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闹天宫》,就不能不提中国动画界享有盛誉的万氏兄弟。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在亚洲非常有影响。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他后来到中国访问,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万氏四兄弟中的老大万籁鸣、老二万古蟾、老三万超尘都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厂),因此,在美影厂大家尊称他们为大万老、二万老、三万老。《大闹天宫》从1960年到1964年,历时四年时间创作完成,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成为一部鸿篇巨制。“这部片子是中国文学古典名著《西游记》动画版最好的诠释。”
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包括万古蟾(1899~1995)、万籁鸣(1899~1997)、万超尘(1906~1992)、万涤寰4人。万古蟾、万籁鸣为孪生兄弟,1899年1月18日生于南京。万超尘也生于南京。

万氏兄弟自幼喜爱绘画,很早就萌发万泉河之晨创作中国动画片的念头。

万氏兄弟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25年绘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6~1940年万氏兄弟合作完成了《大闹画室》、《国人速醒》、《民族痛史》、《龟兔赛跑》、《骆驼献舞》、《抗战标语》等多部动画短片。1940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极富民族特色。
万超尘在1951年与他人合作,研制了彩色关节木偶,并于1953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木偶片《小小英雄》。此后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拍摄了《机智的山羊》和《雕龙记》等。这两部影片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万古蟾1956年开始研究剪纸片,1958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他又完成了《渔童》、《济公斗蟋蟀》、《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剪纸片,并先后在国内国际获奖。剪纸片开拓了美术片的新片种。
万籁鸣于1960年参加《大闹天宫》的绘画设计和编导工作,该片富于民族色彩,场面宏大,色彩缤纷,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