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清晨了,是早起准备早餐的阿三嫂发现的,据说我就躺在家门口。这些事黑眼镜告诉我的,我睁开眼的时候,正趴在黑眼镜背上,被背往房间去去呢。我一直头晕晕乎乎的,躺在床上,等着黑眼镜端来一碗姜汤才想起昨晚的事。
我歪歪扭扭地做起来说:“黑爷,你昨晚没事儿吧?小弟我可被人坑惨了。”嗓子里跟吞了生石灰似的,火辣辣的疼。
黑眼镜一脸不在意地说:“我正想问你呢,你有床不睡,大晚上洗个澡再躺外边露营,怎么着,救济贫困的山野蚊子?”
我一听急了:“谁叫你昨晚不拦着我喝酒的,这会儿来笑话我。”然后吧昨晚的事给他说了一遍,然后龇牙咧嘴地问他:“你说,是不是都赖你!是不是都是你的错!说不定人家的目标就是你这个老流氓,害我倒霉了。”
黑眼镜忙赔笑说:“小爷,我错了还不成吗?咱这岁数最多是个青年流氓……”
这时,阿三走了进来,还拿了一些退烧药。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我,然后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把头凑过来,跟我们说:“这位小哥儿怕是碰见了赶尸匠啦,被阴气撞了才晕过去的。”
原来湘西从清朝开始有广为流传过的赶尸传说,但是这赶尸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候。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命令阿普军师把战死的弟兄送回故里。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这便是赶尸的最早版本。
但是赶尸真正广为人知是从清代中期开始,先是为了将客死四川的湖南人赶回家乡安葬,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客死人尤其是一些死刑犯要求回乡安葬,“赶尸”这个行当才兴盛起来。
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无 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腰包藏着一包符。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因为他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冲黑眼镜点点头,说我昨晚看到的情形袁三的描述很相似,黑眼镜不理我,只是示意阿三讲下去。
阿三告诉我们,现在会赶尸的人已经没有了,不过据这里苗民的私下传说,还有一位老苗民会赶尸。不过这个老人家也怕有了八十多岁,而且他没有在江边住,而是住在哪座山的哪片林子里,具体在哪阿三也不知道。不过当苗民有大型聚会的时候还是可以看见这位老人家的,所以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至于赶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阿三自己也说不清楚。
阿三走后我跟黑眼镜说:“黑瞎子,你觉得阿三说的是靠谱吗?昨晚我看见了什么不说,我掉下水可是真有人把我给掀下去的,我以我的笔记本电脑起誓,我要说假话,回去它就被我摔碎。”
黑眼镜在意的倒跟我不同:“叫‘爷’,别没大没小的。”摸摸鼻子继续说:“阿三这个人虽然狡猾爱财了一点,但也不会干这种事儿,把你弄下去弄死了他也没好处。至于赶尸的事儿,只有你自己清楚,黑爷我一向的原则是‘惹了我,活的给弄死了,死的给碎尸万段了’,反正不会让你小同志被人欺负的。”说完还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摊摊手,叫我今天休息一天,然后自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