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流年吧 关注:768贴子:85,464

回复:【好书分享】呻吟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浪费时间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败家子,他们比那些浪费金钱挥霍无度的败家子更糟糕,因为他们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生命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幸福,这种行为无异于在自杀。塞万提斯《唐•吉诃德》中说过:“勤奋是好运之母,懒惰是恶运之父。懒惰是绝对不能达到美妙的目标的。”历史上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爱惜时间的。鲁迅先生曾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了。”这与毛姆在小说中所写的完全一致:“由于时光转瞬即逝,无法挽回,所以说它是世间最最宝贵的财富。滥用时光无疑是人们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消磨方式。”
读书人最怕的是学习古代的圣贤之道,而做起事来却依然我行我素。如果这样去读书,即使是闭门谢客,博览群书,又有什么用呢?
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知识,要通过思考,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东西,否则,你就不算理解了这些知识。
做学问是一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工作,你付出的汗水,必会收获甜美的果实;如果只忙着修饰自己的花朵,最终必定一无所获。



88楼2012-08-24 15:20
回复
    学习学的是什么呢?我们从书本上了解到前人或同时代人卓越的思想与伟大的发现,然后将它们内化,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
    悟字,就是自己的心。能够见到自己的心,就是真正的悟。
    一个人需要了解这个世界,需要了解生活,需要了解周围的人,但最基础的,要先了解自己。人必须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深刻的自知之感,才能保护一个人不致坠入错误表达、偏见和虚假意图的深渊。”
    歌德告诉我们:“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来的一切来成就自己。”有天生聪颖的人,但没有天生智慧的人。天生聪颖的人如果不踏踏实实的求知,逐渐也会变成愚钝之人。
    君子懂得可以懂的,不懂得不能够懂的。不懂得可以懂的,是愚昧;懂不可以懂的,是穿凿。
    


    89楼2012-08-24 15:21
    收起回复
      2025-07-24 12:10: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道理的获得,需要经过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知识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认真的思索,忽然一天就会觉得豁然开朗,是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境界。古人常常用“悟”来形容这种境界,但说悟,并不是说不用学习积累,只需坐等悟道就可以了,因为没有学习积累,就不会有最终的悟。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不可以求成心切,强不知以为知。这样只能是穿凿附会,归根结底还是不知。另外,要追求切实的知识,而不要求奇炫怪,寻找光怪陆离,似是而非的东西。
      真正有准则的人会始终如一的忠于自己的原则,而不是在利益面前蠢蠢欲动。
      从德性中来的,至死也不会变;从见识中来的,有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君子靠见识来培养德性,德性坚定以后,则生死可以置之度外。
      人的品格是灵魂的支柱,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一旦确立自己的道德,也等于确定了自己的灵魂,道德高尚的君子只会按照心灵指引的方向前进。
      读书不光能让人能够明白事理,也能够使人少犯错误。只要为人与正气相伴,则邪恶之念就不可能乘虚而入。
      


      90楼2012-08-29 09:03
      回复
        高尔基曾说:“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读书可以让人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领悟做人的道理,正如斯巴达说的那样:“一个人用学问武装起来后,就会出类拔萃。”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会凭冲动行事,一个智慧的人能识破生活的欺骗,一个明白真理的人就会远离谬误,一个了解高尚的人就不会被卑劣迷惑……,学习能让人变得智慧,智慧能让人变得成熟,给人以快乐、勇气、坚强。
        治学先治心。
        做学问首要的工夫,就是要克制浮躁之气,让心神凝定。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先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其实任何学问都是如此,做学问靠的是积累,不能急于求成。巴鲁兹金就说:“天才不是一切,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只有拥有耐得冷板凳的毅力与勤奋,才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治学对于心灵素质的要求很高,一个人必须心平气和、不骄不躁,不气馁、不言败,持续地学习,持续的试验,才能博得灵感的青睐。
        


        91楼2012-08-29 09:03
        收起回复
          古时的君子,以自己的无能为病,而努力学习;如今的君子,以自己的无能为耻,而忌讳掩饰。
          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总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可学的,因而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才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和无穷的宇宙相比,所有的人都是一无所知,这是事实,有什么好耻辱的?耻辱的是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却还假装无所不知。
          任何人的脾气禀性,都有可取的地方,也都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正在学习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优点,纠正自己的缺点即可。
          歌德: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都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92楼2012-08-29 09:03
          收起回复
            按照自己所擅长的确定自己的志趣,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虽然是圣人也不能算有智慧;利用众生的耳朵眼睛来解决,虽然是凡人也不能说他愚蠢。
            一个人的精力与智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早已告诫世人:“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任何时候我们都可能遇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这就需要人们用宽大的胸襟去面对生活。
            道理正确,还要委婉地表达,才是好的言辞,好的方式。
            容忍异端的存在,是人类品德的表现。
            即使真理握在你的手中,也不意味着你拥有凌驾众人的权力。
            俗语:有理不在声高。
            


            93楼2012-09-03 09:28
            回复
              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从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不让错误毁了自己。
              要与那些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时,要具备的是智慧而不是多说话。
              池田大作:“真正的忍耐是需要勇气的。”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能明白对方的想法,这样你的话语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效果,否则就是白费唇舌。
              震撼摧毁巨大坚韧的事物,要慢慢地进行处理,不要期待很快见到功效,随时注意事情的进展;否则卷起袖子,用尽全力去对付它,刚一交手自己就会吃败仗。
              面对困难,需要有担当的勇气,更要有担当的智慧。
              再小的过失,如果意识到它的错误却没有约束自己,可能就是堕落的开端。
              


              94楼2012-09-03 09:28
              回复
                茨威格:“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环境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我们要人帮助,也乐于助人。”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一是完善自我,一是善待他人。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大善大智之人。
                凡是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先知道说话人的人品,又要知道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又要知道说话人的见识水平,又要知道说话人的个性气度,那么听取意见时就不会出错了。
                没有人会不犯错误,那为什么不能将心比心去原谅别人的错误?尤其是与气量小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这些人本来就比普通人多心,凡事都要计较一番,与这样的人相处,不妨在小处多退让一点,因为这些人过于计较,而且眼界狭窄,盯着不放的都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小处多让一步,于自己不会有大的损失,也免得招致小人的怨恨。
                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生活的智慧是可以悠闲而不散乱,可以紧张而不慌乱。
                


                95楼2012-09-03 09:29
                回复
                  2025-07-24 12:04: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凭义气处事最有害,凭心计处事最伤理,所以君子遇到事情时,总是保持平心静气。
                  真理与道德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不是凭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许多成果都是建立在几代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没有那些失败的英雄,就不可能有今天人类的文明。
                  君子与人共事,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而不谋私利的。当事情办成后,不必把功劳都揽到自己名下;如果不幸遭到失败,也不能把过错都推给他人。
                  没有人能够单独完成全部工作,人是群居动物,也是合作的动作,每个人的成就中都有别人的汗水。
                  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人格力量的表现之处。
                  鲁莽冲动,不知变通,是做事时的大毛病,事情紧要时,即使很细小的地方也要考虑周详。
                  对人、对己、对事,都要留有余地,不留余地就无从挽回,这里的道理很难说明白。
                  


                  96楼2012-09-05 16:30
                  回复
                    事后后悔,不如一开始就小心谨慎;事前患得患失,不如改作他图。只在心里懊悔是于事无补的。
                    痛定思痛以后就应当振奋精神,投入下一步的生活,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做无谓的嗟叹。
                    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一件事不能因为说得巧妙,便成为真理,也不能因为言语的朴拙而视为错误,……智与愚,尤如美与恶的食物,言语的巧拙,不过如杯盘的精粗,无论杯盘精粗,都能盛这两样食物。
                    人最怕的不是无知,而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正是在求知道路上迈出了了不起的一步。
                    两个君子之间没有争夺,是因为他们互相容让;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没有争夺,是因为君子能容小人;互相争夺,是两个小人之间才会发生的。
                    


                    97楼2012-09-05 16:30
                    回复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生活中无论什么事都和别人息息相关,要想只为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活下去是十分荒谬的想法。早晚有一天,你会生病,会变得老态龙钟,到那时候你还得爬回去找你的同伴。当你感到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同情的时候,你不羞愧吗?你现在要做的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你身上的人性早晚会渴望同其他的人建立联系的。”谦谦君子能够以己度人,从他人的角度与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理解别人的意图,双方之间才能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这正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石。
                      做事情必须仔细用心,才能达到效果,德国人以严谨出名,他们的厨房里都放着时钟与天平,用来称取调料和掌握烹饪的时间,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好笑,但正因为他们如此严谨的性格,德国的电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国的公车不会有一分钟的误差。
                      吃饭不要连嚼都不嚼就咽,走路不要连看都不看就走,交友不要连挑都不挑就交,说话不要连想都不想就说,做事不要连问都不问就做。
                      最聪明的人不是那些对事物表面一掠而过的人,而是对事物进行深入、勤奋、刻苦地思考的人,他们爱探索的头脑不能阻止自己。
                      


                      98楼2012-09-05 16:30
                      回复

                        灵感女神只会眷顾勤奋探索的头脑。
                        真善恶在于我自己,外界的毁誉跟我没有丝毫相干。
                        要做一个能够把握自我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目标与准则。不会半途而废,不会随世俗的眼光而改变。一个人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信念,才有努力的方向,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会行动坚决、果断,不怕别人说长道短,不会随波逐流。
                        天下之事,常在鼓舞之下而不见疲劳,但一旦气势衰竭,就难再振举。所以君子要时刻提醒精神,不让耳目昏聩;锻炼筋骨,不让身体怠惰。就是因为担心难以重振的缘故。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而难也就难在这恒心毅力上。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想要做大事的人尤其应以此为诫,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自己有懈怠的念头。
                        君子在处理事情是,是要自己去适应事情,而决不让事情来适应他自己;他们管理人民的时候,也只是要自己去适应人民,而决不让人民来适应他自己。
                        


                        100楼2012-09-11 15:01
                        回复

                          不要等着世界来适应你,而应主动地去适应世界,你的出路就是你自己身上。
                          富贵,是家庭的灾难;才能,是人身的祸殃;名声,是遭到诽谤的媒介;欢乐,是产生悲哀的基础。所以顺利的环境难以把持,要常怀恐惧之心,凡事都要退一步去做,才能免于灾祸。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善于用人者,无论是谁都能令其人尽其才;不善于用人者,无论是谁他都觉得一无是处。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水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人顾嗣协)
                          大丈夫把生死看得很淡,之所以不能随便地去死,是因为一个人的死要死得是地方。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真正清楚生命的价值。
                          


                          101楼2012-09-11 15:01
                          回复

                            养心之要,正在于淡泊寡欲。人之所以喜欢多,正因为东西美,所以不勘破“美”这一关,不可以谈养生之道。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给儿女吃好吃的而不考虑会不会对他们的身体有害,纵容儿女而不顾及会不会让他们品德败坏,甚至儿女因吃生病乃至死亡,因败德犯罪而被杀头,还不知道后悔的,都可以说是妇人之仁。唉,因爱而陷人于死,相当于是自己亲手杀死的,世上之人十个有九个不懂这个道理。
                            仁厚的人长寿,因为他们的天性得以保全;安静的人长寿,因为他们元气宁定;朴拙的人长寿,因为他们元神稳固。违反这些都不是正道,这是因为它们都不合常理。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人者总是能从爱中得到快乐。仁者宽厚,宽厚者心地坦荡,能容人所不能容,所以没有忧愁。安静的人,不容易为外物所动,天生淡泊名利,任世间熙熙攘攘,我自冷眼旁观,能守住一颗静定的心。朴拙的人,思虑单纯,简简单单出世,而不必像那些精明人那样操心劳神。仁爱、宁静、单纯,养生的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身体是自己的,生命也是自己的,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操心,别人就算想帮忙,也往往帮不到点子上。


                            102楼2012-09-11 15:02
                            收起回复
                              2025-07-24 11:5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地间万事万物,只因有一个“渐”字,所以能成,所以能久。所以事物成而能长,是“渐”的表现;能久,是“渐”的积累。天地万物不能一下子成就,何况人呢?所以“悟”能一下子达到,但成功不能一下子达到。
                              事物的形成、变化,都需要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成功,才会变化。积累了足够的量变,就会发生质变;而质变的发生,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依靠量变的积累。求学之人,虽然到了某一天,会突然领悟某个道理,但在领悟之前,一定得有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整天游手好闲,不学不思,不去尝试经历,却指望哪天会突然顿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自心就是上天,因此欺骗自心就是在欺骗上天。
                              心和天其实是合二为一的,只是有内外之分而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对得起上天了,做事泯灭良心,就一定会伤天害理。


                              103楼2012-09-12 0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