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4,195贴子:993,644,428
  • 12回复贴,共1

看守所的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声明,作者是张培鸿,中国著名刑辩律师 以下所写均为虚构,谢绝跨省。

看守所,本是关押未决犯的地方,通俗来说,就是看管有犯罪嫌疑的人的场所。至于嫌疑人是不是真犯罪了,必须等待法院的裁决。与关押已决罪犯并强制劳动以改造其观念的监狱相比,看守所有两个不同点:一来看守所的羁押时间不定,从几天到数年不等;二来在这里一般不能同家属见面。
下面开始。


1楼2012-07-14 18:24回复
    继续


    2楼2012-07-14 18:25
    回复
      三楼日妈!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07-14 18:25
      收起回复
        几年前,到新疆办一个诈骗案,看守所在乌鲁木齐到八钢(编者注:“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简称)的路上,有一道大红门。想是因为人少的缘故,接待非常热情,一笔一划地认真登记,光是办手续就花了一刻钟,其中至少有十分钟是用在填写我们的证件上。我不由得感叹,在这里上班,不失为一个练习硬笔书法的好去处。


        5楼2012-07-14 18:26
        回复
          江西万载看守所,在县城背后的一个高坡上。跟其他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看守所一样,那里有着相似的随意:下午很晚才上班,不管你是谁,来自哪里,先问问要见谁,犯了什么事,关多久了,你说会判多少年等等,七七八八,家长里短。然后才慢吞吞地给你办手续,还要等上很长时间,才提出人来。
          有一年去浙江舟山的定海看守所,一个普通诈骗案,非要有两名律师才能会见。经过一番交涉,看守所的人说,你去隔壁的律师事务所租一个律师。结果我只花了一百块钱就搞定了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去年在温州乐清看守所,还有这样的情况,不过租金已经涨到300块。


          6楼2012-07-14 18:27
          回复
            下面说说上海的几家看守所。
            静安看守所是目前上海唯一一间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看守所,周围环绕着好几家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当然,困在那里的人是体会不到这份繁华的,因为所有的窗户都像浴室的门窗一样,只能往下看,不能往上看。基本上,他们聊得最多的不是自己呆的这个寸土寸金的地盘,而是诸如法院里谁谁是一把刀这样的话题。
            普陀区看守所,几年前由市区搬到郊外。地方是扩大了,却很不科学。进了由保安把守的大门后,还要依次通过三道呯呯作响的铁门才提得到人。匪夷所思的是,提到人后又要依次出了那三道门,再穿过长宽都是两百米的院子,才到会见室。简单点的案子,可能还没走到会见室就可以还押了。
            浦东看守所的女监在顶楼。想来是因为女监的缘故,看守也温和些。虽然是新建,却一共只有两个房间,分别用来提审和会见。这就意味着,律师必须第一个到,否则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等轮到你了,才发现空间小得离谱,两个人会见几乎不能转身。


            7楼2012-07-14 18:28
            回复
              很多看守所里都贴有各种标语,有喷绘的,有装裱的,有花边的,也有简单的白纸黑字的。内容无非劝人向善,教人悔改,传习法律,辅之有恐吓威胁的功效。最有趣的要数宝山看守所,圆形的提审通道上,密布着各种格言警句。但是这些话,被羁押者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像是专门写给视察者和管教们看的。


              8楼2012-07-14 18:28
              回复
                那些温暖的瞬间
                杨浦看守所,原来在上海市区的长阳路上,是非常破旧的一幢楼。每次人一进入大铁门,一股炖萝卜汤的味道就扑鼻而来,闻起来像是肉汤,其实就是在一大锅萝卜里扔了几块骨头。细想起来,很多看守所都有类似味道,尤其是那些环境逼仄的看守所,这是为什么呢?
                看守所共有五层,每层一个监区。每个监区的楼梯口有一道铁门,门后挂一块布帘子,撩起帘子,将会见手续递给管教,过一会人就会给提出来,戴上手铐后交给你。帘子撩起的瞬间,可以瞥见监室里拥挤的人员,胆大的甚至会跟你打声招呼。女监在二楼,跟男监不同的是,它的帘子是粉红色的,这一细节一度令我心生感动。
                现在,杨浦看守所搬到中原路去了。过去在老城区,房屋与房屋之间挨得很近。我办的一个毒品案的当事人关在那里时,他妻子会带着女儿到隔壁一幢居民楼的楼道中,大声喊爸爸的名字。监室里的人听到了,就将她爸爸扛起来,凑到狭小的窗口边,喊几声,望几眼。


                9楼2012-07-14 18:30
                回复
                  在外地开庭,遇到半天没有开完的案子,经常会出现法庭不负责被告人伙食的情况。这时候家属们就开始各显神通了:递水递饼干,或者直接送盒饭。自然,那饭盒总是被压了又压,鱼啊肉的,抖开来几乎是散了一盆。


                  10楼2012-07-14 18:31
                  回复
                    有一年在云南楚雄中院开庭,看守所派了一名管教押着当事人来出庭。上午庭审结束,法官跟管教说:你把他带回去吃了饭下午再来。管教不客气地反问法官:都几点了,哪里还吃得上饭?结果,破天荒地,管教、被告人、家属和律师一道欢聚在饭店里,点了一大桌菜,其乐融融。这事距今天,不止十年了。
                    2006年,我在上海市看守所见一位女当事人。她在美国留学时把老公杀了,回国时在浦东机场被边检发现。7月10日要开庭,我9日去看她。谈完案子,她说张律师你今天能不能不要熬夜?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希望明天开庭时律师有一个好的状态。我答应了她,结果那届世界杯的决赛,我愣是没有看成。


                    11楼2012-07-14 18:33
                    回复
                      没人看就算了,不更了


                      12楼2012-07-14 1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