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吧 关注:3,582贴子:29,423
  • 6回复贴,共1

【收获.里程先生访问】我与文学有个约会(提及迟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度熊


1楼2012-07-07 17:33回复
    李洱当初做学生的时候,我经常去华师大。那时候因为有格非在,华师大变成了文学的圣地。格非留校做老师,他有一间教工宿舍,来来往往的作家都会在那里小憩、停留。那时候格非身边有几个学生,其中就有还在当学生的李洱,当时他的名字叫李荣飞。
    荣飞同学不怎么说话,大家聊文学的时候,他偶尔会插话。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太注意,但是时间长了发觉荣飞同学的文学素养不低,他喜欢的作家和作品,都很有品位。后来他毕业了,去了河南,他寄了一篇小说给我,写的是一个大学的教授,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最后自杀了,题目叫《导师死了》,文字诙谐,笔调夸张,读得人喷饭。这个小说来来回回的修改,当最后一稿改出来的时候,我有一种预感:一个好作家诞生了。李荣飞从此变成了李洱。
    好作家的诞生也是各不相同。苏童的第一篇小说就那么成熟,你几乎不用改一个字,当然我不太知道苏童最初操练的情形。李洱的情况不同。《导师死了》发表以后,有很多评论文章。之后,李洱再给我的小说你就再也提不出什么意见了,这很奇怪,难道通过一篇小说的修改,他领悟了叙事学的所有技巧?也许这么说有一点夸张,李洱后面的小说一篇比一篇出色,只有悟到真谛的小说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李洱变成了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非常的谦虚,有了知名度,他的小说不断的被一些导演买去,但是他从不张扬,也非常低调。在我看来,李洱的写作始终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思考在里面,是当下真正的精英写作的代表。他又是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幽默感的人。
    问:一方面,杂志成就了作家,但另一方面,作家也在成就着杂志吧?
    答:优秀作家和文学杂志,还有文学批评、还有读者一起推动文学向前发展,左右文学运动的盛衰,决定文学成就的高度。优秀的作家依托文学杂志这块平台施展才华,在这片土壤上春耕秋收,成就梦想,同时,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养育了文学杂志,它们是文学杂志的乳汁。
    这次贾平凹写的《秦腔》得了茅盾奖,茅奖给他的评语我觉得写得非常的贴切。《秦腔》是贾平凹写故乡的人与事,但他的叙事却是非常现代的。《秦腔》讲一个什么故事,你很难概括。因为小说没有故事,它的叙事是通过细节,通过情感叙事来推进的。批评家谢有顺说《秦腔》是用汤汤水水的日常生活细节来推进小说的。
    我们都知道平凹的书法写得非常好。他的书法在十年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求一个贾先生的字是有价格的,西安人都知道拿着贾先生的字会升值。你去西安的话,会经常看到茶楼啊宾馆啊,都有平凹的题字。平凹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还非常善于向民间文化学习,像海绵一样的吸纳民间文化中的养料。
    如果有谁因此而得出贾平凹就是土得掉渣的作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身上有着非常超前的意识,在长篇小说《高老庄》里,他写到了汉人为什么变矮,这是关于人种学的,又写到了飞碟,这是现代科技研究的热点;在《土门》里,他关注的是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农村被城市一点一点的吞噬,他讲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在《怀念狼》里,他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异化。


    6楼2012-07-07 17:44
    回复
      2025-07-24 08:4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是东北少数民族一个女萨满的一生。萨满是为别人除病祛灾的巫师,可干这行当会伤及她的身体,伤及她的亲人,最后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她变成一个孤独的老人。
      明显给整串了.


      IP属地:新疆8楼2012-07-07 17:54
      回复
        能够有人欣赏关注,尽管角度不尽相同,依旧聊胜于无。


        9楼2012-07-08 13:05
        回复
          原来每个人在文学里的角色都不一样。不可或缺,能者多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10楼2012-07-08 23:23
          回复
            拿出来单读一遍
            问:我突然想起来,您曾经说过,王朔、北村、迟子建的很多优秀作品都被严重地低估了,前面两位您都讲了讲,是不是该轮到迟子建老师了?
            答:迟子建成名很早,她二十多岁的时候,文坛都知道东北有个才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哈尔滨,她请我在中央大街的一个西餐馆吃饭,吃完饭去她家喝茶,书架上全是书,写字桌上堆着一大堆稿子,写作的艰辛和清寒一览无余。
            写作是人生的长跑。对作家来说,除了才华,考验的就是意志。一个本身素质和修养都非常好、准备充分的作家,也许一时处于低迷的状态,但是一旦熬过去,很可能他又会重新进入状态,迎来创作的新高峰。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是东北少数民族一个女萨满的一生。萨满是为别人除病祛灾的巫师,可干这行当会伤及她的身体,伤及她的亲人,最后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她变成一个孤独的老人。作家用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辰来象征人的一生,整个长篇小说把女萨满一生的境况全部写出来,这是一部令人震动、忧伤又充满诗意的小说。
            前些年我还不是华语传媒奖的评委,马原先生是,那届评奖投票前夕,他深夜打电话给我,想听听我对东西的《后悔录》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意见,这两部小说最后入围竞夺年度奖。我谈了我的看法,大意是说迟子建的小说比较典雅,东西的小说可能比较叫座。
            后来是东西得了,迟子建没得奖。结果公布后不久,我在修改长篇,手头放着几本外国小说,我喜欢写东西的时候随意翻阅,但很奇怪,当时最想翻阅的居然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我觉得迟子建的这部作品也许更带有经典性。我很冲动地给《当代作家评论》的主编林建法发电子邮件,为我当初对这部小说的意见感到内疚。
            我在一段时间里反复强调:《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幻想性叙事的代表作品,今天我们太缺乏《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样具有审美理想的作品。迟子建得了茅盾奖,我非常高兴。我给她发了短信向她表示祝贺,并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虽说这些年文学整体的状况令人堪忧,但你的写作却又进入了一个上升期。
            


            IP属地:吉林11楼2012-07-09 01:56
            回复
              诚实的人 已经很难得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12-07-11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