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楼吧 关注:1,265贴子:146,377

【江南旧事】----姑苏人家(1)---花萼里(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开始推出“姑苏人家”系列栏,介绍老宅往事旧人旧影,老城的变迁可见一斑,由于都是如烟往事,还是从最真实详细的史料入手,所以大多都是转贴,以保证其真实性,当然也会有我的内心读白夹杂其中:
【江南旧事】----姑苏人家(1)---花萼里


IP属地:江苏1楼2012-07-14 12:13回复
    桃花坞蜗园故事(2011-01-17 10:18:09) 转载▼
    在苏州桃花坞古老的文山寺旁,有一处相对来讲比较“年轻”的地名——花萼里,花萼里是桃花坞望族吴家的宅园所在,这个宅园,又称蜗园,在清末民初时期,曾经声名昭著,风光异常。
    蜗园概览
    花萼里地处今文山寺、市廿四中学(清代制币机构宝苏局旧址)之间,明末清初时名“太平巷”,但周围已荒废,清代中期沦为文山寺僧人及附近贫民的菜地。
    花萼里蜗园的第一任主人是吴子瑾、吴子瑜兄弟。所谓花萼,指花与萼,萼就是指包在花瓣外的萼片,古人以花萼相依比喻兄弟相亲。《诗经·小雅》“棠棣”篇一开头就说“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意思是:棠棣花啊,花萼与花蒂,光照鲜明,现今世上人啊,没有能浓过兄弟之情(棠棣,即棠梨树,鄂同萼,指花萼,不,指花蒂,韡,念伟,wěi,指花儿鲜明的样子)。唐代文人李尚一、李尚贞、李三弟兄感情深厚,又都以文章名世,兄弟三人把文章合为一集,即称“李氏花萼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后人便把“花萼相辉”比喻兄弟情深,也含有共同享用之意。唐玄宗李隆基刚做皇帝的当口,以旧邸改为兴庆宫(开元二年),又于兴庆宫西南建楼,登楼可以望见宪、薛、申、歧诸王弟府邸,题楼西为“花萼相辉”楼,楼南为“勤政务本”楼。吴氏兄弟合建宅院,命地名“花萼里”,也是“花萼同辉”的意思。
    


    IP属地:江苏2楼2012-07-14 12:15
    回复
      吴宅东部六进宅屋,自南而北为大厅(第一进)、主厅“至堂德”(第二进)、东花厅(第三进)、花萼小筑(楼房,第四进)、平房(第五进)、堂楼“花萼同辉楼”(第六进),堂楼后有附房(厨房)。大厅、主厅、东花厅三厅中部都有“反轩”连接,“反轩”左右两侧均为天井,东花厅与花萼小筑之间东、西两侧各建走廊,组成四合院,花萼小筑后及堂楼后均有西通蜗园的通道。
      西部主要就是蜗园,园南有走廊、轿厅等,与东面大厅、主厅等各有廊屋相通。蜗园内除花木、假山、池塘外,另有主建筑西花厅及旱船(石舫)。蜗园北面为多宝楼(楼上除有祭祀“大仙”的祭堂外,多储干货食品及酒、布匹、杂物等)楼后为磨坊,磨坊与东部厨房所在即为吴宅后院,各能相通。
      蜗园主人的文化活动
      蜗园占地面积虽不大,但极花木泉石之胜,为当时苏州名园,所以无论吴家还是附近居民,都习惯上把蜗园作为花萼里和吴宅的代名词。而吴子瑾、吴子瑜虽为兄弟,两人事业各异,弟吴子瑜(名兆熊)及其子常年在外做官(吴子瑜官至道台,民国时曾在江苏省财政厅任职)。蜗园名义上是兄弟俩合置,但主要由兄吴子瑾经营。吴子瑾,即吴光奇(1867-1928),又名兆麟,子瑾是他的字,号梅隐(今文山寺禾家弄内原有梅隐里,即吴家祠堂所在),是苏州清末民初一位比较有影响的诗人、画家。
      


      IP属地:江苏4楼2012-07-14 12:19
      回复
        吴光奇年轻时曾任丹徒县训导、无锡县与娄县教谕,后来做了杭州宝大人(满族官员)的慕府,又经宝大人推荐,回苏州担任江苏布政使(藩台)陆锺琦的钱谷师爷,很得陆锺琦的信任(当时藩台衙门设师爷二名,一是“刑名师”,负责刑罚治安等事,一是“钱谷师”,负责管理钱粮赋税)。
        宣统三年(1911),陆锺琦升任山西巡抚,当时各处已呈动乱之象,吴本拟留在苏州蜗园,但陆锺琦因山西是国家赋税重地,坚持要吴同去,负责财政赋税,吴盛情难却,终于同意了,同时还带去了部分亲友(吴子瑜之子早先已在山西为官)。陆为官清廉,他的儿子陆光熙在日本留学,参加了反清组织同盟会,听说父亲调任山西巡抚,特意赶到山西准备做“策反”工作。可惜同盟会与山西具体组织武装起事的没有及时协调,陆氏夫妇及其子等一门均死于义军枪口之下。吴光奇侥幸逃脱,返回苏州。初回苏州,生活比较困顿,后因参与经营苏锡轮船公司和开设肥皂厂,又在税务部门供职,有了积蓄,生活才有起色。
        吴光奇的前半生,虽只为官府幕僚,但由于深受陆锺琦信任,在担任“钱谷师”时还兼管州县以下官员发放事宜,因而对官场险恶了然于心,对世事人情也了解透彻。特别是赴山西后,国事丕变,对他刺激极大,回苏后,绝不言政治。但对陆氏的知遇之恩,时时挂于心头。陆锺琦生前在苏时,清廉公正,又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在民间的口碑比当时江苏巡抚程德全的还要好,特别是到山西仅一月有余,全家就殉难(尤其是其子陆光熙等冤死),苏州人很是惋惜(同盟会出于人格上的尊重,当时也对陆氏予以礼葬)。所以事后,吴光奇便与费仲深等乡绅在虎丘“拥翠山庄”(一称“环翠山房”)内筹款建“陆文烈公祠堂”(简称“陆公祠”),今虎丘拥翠山庄内嵌于左右廊庑墙内的石碑——“虎丘新建陆文烈公祠堂碑记”(曹允源撰,章钰书)、“陆文烈公祠书后”方碑(费树蔚撰文,金祖泽书)等,就是吴光奇亲自置办的,“陆文烈公祠书后”碑文中还具体提到了幕僚吴兆麟(即吴光奇)相关事宜的操办过程。
        


        IP属地:江苏5楼2012-07-14 12:20
        回复
          吴家与文山寺僧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一来是蜗园邻近文山寺,二来在蜗园筑房植树时,曾挖掘出不少“韩瓶”,韩瓶是南宋士兵随身携带的陶质水壶,因韩世忠军队携带而著名,南宋军队及其眷属多爱用韩瓶盛水,蜗园及其附近挖掘出大量韩瓶,从而证实当年文天祥在苏州领兵抗元时,确实是把家属安排在文山寺一带的,吴光奇敬仰文天祥,从而对文山寺多了一层感情。吴多次为文山寺书碑,现存《云山无恙》碑、《文山潮音禅寺碑记》都是吴光奇亲自撰写,如今也成了文山寺宝贵的文物。
          施舍与放生
          吴光奇最能享受生活,因接近文山寺,也不忘慈善事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舍,一是放生。
          施舍又包含了施粥、施米、施衣、施药等。施舍的对象是穷苦之人,尤以城市贫民为多。吴家备有“米票子”,这是与几家米铺约定的,贫民在吴家领得米票子(上写明米的容量从一升到一斗不等),可凭票到指定的米铺取米,吴家还备有衣服(棉衣裤之类),赠予御寒,药物有防中暑的十滴水,防腹泻的知母、槟榔等。
          遇有亡故,无力殓葬的,偶而也会舍予棺木(棺木即放在原五亩园南的昌善局内)。但施舍搞得最有声势、最有影响的还是施粥,寒冬腊月,贫民在死亡线上挣扎,触人心惊的就是饥寒交迫。
          


          IP属地:江苏10楼2012-07-14 12:25
          回复
            吴氏施粥地点常年放在桃花坞腹地廖家巷北端,今唐寅坟、双荷花池、林机新村一带。这里原本多水域,后大多淤塞,清末已沦为菜园和荒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沪宁铁路全线开通后,因苏州车站建在城北外城河之北,起初上下火车,都要绕道阊门外大马路,为方便交通,便有开平门、筑桥北跨外城河及筑平门大街之议,吴光奇从贝家(贝润生)处听说要开筑平门大街、平门桥之事,便把北寺塔西面这一带荒地抢先买下,这是第一次做“地产”,没有经验,平门大街、平门桥等建设因故后推(1929年才建成),附近也从未繁华,吴的“地产”便一直搁着,从未开发,地域空旷,便成了吴家“施粥厂”所在地。
            每到寒冬腊月,吴家便在那里“施粥”,吴雨苍(即吴光奇长孙吴霖,又字雨窗)幼时曾随“大叔”一起目睹过“这热闹又凄凉的场面”:
            “那天,大地残雪未净(尽),路上冰冻,大叔撵着我步履艰难的走过永丰桥,到了桃花坞大街,折入廖家巷,天上还有晨星点点,路上没有人声,都紧闭着门,寒风凛冽,四野阴黑。到双荷花池附近,看见许多人围着灯火,看见我们去,都说:‘吴家来了。 ’不久,从田野小巷里陆续一个二个的人憧憧往来,都集中到这里。同时,两大木桶抬来了,热气腾腾的白粥,经大叔打开木桶的盖子,于是有人就开始喊‘盛粥’,许多人拥上去,手里拿着钵子,也有二海碗、三海碗的,打粥的人每人递上一根竹筹,打二勺子粥,缩着颈子,扛着双肩,弯着腰,低头的依次打粥,但并没有如母亲所说的排队,他们不像学校里体操排队有秩序,也并不争先恐后,只要有竹筹,可以上去打。我没看见有下粥的菜,但似乎每个人碗里粥面上有少许些萝卜干咸菜,不知哪里来的。也有女的拿回去,不在厂内吃的。很少交头接耳,谈话说笑的,大都(多)愁眉苦脸,面黄肌瘦,须发蓬乱,衣衫褴褛。
            


            IP属地:江苏11楼2012-07-14 12:25
            回复
              况且老头为了表示真价实数起见,他马上打开罗网,先放麻雀,一只二只的释放飞上天空,他一手抓麻雀,有时一手抓二三只,嘴里随即报数,起初我和祖父看他边放边数,有时一只喊二只三只,报数愈来愈快,祖父也不再理会,跑开了。只有我和母亲、阿根(佣人)等,还围着老头看放生。我当时常唱黎明晖的‘麻雀与小孩’的歌,也表演过这慈爱的喜剧,对麻雀有很大的同情,现在看到把它们一只只放出笼子,何等高兴,看到麻雀振翼,腾空而去,甚至有飞到梧桐枝上、屋檐下,躲着吱吱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等待同伴,等待亲人、父母、子女,他们在呼唤,也是在歌唱,我是看得眼花缭乱,拍手欢呼,根本不去理会老头一五一十的报数。
              老头最后把青蛙和乌龟的笼子挑到后门河边,招呼大家去看放生。祖父早已回进书房不理会他,只有祖母、母亲和我,天真的跟着老头去看把一笼笼青蛙、乌龟倾倒在河里去。桃花坞的河道,后通阊门水关,前出平门和娄、齐二门,而我家后门是桃花坞下塘,这里河道最宽阔,老头在岸上把青蛙乌龟一股脑儿倒向河中,再也不能一只只点数,也无法一只只释放,恢复自由,各奔前程,这是给出路的好事。
              祖父说,只要都放了,不管它多少只,不管老头报的数目是否正(准)确,他说多少就给他多少钱,这是做好事、行善,不能太计较,也不问后果。 ”(上二节均见吴雨苍回忆录《施粥和放生的行善活动》)
              


              IP属地:江苏13楼2012-07-14 12:26
              回复
                蜗园后话
                花萼里吴宅的安排是“东哥西弟”,东部为吴光奇一房所住,西部(主要是“蜗园”),主要名义上属吴子瑜一房,但子瑜一房早已败落星散,所以吴光奇故世后,“蜗园”主要还是吴的次子吴宝谷(主业是医生)管理,但此时的“蜗园”,西部宅屋部分已出售,非吴姓所有。抗战胜利后,西部无主房屋曾被国民党一营长占用。 1949年4月,苏州刚解放,人在上海的吴雨苍,经角直等地回到苏州,探望老家花萼里蜗园:“我雇了一辆黄包车回到家中,先去看望族中老人,谈了些上海、苏州的所见所闻。只见老家宽敞的大厅和西部蜗园的花厅、走廊、旱船,都住了解放军,但没有进入第三进新楼内屋。据说解放军借厅堂的几扇白漆屏门做铺板,还写了借据;洗衣服打井水,不时向房主打招呼,千恩万谢,十分有礼貌。平时,早晨集中到我家左边一片大广场操练。这片广场很大,解放军从阊门入城,在东中市下塘发现了这片荒废的广场,都**在这里(原明代永丰仓废址,现为市廿四中学和同仁小学校)。而广场右边花萼里便是我的老家,厅堂空着,所以不少解放军便驻在此学习生活。 ”(吴雨巷《山水情未了》“回首夕阳红尽处”)
                吴雨苍在花萼里老家逗留了两夜,便乘船去了他长期所耽的无锡外公家,与老同学吴天石(后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文g”时不幸去世)相见,从此参加了g命,安排在苏南行署文教处高教科,在陶白(后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直接领导下,参与筹备苏南文管会,1951年苏南文管会正式迁来苏州(会址选定在太平天国忠王府),吴雨苍及其家属也回到苏州,正式入住花萼里吴宅老家他应分的三间楼房(整个楼房为四上四下,即原花萼小筑,今门牌为西角墙12号)。
                


                IP属地:江苏14楼2012-07-14 12:26
                回复
                  “文g”开始,花萼里吴氏后裔所居屋舍受到冲击。吴光奇、吴子瑜弟兄俩创置的宅园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所遗存的屋舍,又遭受了致命的摧残,一些文物及古屋构建遭到毁砸,书画全被抄去。 1970年,空余的场地、天井及空余的屋舍又先后安排其他居民入住、占用和重建(当时称“冲房”),“蜗园”名存实亡。“文革”结束时,提起“蜗园”,周围已少有人知晓,花萼里“吴宅”已面目全非,成了几十家住户的大杂院了,只有吴雨苍所住的原“花萼小筑”,缩踞在整个吴宅宅区的东部偏北隅,但也因年久失修,南北天井又被阻隔而风韵全失了。
                  2006年12月,享年91岁的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吴雨苍先生不幸逝世,文汇出版社虽然于2010年出版了吴雨苍的遗著《山水情未了》,但一些“蓦然回首,欲说还休”(吴雨苍语)的桃花坞“蜗园”故事,因未及钩沉而如同吴雨苍本人繁纷复杂的经历一样,也一去不复返了。
                  (转自《姑苏晚报》2011.1.16 柯继承文,吴方中、洪云翔两先生于本文多有贡献,谨致谢意)


                  IP属地:江苏15楼2012-07-14 12:27
                  回复


                    IP属地:江苏16楼2012-07-14 12:36
                    回复



                      IP属地:江苏17楼2012-07-14 12:37
                      回复



                        IP属地:江苏18楼2012-07-14 12:40
                        回复
                          在“文管会”工作期间,他与著名古建筑专家刘敦桢先生一起,研讨保护“虎丘塔倾斜”方案;曾与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共商修复诸多古典园林大计;参与过修缮和保护角直保圣寺等古迹立项;还与新闻界前辈邓拓先生、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黎澍先生等人,合作研究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编辑出版了《苏州明清经济碑刻》一书;并为政府有关部门收集和考证苏州碑刻、拓片等文物史料,筹建碑刻博物馆,做了大量珍贵的基础性工作。熟悉吴雨苍先生的人,大多赞誉他“文”胜于“画”,且亦文亦画,相得益彰,在苏州文博界,算得上一位“前辈功臣”了。 吴老对中国画寄情至深,却从不对人自诩“画家”,数十年著书作画,从不懈怠,迄今耄耋之年,依然画笔勤握,人称“文博前辈,画苑寿翁”。七十年代末期,吴雨苍先生遂心重返“画坛”,时虽年逾古稀,但他似乎不懂“老已将至”,照样远足写生摹绘,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画家通过笔墨抒情状物,强调山水国画之独特魅力,表达个性不同凡响的精神气质:软软的毛笔下,软软的宣纸上,柔粘的水墨将山河重整,让风云聚散,千丈岩壁、万峰峥嵘迎面扑来,似乎来不及思维,笔下便有激情喷涌……吴雨苍先生企以自己画笔下的“山水国画”,能绵延和升华华夏民族文化精髓与博大,运用特殊的语言符号,诗词歌曲,组合出无数“架构变异”,这就是老画家为之“痴迷”情致所在。 读吴雨苍先生的山水国画,虽不觉有宋代山水之刚硬凝重,却独有一种工秀清润意韵,一幅大家最欣赏的《借得好书归去来》,不见五岳耸峙那般雄伟夸张,却感觉得出画家对生活一腔热情挚爱。画面环境清逸幽静,抑或乃画家书生诗情之真实流露吧,诗因不“尽”而“溢”为画境,篆刻家卫知立等所篆“读书中来”、“尽在不言中”、“无声绝唱”闲章,钤于画面犹见其笔墨画意之情趣。


                          IP属地:江苏20楼2012-07-14 13:16
                          回复
                            吴雨苍先生迄今未曾加入任何“美术家协会”等组织,也未举办过任何形式的“个展”,他不热衷沽名钓誉、急功近利,是他铭记母亲“处世做人低调淡出为宜”的告诫,自认大半生从事文史工作,一介书生喜欢画画,算不上“画家”,偶尔参加一些学术研究、书画仿古、鉴定以及文人雅集活动,仅作为一种交流联谊之情。但凡有青年作者或学生举办“个展”“联展”,吴老总是非常乐意参观,一为鼓励“后生新秀”成长,二可吸收“时尚先进”营养,尤其对青少年“卡通漫画”尤感兴趣,对自己亦有取长补短之益。至于有父母陪着孩子上门拜师学画,吴老一律婉言谢绝,并告诫说,青年学子当以学习国家社会最紧迫需要之先进科技,而画画不过是“苦行僧”坐“冷板凳”的营生,不是一时爱好就能终生为业的,艺海无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呵。 雨苍先生作画,老到练达,开阖得体,一笔不苟,布局虚实相补,刚柔相济,除色彩明丽之外,更具晕染到位,韵味天成。当心情浮躁时伫立吴老画前,你恍若步入了一片清新田园,天地间洋溢恬静与旷远,画中既有音乐的旋律,又有质朴的诗境……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曾为吴雨苍赋诗称颂: 雨苍山人太湖精,胸中度世资丹青; 零墨剩粉偶飘落,世儿得之逾瑶英。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影响,“澹然至极,众美从之”,雨苍先生一向反对画家急功近利,或欺世盗名,认为若辈不仅糟蹋画艺,而且“自招麻烦又生活受累”,令人可恨又可怜。郑逸梅先生有笔记述及,吴雨苍曾请林散之篆刻二方闲章,一曰“可以泣鬼神”;一曰“敢与牛头马面争高低”,八十年代前后,他之画作均钤此章,后这批画件流传至海外,引起圈内外震动,蔚为画坛谈助轶闻。 吴老今仍主张中国画要突破被动描摹自然风光之局限,要把画家个人的认知、灵感和愿望等,以高度提炼的结构、成熟笔墨技巧进行灵活多变的写实,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才是中华民族魂魄之所在!中国画传承独特千年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同样需要“追求创新”,而创新不可能“神来之笔”,诚如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所说“创新需要几代人的共同试验和探索”,为此,耄耋画家吴雨苍今仍饱孕激情,古为今用,以孜孜不倦之辛勤企求弘扬与光大中国山水画。
                            


                            IP属地:江苏21楼2012-07-14 13:17
                            回复

                              编辑推荐语
                              吴霖老人是受许多人尊敬的书画界前辈,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感情丰富,但作为文物鉴定家,他又相当地精于察物观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与他过往,坐而论道,自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他在书中深情回忆了梅村高中教师篆刻书法家高石农先生和书画家朱枫先生。全书包括了文博散记、人往风微、画苑随笔三个部分,收录了传世国宝的发现——墙脚下有件笨重的“破烂”、曹贞秀《临玉版十三行》、郑振铎旧书店觅古唱本、少年学画追忆、吴霖山水画随感等。
                              内容提要
                              吴霖曾任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组长、南京博物院设计研究员、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国画顾问等职务。该书由吴霖所著,他在书中深情回忆了梅村高中教师篆刻书法家高石农先生和书画家朱枫先生。全书包括了文博散记、人往风微、画苑随笔三个部分。


                              IP属地:江苏22楼2012-07-14 1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