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2团吧 关注:42贴子:605
  • 8回复贴,共1

天天来写 道德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了N久道德经了。 总有不明白的,把自己明白的写出来。 大家一起互帮互学。


IP属地:河北1楼2012-06-28 09:01回复
    今天写第一章。


    IP属地:河北2楼2012-06-28 09:02
    回复
      2025-05-12 17:30:15
      广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IP属地:河北3楼2012-06-28 09:02
      回复
        我的理解:
        一般的可以说出来的,一般人可以看懂的道理,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万物可以命名,但也不是命名了它的本质。
        天地刚分的时候,万物本来无名,你能说他不存在吗?
        无名和有名都是同一体的。有名也是它,无名也是这,不因有没有名字而改变他的存在与本质
        这都是一体的。
        这就是“玄”啊。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看世界,就得到了了解万物的法门了。
        


        IP属地:河北4楼2012-06-28 09:06
        回复
          天津大学孟宪堂教授在讲论理学的时候解释过他理解的道理经开篇
          (也加上我的理解呵。。。)
          道不是道理,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都没有区别,分辨不出大小,软硬,颜色,质量,速度,温度,等等等等,彼此一模一样,浑为一体,完全无法分辨。既然无法分辨,自然也就不可描述,一旦“道”可以描述(说)的话,那就不是老子讲的那个永恒的“道”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的这种状态不可说,那称之为“道”也是不对的,但无论如何,总得找个词吧,姑且称之为“道”。。。
          一旦一个东西可以命名了,那它也就脱离了“道”的状态了。。。
          天地最开始是混沌为“一”的,也就是“道”,也可以称为“无”的状态,这里的“无”不是指没有,是指“不可分辨”。一旦可以分辩(描述),有了名字了,万物就产生了,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由此可见,“有”从“无”中来,“无中生有”,无是本质,有是表象,所以,常无欲,可以看本质(妙),常有欲,可以看发展(徼)
          无和有,都来自于“于”,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因此无可以生有,有也可以生无,这种“无有”叫玄,理解了“无有,有无,无有”的关系 (玄之又玄),也就理解万物的本质了。。。
          


          IP属地:天津5楼2012-06-28 10:03
          回复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这个就是辩证统一。


            IP属地:河北6楼2012-06-28 10:05
            回复
              明天写第二章, 会有几章不写。 里面有不适合写的内容。 大家自己看原文。


              IP属地:河北7楼2012-06-28 10:05
              回复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IP属地:河北8楼2012-06-29 08:43
                回复
                  2025-05-12 17:24:15
                  广告
                  个人理解:
                  这段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意思是:人们都知道美,为什么呢?因为有丑。都知道有好,因为有坏。 有生,因为有死,有得到就有失去。 所以都是相对而言的。 美就是丑,丑就是美。
                  所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这就开始表明他的无为而治了。 具体怎么情况,后面章节会讲到。他的话就是后来的庄子讲的“圣人不死,大盗不矣”.


                  IP属地:河北9楼2012-06-29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