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吧 关注:36,982贴子:1,221,267
  • 9回复贴,共1

【宣传】专程过来宣传宣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新人小雪,特来宣传,星河的《枪杀宁静的黑客》有了贴吧,过去看看,绝对可以当元老!!


1楼2012-07-19 18:23回复

    枪杀宁静的黑客星(引子之前的引子)
    夜。
    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
    有的只是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自电脑屏幕中闪现出的微光。
    一对不知相隔多远的男女游戏玩家,各自坐在自己的电脑前面。在他们的头上,都带着样式古怪的第一代简陋头盔。
    他们在进行一场实时对战游戏,而且都已进入了相当时髦的“虚拟状态”。
    所有的玩家都知道,“虚拟状态”并不虚拟,而是使玩家的游戏状态更为真实。代言的屏幕形象变成了“真正”的对手,他的每一刀每一剑,都不再有屏幕界面的阻隔,而是明晃晃地直**的面门!
    游戏的规则也相当残酷,每一个形象都狰狞恐怖,每一招战术都阴险致命。而且玩家不但要应对敌手的进攻,还要小心网络中无处不在的妖魔。四下舞动着暴风骤雨般的刀光剑影,身边充斥着爱恨恩怨的喋血仇杀。
    时下的主战场上,攻防双方正是那对陌生的男女玩家!他们在生活中从未谋面,但在网络中早已对手多时。两人纵身跳跃,左躲右闪,悉心防守,攻敌不备,都发誓胜此关键一战。
    然而经过一番激战,女性玩家渐落下风,男性玩家则招招紧逼。最后,这位“面带伤疤的男子”终于一剑将那位“身着金属紧身衣的女子”狠狠地刺于脚下!
    “哈哈哈哈哈!”那男子一阵狂笑,“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我为王者!”
    “别说大话,你不过是趁我不注意捡了个便宜而已。”那女子并无惧色。
    “时值今天,你还是不肯服输吗?”那男子颇为自负,潇洒地挥了挥手中的长剑,飞扬起的衣衫下隐约露出了“…会…期”的字样,“我就是再放你起来一千次,你还是会一千次被我刺倒。”
    “那还有第一千零一次。”那女子平静地说道。
    “我不和你玩口舌之争的游戏。”那男子故作宽宏地笑笑,然后想要把那女子扶起来,“总之,这个世界是属于我了。”
    


    2楼2012-07-19 18:24
    回复
      今天上午,这里即将举行一种特殊的运动:长走。
      “长走”这种运动方式,最初起源于东邻日本,紧接着开始风行欧美世界,被誉为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因为它具有可以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器材等限制的特殊优势。
      而且在整个21千米的路程中,参与活动的人员应该做到不饮水,不进食,接受疲劳和饥渴的考验,以达到强化自己的身体,整肃自身的心灵,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地挑战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使身体得到锻炼,使意志得到磨练。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长走”有许多中学生参加。但他们的身体和毅力能够完成这一壮举吗?
      事先带队的老师曾向组织者提出建议:对于那些还是初中生的少年选手,赛程是否可以减半?可组织者微笑着解释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这种运动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手和赛程的说法,也没有时间限制,更没有名次之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实在走不完随时都可以停下来,沿途到处都有车辆收容。
      尽管如此,带队的老师还是满怀忧虑。
      要是孩子们都很要强,不顾一切地非要走下来,那可怎么是好?带队老师在心里思忖道。对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会甘于被所谓的收容车收容吗?
      


      4楼2012-07-19 18:26
      回复

        而在今天上午,在真正的行进队伍当中,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
        “我说你走那么急干什么啊!”左翼紧追慢追也追不上谭可欣的步伐,他几乎要小跑起来了,而按照规则在“长走”过程中是不应该跑的,“咱们又不是去救人!”
        “我要拿冠军。”谭可欣头也不回地答道。
        “可这‘长走’根本就没有什么冠军。”左翼不屑地撇撇嘴,“只要走下来就是胜利。”
        “可我就是要拿冠军。”谭可欣说的十分坚决。
        “好吧好吧,那就拿冠军吧。”左翼不得不再次紧追两步,跟上谭可欣。
        谭可欣不理左翼,继续大步流星地疾步前行。
        谭可欣主要是因为心里有气。
        昨天晚上,谭可欣在网上和郭威都说好了,今天一起来参加“长走”,甚至商量好了先一起乘车再一起打车并且商定了详细的时间地点路线图。结果今天早晨,谭可欣在约定地点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却连郭威的影子都没见到。谭可欣短信也发了,没人回;电话也打了,没人接;最后没办法,她不得不直接打车前往“长走”始发站。
        ——那么远的路,可真贵啊!
        钱的问题还在其次,可这是一个信守承诺与否的问题!一想到这一点,谭可欣就没法不生气!
        


        5楼2012-07-19 18:26
        回复
          最后,谭可欣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冠军,甚至都没能走完全程。但她至少在三分之二的路程中,一直都紧紧地咬住了首队。
          被收容车收容之后,谭可欣几乎虚脱过去。
          这次运动结束之后,谭可欣在家至少躺了一个星期。


          6楼2012-07-19 18:27
          回复

            “你的电脑也被没收了?”
            这话刚从郭威的嘴里脱口而出,他就自嘲地“哼”了一声。因为郭威看到,那台颇为高级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就摆在左翼的手边。
            “我没你那么笨。”左翼眼睛看都没看郭威,“我一直都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好学习的印象。”
            “那你跑到这儿来干什么?既然你带着笔记本,干嘛还要用这儿的电脑上网?你家居然允许你把这台高级笔记本带出来了?”问完这一连串问题,郭威也不等左翼回答,就把左翼推到了一边,“让让让让,先让我上会儿网。”
            可当郭威挤到左翼面前的显示屏前,就觉得十分好玩了。他发现左翼打开的居然都是什么时尚化妆之类的网站。郭威狐疑地看着左翼。
            “你交女朋友了?”
            


            8楼2012-07-19 18:30
            回复
              这时郭威才发现,左翼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这里——既不在自己身上也不在网上,电脑上那些网站只是他随便打开的。左翼现在正痴迷地看着别处。
              “那个漂漂美眉在哪儿啊?”郭威问道,同时下意识地四下寻找。他猜想左翼一定是在看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
              “他可比漂漂美眉强多了。”左翼的目光依旧凝视着大厅里的某一处。
              郭威顺着左翼的目光望去,发现大厅里几乎空无一人。在巨大的落地玻璃边上,只有一个清洁工人在仔细地打扫着卫生——他居然还戴着墨镜!
              “出现幻觉了?”郭威试着去摸左翼的额头。
              “幻你个头啊!”左翼一把拨开郭威的手。
              “那你到底在看什么呢?”郭威也急了。
              “你认识这个人吗?”左翼朝那个清洁工人努努嘴。
              “好像是个精神病吧……”郭威有印象以前听谁说过,只是当时没有在意,也不记得别人说的是不是这个人。反正校园里看报的打球的收集废品的精神病确实不少,说不定眼前这又是一个。
              左翼摇摇头,然后笑笑,好像很看不起郭威的样子。
              “你知道不知道‘解放宣言’病毒事件?”
              “知道不知道?你居然问我知道不知道?”郭威几乎惊叫起来,“球迷哪有不知道世界杯的!”
              “那么我要是告诉你,这——”左翼朝那个郭威猜测是精神病患者的清洁工人努努嘴,“就是上一届世界杯的冠军队你会怎么想?”
              “冠军?”这个比喻乍一听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郭威看看那名清洁工,又看看左翼,“你是说他和‘解放宣言’病毒事件有关系?”
              “何止是有关系!”左翼不屑地说道,“他就是那个故事的主人公!‘解放宣言’病毒事件里那名落网的主犯‘后会有期’!”
              左翼的话已经说完半天了,郭威还是没能说出一句话来。他仔细地看看那个人,然后又困惑地望向左翼——他怎么也不能把眼前这个看似精神有问题的清洁工与那名家喻户晓的犯罪嫌疑人联系起来。
              “‘解放宣言’病毒事件之后,这个人险些被判刑,但因证据不足被免于刑事处罚,无罪释放。”左翼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指着上面林林总总的照片,如数家珍地对郭威讲述着这个人的往昔;郭威注意到那些照片都很不清楚,有些照片的人脸上还被打上了马赛克,“后来他因精神问题休学一年,在休学期间学校特别照顾他,允许他在这里打扫卫生……”
              “那会儿这楼还没建呢吧?”郭威打断左翼的话。
              “那也许是当初这个地方别的楼——这个不重要!”左翼不耐烦起来,“所以他很感激学校,据说后来他出息了,出国念书再回国高就,但每个月总要来这里义务打扫一次——所以他根本就不是你说的什么精神病患者,而应该是你心目中的大英雄!”
              “嘿!嘿!”郭威像是在听天方夜谭,“那他现在在干什么?”
              那个被左翼称为“后会有期”的人打扫得十分认真,正当郭威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的工作好像刚好告一段落。他仔细地收拾好工具,然后朝门外走去。临出门的时候,还与门卫友好地打了一个招呼。
              看得出来,左翼本来打算回答郭威那个问题的。但一看见“后会有期”要走,连忙追下楼去。“帮我拿一下笔记本!”
              郭威捧上左翼的那台笔记本,也跟着追了出去。
              “嘿!”左翼冲着那人的背影叫了一声,“‘后会有期’!”
              那人头也没回一下。不过郭威还是觉得,他的身体有一个轻微的颤抖。
              “嘿!我在叫你!”左翼跑到那人面前,“大侠‘后会有期’,别以为大家都忘了你!”
              那人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微笑地看看左翼,一言不发。
              “我就不相信你能装下去!”左翼看着“后会有期”墨镜后面的眼睛说道,“我家有你的所有材料,我都保存的很好,我这就可以给你看……”
              “对不起,你认错人了。”从“后会有期”嘴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含义十分清晰的话语。
              “你看!”左翼接过郭威手里的电脑,“你看——这是你出庭的时候,这是你接受采访的时候,而这张是你入学报道时的标准照!”
              不知道是受了极为强烈的震动,还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本能反应,这个“后会有期”这次连话也不说,粗暴地推开左翼,径自离去。
              “看来人家大侠不肯接受你啊。”郭威对左翼说道。
              “哼哼!”左翼恨恨地说道,“等着瞧吧!”
              


              9楼2012-07-19 18:31
              回复
                假如你问郭威,究竟他的父母更民主一点还是左翼的父母更民主一点,估计郭威的回答还是会比较公允的。虽说左翼的父母对左翼百依百顺,但郭威总觉得那种所谓“民主的气氛”,还是自己家里更为浓厚一点。
                所以就在当晚,郭威在主动向父亲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因游戏或者网络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之后,电脑就被顺利发还了。
                发还的程序十分简单,不过就是把电源线移交过来。老爸没收电脑的方式就是没收各种连接装置,照理说再买一两条线也花不了多少钱,但郭威觉得还是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更加稳妥。
                郭威急于索回电源线,有其迷恋电脑和网络的成分,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因为他有些牵挂邓林。
                邓林已经一个星期没在网上露面了,在各种不同的网络联系工具上——无论QQ还是MSN——都是如此。这实在令郭威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根据他的印象,邓林决不可能离开网络这么长时间,这就好比鱼儿不可能离开水生活这么久一样。上个月邓林去外地不过三天,还在当地的网吧给郭威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相当无聊,目的只为联系。
                郭威是半年前通过网络结识邓林的。
                当时郭威因故没来得及更新杀毒软件,不慎染上了名为“大脑舞台”的病毒,一向自诩电脑高手的郭威这回却束手无策。于是他不得不在网上呼救求援,很快便得到了各种各样毫无作用的帮助方法——或者仅仅只是安慰。结果只有这名自称“邓林”的人传过来的软件小补丁行之有效。郭威非常感激对方,同时猜想他一定是比自己更高的高手。后来郭威还为此和邓林开过玩笑:
                “‘大脑舞台’病毒就是您老先生的杰作吧?至少是传播者!要不怎么只有阁下才有对策啊?快交代你的真实姓名!”
                “我可不是什么老先生,不过却有一个老先生的真实姓名。”对方很快发回了信息,“我的真实姓名叫吕洞宾。”
                当时邓林发完信息就没影了,郭威过了好半天才回过味来:这不是在骂自己是“咬吕洞宾的狗”吗!看来邓林一定是大笑着下网的。
                邓林是不会轻易离开网络的。郭威心想。有他自己的话为证——无论在网上以何种方式现身,邓林总是在表征自己特点的名字后面,张贴这样一句赞美网络的宣言:
                


                10楼2012-07-19 18:31
                回复

                  “这里的微笑比较持久,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后来郭威才知道,这句话本来是改革开放之初,用来描写一座发达沿海城市的话。
                  “这里就像我的另外一个家。”有一次邓林在与郭威聊天时这样描述网络,“你们逢年过节时,不是总要去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吗,我上网就和这个道理一样。”
                  当时郭威刚上网没多久,所以对邓林这种如此迷恋网络的情绪还多少有些新鲜。
                  “那在生活中你就没有内外祖父母吗?”郭威刚发出这句玩笑就有些后悔,因为也许邓林父母的上一代已经去世,这样问是容易触雷的。
                  “有——可我是外星人,所以他们的家分别在金星、火星、冥王星和彗星上,回去一趟实在不太容易。”——这就是邓林说话的标准方式,十句里有九句是在起哄开玩笑。
                  似乎就是从这一次开始,郭威认定邓林一定是一名女生。一般来说,只要在网上接触三次——或者说得更夸张一些,只要在网上说上三句话——郭威就能判断对方的性别,而且可以说从来没有走过眼。
                  所以等再下次“见面”的时候,郭威上来直接就问道:
                  “外星人小美眉,又来我们地球考察了?”
                  “你真是一个具有洞察力的地球孩子。”关于性别的问题邓林什么也没有说,因此这句有关“洞察力”的话看起来好像只是对后半句话的描述,“我的目的就是要把你们地球上的信息全部带回我们星球,然后再来打你们。”
                  郭威开始发笑,同时把自己的笑意用一个表示“微笑”的符号通过网络送了过去。
                  “如果只有您一个人干的话,那等你变成白胡子老爷爷——哦,不,是白胡子老奶奶——什么乱七八糟的!总之吧——等你七老八十了也搬不完。”
                  


                  11楼2012-07-19 18:32
                  回复

                    “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邓林的得意透过网线都能被郭威感觉到,“我只要有一根小小的金属棒,就能把地球上所有的知识都带走。”
                    这下郭威笑得更厉害了,送过去的是一个“开怀大笑”的符号。
                    “你不相信?”邓林仿佛真能听见郭威的笑声似的。
                    “鬼才相信。”郭威自然不信。
                    “那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
                    “洗耳。”郭威甚至都懒得把“恭听”两个字再打出来。
                    邓林讲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名外星人声称靠一根魔棒就能带走人类积累了数千年的知识,地球人不相信,于是外星人解释说:我们假设地球上所有的知识都写在英文版的超级百科全书里,现在我先来做一件预备工作。
                    我给26个英文字母编上号码——A是01,B是02,……,Z是26,a是27,……;再加上10个阿拉伯数字和一些常用标点及符号,比如“0”是90,“.”是60,空格是00,转行是88,……,等等等等,那么百科全书中的任何一段语句就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串数字,比如这句——“A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一只伶俐的棕色狐狸跳过这只懒惰的狗。)”就可以被写作“01004347352937002844414940003241503647394245004148314400463431382752510030413360”;而整部百科全书则是一串长长的天文数字。
                    但是请注意,无论这个数字有多长,它的“长度”仍然是有限的,只要我在它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它就会变成一个小于1的纯小数。
                    现在,我只要把这根金属棒的长度看作1,利用足够精密的仪器总能在它上面找到一个点,使它的坐标恰好等于这个小数。
                    等我回到自己的故乡星球后,再利用仪器把这个点找到,并把它还原成那个小数,整部百科全书就会立刻被“翻译”出来了。
                    “怎么样?精彩吗?”故事讲完了,郭威一直没有说话,于是邓林刺激了他一下,看他是不是已经听呆了。
                    郭威确实有些目瞪口呆了,他甚至深感惊诧,因为邓林说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当然啦,要想找到这个点,需要比针尖还要细上无数倍的工具,因此很难办到。”邓林最后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可是现在,利用纳米技术什么的,专家们就有可能做得很好。”
                    郭威非常惊讶,连忙询问具体如何做到,可邓林却卖起关子来,不肯说明白。后来郭威又连续追问了几个晚上,邓林不是说什么方法还不完善啦,就是说郭威听不懂啦,因此郭威也就没再继续追问下去——谁还没点自尊心嘛。
                    可是现在,新闻发布者本人居然失踪了。
                    其实从字面上理解,郭威也多少能够猜到一些:纳米技术,就是将极为微小的粒子进行拆分、组合和移动,那么自然就有可能在一种极端的精度下进行这种“刻点”工作。不过再往下郭威的想象力就进入了死胡同,因为他确实不了解纳米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
                    郭威开始给所有既认识自己又认识邓林的网友发电子邮件,问他们近来有没有“那家伙”的消息,可回答却都是“我们也在找那家伙”。看来邓林人缘还不错,有不少人惦记她,只可惜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的下落。
                    


                    12楼2012-07-19 1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