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归宿”,可以说是扑朔迷离。明末清初的史籍中就有不同的记载,以后更是众说纷云,争论不休。其中较为激烈的是通山和通城两地之争.当然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李自成死在通山还是通城,有多少材料说多少话.这几年通城民间收集了近3000件有利于证明李自成殉于通城的史料.当然有待论证,但是文化搭台,背后无非是替旅游资源叫阵.通山在80年代就开始重点发展九宫山旅游,90年代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李自成殉于通山九宫山一说,的的确确是搭了个好台,唱红了通山旅游这场好戏.
锡山是我最好早接触的风景点吧,孩童时代去过一次,印象不是很深刻,读书时学校曾组织过一次爬锡山岭,无奈有事没有去成,后来一直飘在外地,至今没有去过,近几年听闻在家的朋友经常看爬爬锡山,木鱼湖畔,闯王陵边.或纳凉,或取水,或闲坐,或游玩. 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已成家乡人民早晚爱去之地.我之前在广州番禺工作过,当地市民每逢周六日,都爱往当地一个被称为当地氧吧的大夫山森林公园去游玩,那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当然也是免费开放的,年轻情侣穿行其中,一家老少于此闲坐,可以搞烧烤,骑自行车,小孩子快乐地开着各种游船,碰碰船.既可放松心情,亦可谈天说地.更甚有牌友搬来麻将等在此娱乐,也有初婚新人拍摄婚纱照. 我在想家乡的锡山完全可以给这么一个给家乡人们休闲,聚集,娱乐,放松的森林公园的.隔县城近不须建宾馆酒店, 适当地添加些娱戏设施.让锡山成为市民节庆假余的一个休闲的公园岂不是更好?往深处开发,资源不足,虽有旧时锡山八景,终归是小景宜情罢.没有拿得出手的风胜.就算考证李自成葬于斯,也未必能有更好的开发空间,锡山海拔高度才几百米,山过小.无法承载太多的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成通城的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聚集,避署观景的胜地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
黄袍山之名的来历听说有很多种说法,但都是民间流传.白水岩华中第一瀑,我也是最近才了解到的,落差210米为湖北之最,中国第三.可惜了建了水电站,如果能投入资金加以修整完善,不失为通城乃至湖北一名胜景点.
黄袍山历代名人荟萃, 张良退隐在此创办的了“伐桂书院”,黄庭坚退隐地,其黄氏宗祠落于此, 一门三尚书方氏家族, 明朝进士汪润田故居,黄帝兵寨之地, 姜尚在此点兵, 卫青在此培育勇士.宋有张文定,唐朝张十万,清代吴寿平,虽然有些仍待论证,但也足显黄袍山人文之浩瀚,更有近代毛主席,罗荣恒在黄袍创立湘鄂赣**根据地, 新中国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通修县劳农政府.红色景区有罗荣桓元帅纪念馆、湘鄂赣黄袍山**烈士陵园、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湘鄂赣党校旧址、通崇修县政府旧址、红军洞、八百壮士墓群.自然及人文景点众多,有山有湖,有瀑布,有峭壁,有遗址,有古居,有书院,有寺有庙有观.黄袍山旅游景区必定傲首于湖北旅游之前列!
黄袍是我曾外祖家.作为通城人,很多景点没去过,甚至于很少听说,很是惭愧.本文多数来源于网络.纵观通城旅游发展,相比邻县市咸宁,赤壁,通山不可同日可言.在咸宁来说是落后的.甚至于说和同样居后的崇阳也落后许多,一部《白蛇传说》迅速拉红了崇阳的当地旅游资源, 青山湖,大泉洞,龙泉寺瀑布等. 崇阳影视城的投建已把通城远远地甩到背后了,唯有通城旅游仍在踟蹰不前,不知路在何方.至今毫无建树,这让40万通城人情以何堪!红色文化黄袍山,瑶族文化药姑山,楚天第一瀑白水岩,华罗寨,百丈潭,天岳关,锡山岭,云溪水库,大溪湿地.八百壮士故里的通城也并非没有旅游资源啊.但确实在旅游开发这一块,我们需要迈大步了.
锡山有一叫金鸡石的地方,因该处有一形似金鸡的大石而得名。正面阴刻斗大“金鸡”二字,笔锋苍劲,乃宋代邑人,状元杨起莘题,并吟诗曰:“千年古石号金鸡,化雨霏霏长羽仪。不把稻梁为食啄,且将天地作笼栖。祥云架上非孤立,入晓声中岂乱啼。过客莫同凡鸟看,等闲飞上凤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