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孟宪堂教授在讲论理学的时候解释过他理解的道理经开篇
(也加上我的理解呵。。。)
道不是道理,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都没有区别,分辨不出大小,软硬,颜色,质量,速度,温度,等等等等,彼此一模一样,浑为一体,完全无法分辨。既然无法分辨,自然也就不可描述,一旦“道”可以描述(说)的话,那就不是老子讲的那个永恒的“道”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的这种状态不可说,那称之为“道”也是不对的,但无论如何,总得找个词吧,姑且称之为“道”。。。
一旦一个东西可以命名了,那它也就脱离了“道”的状态了。。。
天地最开始是混沌为“一”的,也就是“道”,也可以称为“无”的状态,这里的“无”不是指没有,是指“不可分辨”。一旦可以分辩(描述),有了名字了,万物就产生了,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由此可见,“有”从“无”中来,“无中生有”,无是本质,有是表象,所以,常无欲,可以看本质(妙),常有欲,可以看发展(徼)
无和有,都来自于“于”,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因此无可以生有,有也可以生无,这种“无有”叫玄,理解了“无有,有无,无有”的关系 (玄之又玄),也就理解万物的本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