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珩吧 关注:185贴子:2,115
  • 6回复贴,共1

【转】南北朝资料大索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高孝瑜吧,原作者不清楚。。。


IP属地:江苏1楼2012-07-12 12:54回复

    一、基本史料
    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史、北史。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全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金楼子、荆楚岁时记、三国典略、建康实录、六朝事迹类编,等等等等。
    注:上述这些,国学网上基本上都有在线版;国学网上没有的,就到爱问去淘。
    历代会要丛书之:
    南朝宋会要
    南朝齐会要
    南朝梁会要
    南朝陈会要
    ……
    二、入门、扫盲读物
    南北史演义(虽名演义,但几可当正史来读),民国,蔡东藩
    细说两晋南北朝,沈起纬
    华丽血时代,赫连勃勃大王
    悠悠南北朝(一共两部),陈羡
    后三国时代(上下),赵王2000
    南北朝那些事儿(出了好几部了),云海孤月
    南北朝风云史话,姜狼才尽
    南北朝故事,作者不明
    (南史演义、北史演义之类的就算了,演绎成分太多,不推荐)
    三、断代史、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六朝史-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主编
    魏晋南北朝史略-何兹全
    北魏史-杜士铎主编
    六朝精神史研究-吉川忠夫
    六朝美学史-吴功正
    白寿彝版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部分
    范文澜版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部分
    史仲文版中国全史魏晋南北朝部分,包括以下分卷:
    第031卷.魏晋南北朝政治史
    第032卷.魏晋南北朝经济史
    第033卷.魏晋南北朝军事史
    第034卷.魏晋南北朝思想史
    第035卷.魏晋南北朝宗教史
    第036卷.魏晋南北朝习俗史
    第037卷.魏晋南北朝科技史
    第038卷.魏晋南北朝教育史
    第039卷.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第040卷.魏晋南北朝艺术史


    IP属地:江苏2楼2012-07-12 12:56
    回复
      2025-05-29 18:36:39
      广告

      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
      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2月
      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超民丵、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戴洪才、周瀚光《六朝科技》(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连镇标《郭璞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年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
      汤伟侠《汉魏六朝教育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彭自强《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1年
      范新干《东晋刘昌宗音研究》,崇文书局,2002年
      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纯鑫《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
      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2003年
      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梁武帝及其时代-
      梁武帝传-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艺,田晓菲
      刘勰评传-作者:杨明


      IP属地:江苏5楼2012-07-12 12:57
      回复
        《六朝史籍与史学》-郝润华-中华书局-200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东晋门阀政治》(第四版)-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陈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4。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洪涛、奇曼·乃吉米丁主编-新丵疆大学出版社-2005。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李恒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李建超-三秦出版社-2006。
        《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巫鸿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汪文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汉晋名人年谱》-国家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刘亚丁-巴蜀书社-2006。
        《六朝吴兴郡大族和文化》-余方德、嵇发根-昆仑出版社-2003。
        《中国小通史·第三册·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金盾出版社-2003。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陆建华等-人民出版社-2004。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贺云翱-文物出版社-2004。
        《齐鲁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李伯齐、王琳、任怀国-中华书局-2004。
        《二十四史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译注》-新丵疆大学人文学院中亚所编-新丵疆人民出版社-2004。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学林出版社-2004。
        《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人民出版社-2004。
        《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阮忠-武汉出版社-2004。
        《西晋文学研究》-[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刘屹-中华书局-2004。
        《魏晋南北朝室内环境艺术研究》-赵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江苏省钱币学会编-凤凰出版社-2005。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黄金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徐兴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陆学艺、王处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音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一城阅千年:洛阳汉魏故城论文集》-洛阳汉魏故城博物馆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国家与社会:中古历史变迁》-张国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福建通史·第一卷·远古至六朝》-徐晓望主编-陈存洗、陈龙、杨琮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汤用彤-昆仑出版社-2006。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朱偰-中华书局-2006。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景蜀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赵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中国文化小通史·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20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IP属地:江苏9楼2012-07-12 12:59
        回复

          南北朝时期文献光盘版·本专题收录548篇
          001.南朝与北朝对高句丽政策的比较研究
          002.陈叔宝及其皇室文人述论
          003.北魏爵禄制度研究
          004.试论北魏洛阳城建规模及特点
          005.“蜡鹅事件”真伪与昭明太子后期处境
          006.《北齐书·宋世轨传》“台欺寺久”浅释
          007.试论北齐文化的特征
          008.《南齐书》考疑七
          009.南朝吴兴武康沈氏之学术文化述略下——沈氏之家风、家学研究之二
          010.盛弘之《荆州记》的价值析论
          011.太武帝大规模“灭法”原因初探
          012.论缪钺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贡献
          013.论宋武帝刘裕
          014.六朝帝王陵寝述论
          015.《宋书·谢晦传》小议
          016.南朝国婚的门第观和人物观
          017.《南齐书》考疑六
          018.南朝国子学考略
          019.刘宋“分荆置郢”与夏口地位的跃升
          020.突厥在北周灭北齐中的作用
          21-30
          略论南北朝学风的异同及其原因
          南朝王谢家族内部关系比较
          北归士族在北朝发展的几种模式初探——以太原晋阳王氏、渤海刁氏、琅琊王氏北归后的发展为例
          慧震还乡与刘勰卒年——与周绍恒先生商榷
          略论吴兴沈氏的没落
          论水灾在南北朝对峙及战争中的作用
          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
          赵暄墓志与都洛北魏朝廷的道教政治因素
          《南齐书》考疑五
          试论麴氏高昌王朝的绾曹郎中
          31-40
          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
          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
          北魏平城政权动态的财政平衡
          浅议降附北魏的柔然人
          试论六朝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地域集团、萧沈对抗与刘宋政制
          在题无剩义之处追索
          北魏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
          南朝都督诸州军事与其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
          北周孝闵帝在位时期硖州尚未设置——兼述西魏北周两朝拓州、硖州的设置及其历史沿革
          41-50
          南朝岭南民族政策新探
          北魏直勤考
          从两类贱民的地位变化看拓跋政权的汉化历程
          刘宋政权重视赈民的原因
          《宋书·州郡志》脱漏试补
          何物“均田制”
          《宋书》与《南史》异文避讳考
          于平凡中见功力 为后学者树典范——读高敏教授著《南北史掇琐》
          南朝时期学术走向及其意义
          南朝吴兴武康沈氏之学术文化述略上——沈氏之家风、家学研究之二
          51-60
          千五百年前的禁捕虎狼诏书
          萧沈对抗与刘宋政治
          论平城兵变与废太子恂被杀
          《南史》考疑十二
          北齐的并州尚书省
          《梁书》不载《金楼子》考——兼论《梁书》编撰问题
          南朝寒门士族政治地位上升之原因探析——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客观选择
          北魏地方都督制补论
          回望如梦的六朝
          南朝卫尉及其职掌考述
          61-70
          “后魏尤重门下官”说新探
          论南朝四史史传人物的文集记载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洛阳的经济发展状况
          户籍样、田令和“均田制”
          东魏北齐左右卫府制度考论
          南朝史官制度述论
          拓跋焘歌颂臣子
          《茶经》“晋安王”考略
          北魏末的文化模式与尔朱荣的败亡
          从宗庙祭祀制度看北朝礼制建设
          71-80
          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
          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系的建立
          宕昌羌源流管窥
          南朝学士考论
          也谈北魏前期“百官无禄”之原因
          陈武帝“汉高、魏武之亚”、“无惭权、备”驳议——宋、齐、梁、陈开国四帝简论之一
          刘宋孝武帝朝政治与禁卫军权
          陈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论
          论三峡盘瓠“蛮”系冉氏、向氏起义
          北魏前期北方世族在政权中的地位再认识
          81-90
          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
          有关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
          南朝士人隐逸观
          北魏货币使用研究
          试析南北朝帝王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
          北魏孝文帝反贪
          东魏、北齐征讨都督论略


          IP属地:江苏14楼2012-07-12 13:01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6-26 12: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