生,是镜子的两面,如果勇于面对、肯自我拷问,那么,从显世功德到大自然的真“空无”,一切自有可以寂灭,一切生灵可以重生转化。
电影评论家梅文说:“这幅画的最终结局是毁灭,虽然冰逸认为万物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无,这也正深得东方世界观之精髓,这也许正象征性地体现了中国要经历自身的文艺复兴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悖论。”
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高名潞评价道:“冰逸的长卷较之以往的作品更具阅读性。以往的阅读以速写线描的故事为主,现在的长卷叙事减少了讲故事的因素,强调了不同部分在形式和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在处理黑白对比和肌理变化方面也更为细腻,整体上具有浑然一气的感觉,也更具有视觉感染力。这种叙事更近于让观者想象发挥的音乐,而非被动聆听的讲故事。”
冰逸则认为:“作品就是语境本身,而不是被语境的对象。”因此,她的兴趣不在于制造某种画面,而在于创造一种意境和境界,一种在自由中蜕化发生的可能。


1楼2012-07-28 17: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