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线仓鼠 Cricetulus barabensis
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希腊、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阿富汗、克什米尔;在我国见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和四川。栖息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危害当地农业。已有人工繁殖品系。

灰仓鼠 Cricetulus migratorius
原仓鼠属Cricetus
仅1种,即原仓鼠(欧仓鼠)Cricetus cricetus。主要分布在欧洲。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荒漠及额敏、塔城、哈巴河和吉木萨尔一带。体形粗大。耳小;多数种的尾略比后足长。体背面呈均匀的淡黄褐色;体侧面前端有3块浅黄色斑。体腹面黑色。**4对。颅骨背面中间有一条发达纵嵴,脑盒上面也有2条明显纵嵴;吻部很宽,超过脑盒宽度的1/2;眶前孔外板甚为发达。枕骨截然斜向后方。危害农作物,且能传染蜱性斑疹伤寒和兔热病。但毛皮可被利用。

原仓鼠(欧仓鼠)Cricetus cricetus
大仓鼠属Tscherskia
仅1种,即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国外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和朝鲜。体型大,为仓鼠属中体形最大者,成体长大于140mm。耳短、圆形,有极窄的白色边缘。形似褐家鼠的幼鼠,但尾较短,其长度不超过体长的一半。有颊囊。**4对。上下颌牙齿的结构与黑线仓鼠的牙齿相似,但上颌第3臼齿的咀嚼面仅有3个齿突,其后方外侧的齿突极不明显。下颌第3臼齿的齿突虽然有4个,但内侧的一个极小。冬毛背面呈深灰色,体侧较浅,背部中央无黑色纵纹。栖息地十分广泛,如豆地、花生地、棉田、麦田、地边、林中、田埂、堤崖、路边荒地、坟地、山坡等生境均有分布,且为家栖偶见种。除繁殖交配期外,一般雌雄单独穴居。洞道纵横交错,互相串联,总长在可达15米之间。善于贮粮越冬,在1洞穴内一般贮粮约250~7000g,平均3400g,甚至更多。是农田主要害鼠之一。

大仓鼠 Tscherskia triton
中仓鼠属Mesocricetus
体较仓鼠略大,尾极短。有4种:金色中仓鼠(金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布氏中仓鼠Mesocricetus brandti、罗马尼亚中仓鼠Mesocricetus newtoni、高加索中仓鼠Mesocricetus raddei。金色中仓鼠(金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原产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等地,于1938年引入美国后成为极受欢迎的宠物,我国现也十分常见,俗称“金丝熊”、“珍珠熊”、“黄金仓鼠”。已培育出30多种色型。原产地栖息于戈壁、沙漠环境中。夜行性,行动不敏捷,杂食。2月龄性成熟,春季开始繁殖,妊娠期17~22天,年产3~5胎,每胎4~8仔,最多可达10只。雄性**与生殖器距离较远,可看到睾丸;雌性两者距离较近,而且成年母鼠的**较明显。

金色中仓鼠(金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

金色中仓鼠(人工品系)Mesocricetus auratus
毛足鼠属Phodopus
有3种:坎氏毛足鼠Phodopus campbelli、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我国均有分布。体小型。头部嘴脸比较短,眼大,耳短小、向前折达不到眼部。后足短而宽,前后足足底被以密毛,其肉垫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前足第1趾具钝甲,其余4趾均具爪,后足第5趾略短于第4趾。尾甚短,不及后足长。栖息于沙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以植物种子为食,也食昆虫。能传染蜱性斑疹伤寒。因体型小巧可爱,是宠物市场十分受欢迎的仓鼠类,如小毛足鼠,颊部毛白色,常称为“老公公”。

小毛足鼠 Phodopus roborovskii

黑线毛足鼠 Phodopus sung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