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5号。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兰花”特种邮票。志号:T•129。全套4枚连印。邮票画面都以画配诗形式,清幽淡雅。第一枚“龙字”,图旁题的是宋苏轼的诗:“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第二枚“大一品”,图旁题的是清何绍基的绝句:“香逾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第三枚“银边墨兰”,图旁题的是唐李世民的《芳兰》诗:“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裹作芬芳”;第四
枚“大凤尾”,图旁题的是明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同时还发行了一枚兰花小型张,图案为“红莲瓣”。邮票以外题有朱德的咏兰诗:“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现实中的兰花





赞美兰花的诗词
李世民: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 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赠友人(咏兰花)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香美,叨沐清风吹。余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陈毅: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偶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中得到启发,创出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和根芽。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以画露根兰寄寓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他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下附《兰竹图》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画,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盆。”
枚“大凤尾”,图旁题的是明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同时还发行了一枚兰花小型张,图案为“红莲瓣”。邮票以外题有朱德的咏兰诗:“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现实中的兰花





赞美兰花的诗词
李世民: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 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赠友人(咏兰花)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香美,叨沐清风吹。余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陈毅: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偶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中得到启发,创出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和根芽。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以画露根兰寄寓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他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下附《兰竹图》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画,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