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路王氏吧 关注:67贴子:165
  • 3回复贴,共1

苏北朱范王半路三槐堂(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江苏北部西朱范村,亦称朱范村、王朱范村。之前,又称之为朱樊村、诸樊村。再早,则称为半路屯1。1971年5月前隶属山东省临沭县蛟龙湾公社管辖2,再早,就是王得胜生平碑碑文所记载的:“余世居山东沂州府兰山县朱樊村。”沂州府就是现在的临沂市,兰山县成为目前临沂市的一个区。
兰山县:清代所设,属于沂州府。民国元年改名为临沂县,大致相当于今临沂市市区及临沭县大部。而今之兰山区远小于兰山县所辖。朱范于民国时期属于临沂县临沭乡利城聚朱范村,即临沂县第五区。
在西朱范村未真正形成村落规模之前,只能称之为屯,或散户。原因在于,在明太祖洪武年间,这里仅有诸、樊两姓氏,十余户居民零散居住,两姓各取其姓氏为相融合为诸樊村,后来不知是因为诸、樊两姓他迁异域,或是后代自然根决之故?现诸、樊两姓在西朱范村已不复存在,朱范村只是后人对诸樊村谐音的延续。在村名称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时任八路军115师政训处副主任肖华同志,在1981年第十五期《红旗》杂志上发表的回忆文章《难忘的四个月——忆少奇同志在山东》中,提到西朱范村,将当时的诸樊村误写为诸繁村,就是取其音同之故。
朱范村之名,略早于王得胜碑记的书面资料则为《夜雨堂王氏重修宗谱序》(1848年)只提到朱范,而不见其他说法。
从西朱范村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隶属关系看,在周灭商后,临沂地域主要分属齐、鲁两国。齐国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鲁国重点区域在曲阜,另有部分疆域在泰山以南,兼涉现在的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西朱范村为江苏省最北端,属鲁国所辖。清属山东兰山县,民国初年划郯城县,1941年8月临沭建县,属临沭县。后因石梁河水库提升,屡淹西朱范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赔偿问题上,事关江苏、山东两省,存在极大不便,经国务院批准,于1971年5月划归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乡管辖至今。从时间上看,西朱范村几千年来一直隶属山东辖区,划归江苏省东海县仅区区不足四十年。
西朱范村真正的形成,一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裁海流徙”说。在王姓家族未入住西朱范村之前,原居住海东当路村。海东是指现今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沿黄海的云台山一带地区。据《云台山志》记载:“云台山以向在海中……清康熙四十年后,海涨沙淤,渡口渐塞,至五十年,忽成陆地,直抵山下矣。”虽然云台山就此入了陆地,但史书上仍称这一带为“海东”。当路村,位于云台山之南麓五华里处。这里北通云台山主峰花果山,南望千里苏北平原,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农有沃土可耕种,渔有临海之便利。王姓家族世居于此,安居乐业。
自明朝初年起,海东一带经常受到海外倭寇的侵扰。据《筹海图编》记载:仅明太祖洪武年间,海东一带遭“倭患”达七次之多。为维护明王朝对海疆的统治,朱元璋下令“寸帆不准下海。”这一禁令虽然稍有效果,但备使沿海百姓大受其苦,不得安生。在生活所迫之下,部分居民“市通转寇为商,市禁则转商为寇”,想方设法应对官府。朱无璋见禁令失效,进而采取更为严厉的“裁海”政策,下令渔民一律迁往内地。
明王朝的“裁海”政策,实际上就是对渔民的强行驱逐,由不得个人的任何违抗。各地官府对迁移的的居民,既没有沿途食宿的照顾,也不为迁民划定固定居所,任其他们自己择地定居。
当路村的数千户渔民只好背井离乡,扶老携幼往内地流徙,本来相处融洽的各村百姓按各自的意愿,分散于四乡八村,各顾安命。在这些成群结对的流民中,当路村的几户王姓人家便来到了山东省兰山县境内东南角。这里距他们的家乡只有百公里的路程,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彼让他们满意,于是就此搁脚落肩,安居此处。这些流民的到来,加上原有诸、樊两姓十多户人家,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小村落,后历经明、清两代至今,达六百余年,子子孙孙相继繁育衍生,形成较具规模的大村庄。
另一种为“家谱记载”说。这与明初时期,朱元璋为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恢复中原经济,而采取的“宽、狭乡之间的移民”政策有关,即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民于人烟稀少的地区。



1楼2012-06-26 16:26回复
    明成化年间,王璋故后,葬于西朱范村南小河西畔高坡之上,之后,子孙三代亡故均葬于此,王氏后人称祖孙三代的墓地为“上王林”。自此,作为三槐堂王氏一脉从此在西朱范村繁衍生息,代代传承至今。(王佑植槐、王达遇难及王璋避难章节均为《三槐堂半路谱》记载)
    对比以上两种说法,笔者对后一种“政治避难说”存疑彼大:
    一是明朝建立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了政府与海外国家保持朝贡贸易关系外,其他民间海上私人贸易一概禁止。明太祖洪武时期一再下令:“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申禁人民无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云台山志》载“沿海一带地方将各岛所主的村庄俱令迁移内境,云台山以向在海中,一并禁为海外……”这在历史文献中均有案可查。作为濒临大海而居的王氏子孙为强令所迫,为生活所迫,迁移距离不足百公里的西朱范村是有可能的,这既遵持了当朝的“禁海”政策,又为随机重返故土或探亲访友创造便利条件;
    二是三槐堂半路谱记载于谦、王达因田地之争受难一事,也有彼多存疑之处。历史上的于谦之死,好像与分田制关系不大,即使有也不足以此获罪致死。于谦真正的死因是在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以于谦对国家有功,不忍心杀他,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三是关于王达其人,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明朝确有其人在朝为官,但此王达非彼王达。那个王达为无锡人。初以明经授训导,入国子助教,后进侍读学士。而家谱记载说,王达乃为明正统戍午年朝拜太子太傅,后升至右丞相。这一说法也与史料相背。丞相一职自明建时就已废除,设太子太傅一职,为正一品,属文职最高级别的官衔,说升为右丞相不符实际,也不合逻辑常理。再者,即便确有王氏家谱记载的王达其人,作为当朝一品大员,位高权重,在当时也不可能避过朝廷视野之外,说王达遭贬未回,不知所终,是不符实际的。
    笔者认为,王氏家谱所记王达与于谦同朝为官,并同谋“分田制”一说,有些牵强附会,与历史不符,应属记述有误。至于其子王璋因此事受牵累而避难西朱范,最终使西朱范村成建制为村庄的说法不应成立。
    


    3楼2012-06-26 16:26
    回复
      至于其子王璋因此事受牵累而避难西朱范
      这个还真不知道啊


      4楼2012-07-17 10:30
      回复
        朱范村以王姓人家为主,其他姓氏主要有相、朱、袁、刘、李、张、徐等,而王姓约占全村户数的八成以上。而王姓当中,又以三槐堂王氏居多,其次是夜雨堂王氏,且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地方迁来。比如夜雨堂王姓是在明末由山东登州迁入。
        朱范村的两支主要王氏先世简图如下:

        


        5楼2012-07-17 16:37
        回复