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为常用中药。商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性味及功效]
味苦酸, 性微寒。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功能。用于头痛眩晕、胸胁疼痛、胃肠痉挛性疼痛、泻痢腹痛、手足拘挛疼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等症。用量4.5~9g。注意: 白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解痉作用: 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位胃运动, 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 并能拮抗催产素所引起的收缩。芍药甙的这种应用与甘草的甲醇提取成分FM100表现为协同作用。
2. 镇痛、镇静与抗惊厥作用: 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 以扭体反应作为疼痛的指标, 芍药甙有显著振痛效果;芍药甙与FM100合用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 呈现出一定的镇静作用; 芍药的浸膏能拮抗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
3. 抗菌、解热与抗炎作用: 白芍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 此外, 还能抑制葡萄球菌, 酊剂能抑制绿脓杆菌, 白芍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芍药甙对小白鼠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 对人工发热的小鼠亦有解热作用。 对大鼠实验性后足跖浮肿有抗炎作用。
4.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芍药甙在试管内或静脉注射时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5. 对消化道溃疡的预防作用: 芍药甙对由于紧张刺激而诱发的大鼠消化道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 毒性: 芍药甙小白鼠静脉注射LD50为3.530mg/kg。
芍药或其主要成分芍药甙的以上药理作用, 与中医临床的治疗作用基本一致, 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